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杂谈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日炎炎,雨永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结实。人在大自然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令养生,不论在饮食起居,或是运动、精神等方面,都必须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重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一、起居调养
  
  夏争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新陈代谢旺盛。为适应这种变化。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保护阳气。
  夏天烈日当顶,中午气温最高。故午饭后,应安排午睡。以避炎热,以求稍息。
  酷热盛夏,出汗较多,为祛暑防病,保持皮肤清爽,每天需洗一次温水澡。温水澡除有爽肤除垢作用外。通过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还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机体抵抗力。
  炎热可致腠理开泄,故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因此,切不可图一时之快而过于避热趋凉。睡眠时不宜直吹电扇,更不应室外露宿或坐卧于潮湿冷凉之地。在室外乘凉不可太晚,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也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
  衣服要勤换勤洗。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都会刺激皮肤,而引起汗斑及其他疾病,宜避免。
  
  二、饮食摄养
  
  夏属火,暑湿当令,气温较高,人的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宜淡,要少食肥腻性食品,以素为贵,可选用甘寒的蔬菜瓜果,如黄瓜、冬瓜、丝瓜、蕃茄等,这类蔬菜均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暑热汗多,体内水液大量消耗,因此在饮料上,应选用清热生津,解暑清烦的柠檬汁、酸梅汁、苹果汁、菠萝汁、葡萄汁等以补充消耗、解除疲劳,提高食欲。
  由于夏令昼长夜短,出汗较多。体力消耗也大,故还要补充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宜常食一些豆类食品(豆腐、豆干、百页等)以及海藻类食品、菌类食品等,不过,适当吃一些肉类、鱼类、蛋类也是必要的。
  寒凉伤中,可损伤人的脾胃阳气。即使是酷夏,亦不可贪凉伤饮,导致脾胃运化失健。
  夏令尚需适当吃些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多吃一些大蒜和醋,不但开胃,还有杀菌之功效,可减少夏令患胃肠病的机会。
  同时,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在烹调方法上宜多采用清蒸、自汁、凉拌等方法。
  
  三、精神养生、
  
  夏属火,与心相应,中医说:心藏神。所以在炎炎的盛夏,要重视心神的调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天应该神清气和,意志愉快,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切忌发怒,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宣泄。在万物竟长的夏天。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夏令营活动,亦可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此时,举凡懈怠厌倦,郁抑恼怒,皆不利气机的舒展,均非夏令所宜。
  
  四、运动护养
  
  “冬炼三九,夏炼三伏”,就是说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有益。夏季经常参加锻炼,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消化功能,扩大肺活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运动时间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避免长时间在阳光直射下锻炼。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拳操、气功、太极拳为好。
  
  五、保健防病
  
  夏日骄阳似火,暑热逼人,若长时间的剧烈户外活动。由于大量出汗,如无充足的饮水,易中暑邪。出现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大汗出、口渴等,是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休息,给病人喝些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芦根水。严重时应即送医院救治。预防中暑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曝晒过度;注意室内降温及通风;睡眠充足;饮食卫生。
  夏季炎热多雨,暑湿如乘虚而入易致疰夏。其表现为低热、胸闷、胃纳不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嗜睡汗多,日渐消瘦。预防疰夏,要少吃油腻厚味,以减轻脾胃负担,平时还可用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
其他文献
早期和中期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化疗和放疗进行治疗,这三种治疗方法曾经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癌症患者在被发现时已经入中晚期,致使患者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机会。晚期肿瘤常常伴有广泛转移,此时,临床医师几乎束手无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亦不断出现。80年代中期,美国国立健康研究中心的罗森伯格博士将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的淋巴细胞激活,发现激活后的细胞能够明显地杀伤新鲜
艾灸,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易燃的艾叶或其他易燃材料和某些药物在穴位上或患病处进行烧灼、熏烤、贴敷,借其温热性或化学性刺激,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因其有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艾灸疗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北方高寒地区,据今己有数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北京猿人时期就已懂得用火,以后又掌握了取火的方法,这就为发
今年4月,我在古丝绸之路川、藏、尼(尼泊尔)段考察时,途经拉萨,有机会对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藏医进行了采访。  藏医发展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胞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就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药用性能;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公元前三世纪,藏医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据藏医史料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
编织是广大妇女喜爱的一种手工劳动。利用工作、学习和劳动之余编织毛衣、窗帘、装饰布等,不仅能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  编织何以健身呢?首先。它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国外有些医院,已把它用来治疗某些神经机能障碍。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恢复精神平衡的有效办法。当你需要考虑某个问题或者稳定自己情绪时,如果求助于编织,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一著名的医学专家指出:“工艺劳动能使某些病人思想上产生
头发过早脱落或变白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养和精神两大因素。祖国医学主张“标本兼治”。“本”者,即生发和乌发的物质基础,某些食物就具有这样的性能。患者不妨一试。  黑豆 黑豆具有乌须黑发、滋阴润燥、益寿延年之功。《罗民会的医镜》说它能“补肾以镇心、活血”。青年须发早白患者,可用黑豆适量遵古法泡制(九蒸九晒)后,每次取六克口嚼后淡盐水送下,日服2次。脱发(包括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患者,可用黑豆
目前,我到乡下去搞一个群众掌握卫生知识的调查。调查下遇到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小强的宝贝儿子毅毅今年4岁,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从长相上看实在是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但是不论哪位,只要与他在一起呆上5分钟,就会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因为这孩子实在太不安分了。5分钟之内他可以从凳上爬到桌上,再爬到床底下,滚一身灰尘后跳到床上,把身上的灰尘抖落净了,再跑到厨房拿来扫把“舞大刀”……等等一系列恶作剧的事情。你说这样的孩子哪个大人会喜欢?哪
我国古代的《列子》一书中记载了名医扁鹊为鲁、张二人换心治病的传奇故事,还有神医华佗为重病人换内脏的传说。说明人类自古以来便渴望给有病的机体更换“零件”。  近30多年来,国内外医学家将器官移植视作划时代的医学科学革命,如今,我国也在这方面迅速发展起来。从1993年10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交流的资料看,中国已开展了肾、肺、心、肝、胰岛、脾、神经组织等21种临床移植。其中,肾、脾、
牙石 有的人牙颈部长出很硬的附着物,称为牙结石。其生长原因是由唾液中的钙盐与食物残渣,沉积在牙颈部逐渐硬化而形成。牙石对牙龈有不良刺激,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牙出血等一系列疾病,故患牙石者应及时去医院剔除。  涎石 涎腺(包括颌下腺、舌下朦、腮腺)里生长的石头称涎石。多见成年男性,涎石是由于唾液中所含的钙盐沉积与偶然进入涎腺内的异物(小的牙石及食物残渣)而形成。涎石形成后,往往造成涎腺导管阻塞或狭
有一次,某患者因患哮喘来我处就诊,我开了处方:维生素K3肌肉注射。患者看了药品说明书后对我说:“这上面写着,是止血药,可我是气喘呀”。言下之意,怀疑我用错了药。  其实,类似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那么,为什么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的“用途”、“适应症”会与患者的病情不相符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人们发现该药还有其它新用途。比如维生素K,以往只知道它有止血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又发现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