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要养成的4个好习惯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最好让孩子6岁前养成以下4个好习惯。
  整理和收纳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没有养成整理和收纳的习惯,这体现在生活中,比如玩具扔一地,书桌、床上乱七八糟,回到家鞋子乱扔,等等。
  没有养成整理和收纳习惯的弊端:
  1.东西凌乱摆放,容易用时找不到。
  2.容易毁坏东西。东西扔得满地都是,有时会被不小心踩坏,增加东西毁坏的概率。
  3.容易变得邋遢。没有整理和收纳意识的孩子,做事随心所欲,用过的东西随手乱丢,人也会变得邋遢。
  怎样培养孩子整理和收纳的好习惯?
  1.指导孩子从整理玩具开始。可以给孩子规划出玩具角落,放置收纳架或收纳筐,这样便于孩子把玩具归位。
  2.家长少代劳。每个不爱整理和收纳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勤快的家长。家长可以适当懒一点,只动嘴下令,让孩子自己去收拾,而不是直接代劳。
  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关于读书的好处,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里早概括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孩子喜不喜欢读书,能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6岁之前是关键。
  孩子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弊端:
  1.容易对电子产品上瘾。不爱阅读的孩子,有大把无聊时间,更容易对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产生兴趣,甚至上瘾,没事就想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而爱阅读的孩子却会以读书的方式打发时间。
  2.影响语文成绩。现在是大语文时代,语文学得好,在以后的竞争中会占有优势。很多老师强调过,想学好语文,单纯学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以增长见识。不爱阅读的孩子与爱阅读的孩子相比,知识量明显处于劣势。
  怎样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每晚给孩子读睡前故事。6岁前,孩子基本不认识字,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如果能坚持每晚都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不用等到6岁,孩子就会对故事形成精神依赖,对书籍产生强烈的好感。
  2.重趣味,轻认知。想让孩子喜欢阅读,就得提供孩子喜欢的书。尊重孩子对书籍的选择,而不是总想着让孩子读哪些书可以学到更多知识。6岁前,孩子通过趣味性书籍建立阅读兴趣,比学知识更重要。
  3.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看了某本书或某个有趣的故事后,和孩子一起扮演里面的角色来演绎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延伸阅读的方式。
  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睡眠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弊端:
  1.影响身体发育。孩子做不到早睡早起,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免疫力。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睡眠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遗传基因,30%取决于后天。在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最大,因为身体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分泌生长素。
  2.影响智力发育。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睡得晚或睡觉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减弱其反应、阅读和算术等能力。
  3.影响上学和学习。孩子睡得晚,第二天早上就醒得晚。孩子不能早睡早起,上学就容易迟到,而且睡眠不足,孩子课堂上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课堂上睡觉,自然而然就影响学习。
  怎样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睡眠的好习惯?
  1.固定睡觉的时间,督促孩子早睡早起。生长专家提醒,儿童最佳睡觉时间是晚上8:30,最迟不要超过9:30。
  2.家居环境利于孩子入睡。孩子睡觉前,尽量为孩子营造适宜进入睡眠状态的家居环境。比如,睡前不带孩子玩刺激、兴奋性的游戏,让孩子做些安静的事;提前关掉家里的大灯,让光柔和一些;大人不看手机,安心哄孩子睡觉等。
  3.睡前尽量别和孩子发生不愉快。如果家长睡前吵孩子,孩子带着不良情绪睡觉,容易睡得不安,甚至做噩梦,这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应尽量让孩子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入睡。
  饮食方面的好习惯
  孩子吃饭和睡觉一样重要。从小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为孩子的健康加分。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弊端:
  1.孩子容易挑食,不按时吃饭。如果家长没有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从小挑食,不按时吃饭,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饮食不规律,引发肠胃疾病等。一个从小挑食的孩子,长大也会对食物挑剔,不能合理膳食。
  2.家长得追着喂饭。如果孩子没有从小养成乖乖坐在餐桌前用餐的行为习惯,家长就得追着孩子喂饭。这不但让家长觉得很麻烦,更重要的是孩子一边跑着玩一边吃饭会影响消化。
  3.孩子贪吃零食,不爱吃正餐。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健康饮食,孩子贪吃零食,到了吃饭点就不想吃正餐,会形成恶性循环。
  怎样引导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1.注重用餐的仪式感。吃饭时间,最好全家人齐齐坐在餐桌前,营造用餐的仪式感。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吃饭要坐到桌前正儿八经地好好吃饭,有个吃饭的样子。
  2.控制孩子的零食。家长要控制孩子的零食,规定孩子吃零食的时间。比如,吃饭前不准吃零食,避免零食占了肚子,到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而且很多零食是垃圾食品,最好能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量。零食吃得少了,饭自然就吃得多了。
  3.食物搭配丰富,做法精致勾起孩子食欲。食品种类要丰富,做法上尽量做得精致一些,色香味俱全,让孩子看了胃口大开,用丰富和美味的饭菜来吸引孩子,这样孩子才不容易挑食。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问:我儿子其他功课还行,就是作文不行。每次写作文都咬着笔杆子,苦思冥想就是下不了笔。  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写好作文?  答:想写好作文,须养成以下6个习惯——1.长期、大量地阅读  文字的表达有一个积累和内化的过程,而长期、大量地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孩子有了词语、素材、情感的积累,写作时就会有异于常人的用词和构思。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挑选适合他的书籍,但不能强迫他接受你认为好的书,要允许
对未成年人来说,母亲一直是被歌颂、被感激的对象,可是——  女儿:“我长大后就开始反抗,冲动起来也会打她,我恨她不能给我一个温馨的家!”  王女士和她16岁的女儿晓涵预约来访。初次见面,母女俩笑容可掬。我问她俩想解决什么问题时,她俩异口同声:“我们总发生冲突。”这时,我才发现她俩的笑不自然,是勉为其难装出来的。  我先和王女士单独交流。王女士的笑容不见了,一副愁容:“不知为什么,我和女儿总是发生冲
我的工作之一,是在英国设计个性化的高端教育课程,包括安排、辅导牛津、剑桥入学考试。来订这种课程的学生固然必须出类拔萃,而教他们的老师也非牛津、剑桥毕业的优等生不可。然而,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经常有可以通过牛津、剑桥自主招生考试,却在英国普通高考中栽跟头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因为他们太聪明,英国普通考试的批卷官水平相对而言属于平均水平,看不懂这种聪明。这可以理解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批卷有标准可以照搬
家长视孩子早恋为洪水猛兽,可北大附中校长王铮却说——  对学生谈恋爱,教育界主流和大部分家长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而我是个另类  笔者:听说,您与北大很有缘分,与北大附中更有缘分。  王铮:确实如此。1980年,我以高一新生的身份进入北大附中学习;1982年,我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6年大学毕业,我回北大附中当了一名老师。在北大附中,我做了8年班主任,带高中班,跟孩子们亲密无间、亦师亦友。那段时光
问:有些家长和孩子之间有金钱交易,比如:“考80分给80元,考100分给100元”,“收拾房间,给20元”,“考过钢琴九级,给买苹果手机”……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请问,这种做法值得效仿吗?孩子在金钱刺激下真的能够好好学习,取得高分吗?  邱明亮  答: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叫“给钱是答案吗?”他组建了一个科研团队,集资630万美元用作奖金,奖励给1.8万名中小学生,就为
宝宝6个月  宝宝出生后6个月,开始变得越来越好动,且充满好奇心,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主。这个时候,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多给宝宝一些鼓励。但是如果他要做一些危险事情或者打扰其他家庭成员,我们就要好好管教他。一般处理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用玩具或游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个时期,给宝宝制定规矩,不起任何作用。  宝宝7个月  等到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他的记忆范围有所扩大,这时我们就可
1  最近,网上一则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一位母亲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在死前见上失去联系多年的儿子一面。儿子考上苏州大学,读了硕士,随后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读博士。1997年,儿子又考上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在博士后求学阶段,儿子有了女朋友,准备和女友去日本学习深造。  这位母亲和丈夫常年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一直靠低保过日子。为了供儿子读书,父亲硬撑着外出卖老鼠药,一天赚上几块、十几块钱。他们本以为供
可能还没有哪个公园的名字能够像宁波的“日湖公园”这样,引起如此长期的争论。历史上的宁波曾有日月二湖,是为古明州,日湖已消逝在漫长的岁月中,而月湖仍在。2002年宁波市有关部门在非日湖遗址的江北湾头附近兴建了一座大型城区公园,借用“日湖”之名暂名为“日湖公园”,随即引发了长达5年的争论。  这期间有过媒体大讨论,有过专家联名上书,有过公证投票,围绕公园名称究竟能否启用“日湖”名号,民众、专家、学者以
世上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  在广东建筑之乡湛江吴川,提起梁智滨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凭借砌墙绝活,为祖国实现了“三个一”:获得该届赛事的第一块金牌、获得中国在砌筑类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获得中国在砌筑类项目上的第一块奖牌。令人惊讶的是,他当年只有19岁!当大部分同龄人还在备战高考时,他已经走上了夺冠之路。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有些事,如果父母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肯定会在心里抱怨“凭什么”。亲子之间是有心电感应的,孩子通常不是听父母怎么说,而是看父母怎么做,甚至会觉察到父母背地里做了什么。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时,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  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是“自己歇着,让孩子去奋斗”的做法不足取  翟女士对女儿甜甜寄予厚望:“她上学以后应该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