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关于影像学在大血管炎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推荐意见
【机 构】
: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 处】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8年22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SpA合并特纳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我科1例AS合并特纳综合征的患儿,结合国内外对SpA合并特纳综合征的7例相关报道,分析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点。结果8例均为女性,就诊时中位年龄25岁(10~34岁),7例出现外周关节炎,4例出现明显腰背痛和脊柱活动受限,1例出现臀区痛,3例出现关节内、外翻畸形。5例合并骨质疏松。染色体核型表现为3种:① 45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和蛋白酶3(PR3)阳性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和差异。探讨AAV患者出现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103例AAV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ANCA血清型分组,比较2组患者之间的特点。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V患者出现复发
目的通过检测SLE患者T细胞中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Atg5、Beclin-1、Atg7表达及T细胞中自噬发生率,探讨其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SLE患者(SLE组)和31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组受试者T细胞中自噬基因LC3、Atg5、Beclin-1、Atg7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T细胞中自噬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自噬基
目的探讨成人DM合并皮下钙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480例我院诊治的成人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DM发生皮下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480例DM患者发生皮下钙化者有22例,发生率为4.6%;钙化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躯干;皮下钙化组患者较非钙化组患者发病病程长[48(24,120)个月与10(3,24)个月,U=1993,
目的探讨ANCA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临床表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64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ANCA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① 64例EGPA患者中,ANCA阳性12例(19%),阴性52例(81%),2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临床表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