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自改的性别定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举国上下,关于作文创新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大。显然,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作文教学的创新已经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勿庸置疑,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低效的。学生和教师的一对一的“写——改”模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毕竟,充其量,在一个学期中,学生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次练习机会,最关键的是任课教师也不可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投入到一个学生的身上。
  学生作文自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出发点是一样的,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写”和“改”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批改。针对一次话题作文(雪化了是什么),针对同样一篇文章,男女学生有如下的评语。男生:本文的中心并不明确,症结在于作者并没有有效地理解这个话题,没有就事论事,没有引申。从而导致了立意上的含糊不清,整篇文章一直在“化”的结果里打转,没有跳出来来看待命题者的意图。但即使在狭窄的立意里写作,也应注意段落的设置和结构上的完整,如1、3两段过长,一开始就出现过于冗长的段落显然犯了写作的大忌,6、9两段的内容过于重复。女生:感情真挚,但范围太大,影响作者对某一件事的感情抒发,显得泛泛。第二段写得是很出彩的,通过描写一对母子在雪灾中的遭遇歌颂母爱的伟大,让人为之动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就整篇文章而言,应将抒发的重心转到“化”上,而不是“雪”上。
  不难发现,同样作为批改者,男女生的思维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男生的思维倾向于理性(如第一种),能够从脉络和线索等方面把握整篇文章的评改。而女生则显得要细腻一些(如第二种),善于从感情出发,对作者意识的发展和流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所以,如果找准学生在批改中的性别定位,将两种类型的评语结合起来,作文的批改就会显得更加到位,教师也会省力不少。要实现两者的结合,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立主评和副评制度,并且由男女两位学生分别担任
  主评的职责在于全面负责整篇作文的批改工作,包括字、词、句的修改等等。副评不需从字、词、句入手,可以简单地在主评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批改体会,作为补充,侧重于对主题思想和情感的评析。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较为注重对字、词、句等语言因素及结构、内容的评析,却忽视了对学生习作的综合评价。而对于内容的评价,跑题则是常用的“大棒”。事实上,我们发现,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对话题作文的提倡,已经暗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的方向,即对作文主题的限定已经趋向降温。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相当明显地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在评卷过程中,评卷者在适当考虑学生的一般写作规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语言文采、思想深度和主题创新的评价。撇除简单地对语言和结构好与不好的界定,从整个大写作的角度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其实也促进了学生“写”和“改”的能力的提高。由此,建立主评和副评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男女学生思维的优势,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批改的行列中,一个人只能当一次主评,主评由异性同学担任,副评不限性别和次数。
  第二,批改者批改的基础是作者的自评
  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并不能被批改者所熟知。这里,就有必要让批改者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内容,才能更好地加以批改。自评的意义就在于让作者在作文被批改前将自己的文章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和介绍,介绍自己在写作中的得与失,让批改者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内容的同时,使其批改工作显得有的放矢。比如:针对“雪化了是什么”,有的学生在自评中写道,本文试图从“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现象出发,阐明想象的空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观点,借鉴了高考的优秀范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批改者在了解了这一信息之后,批改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第三,批改者和被批改者的写作水平应该有梯度
  不同的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会出现诸多方面的参差不齐,如结构的设置、立意的定位、语言的书写等等。有了梯度,优势互补才可以实现。学生可能在找批改者的时候碍于面子,不敢寻找写作水平稍高的同学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以组织者的姿态出现,帮助学生建立比较稳定的批改群体,以避免过多的批改任务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不利于学生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而相对稳定的批改群体的出现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写作底子较差的学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精力有效的集中到写作水平的提高上。这无异于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第四,语文教师应该勤写“下水作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导向
  语文教师勤写“下水作文”,能够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一,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内,要想让学生迅速完整高质地完成一篇习作,对学生而言是颇有难度的。如果教师在授课之余,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写作军团”中,无疑是对学生的极大鼓励。笔者就曾经听到一位平时懒得动笔的学生这样说:“看到老师在讲台上奋笔疾书,我实在不好意思在下面干坐着。我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它迫使我不停地运用手中的笔。”其二,教师写“下水作文”让学生和学生的习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正如只有在作文讲评课上,通过老师的评语和对已经摘取的范文的理解,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在写作中的得与失。其三,写“下水作文”能够让教师及时地发现在主题的限制之下,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地提醒学生,为下次的作文讲评积累较好的素材。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运用,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和教师各自写作能量场的发挥,长时间的施行必将带来质量的提升。
  第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作文批改的交流机制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由于让学生介入了批改,无形中,评语也成为另一种创作。其实,教师可以针对男女生评语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指导。如在一次话题为“情感与理智”的作文写作中,有一位女生写道:“本文能够从情感与理智复杂的辩证关系入手,结合自己真实生动的例子进行阐述,情感的感染力是很强的,足以获得读者的共鸣。”但经过大家的讨论,这篇作文的情感固然真挚感人,但是结构的凌乱让整篇文章一直陷入情感和理智中,不能有效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有待改进。明显地,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纠正评语中的不恰当因素,评语就有可能对作者产生误导。
  笔者认为,让学生参加到写作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作文的整体把握,在具体的创作中也能够以批改者的眼光审视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做法必将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作文自改的模式其实并不新鲜,笔者只是认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批改实践中形成一套较为稳定的批改系统,充分发挥男女生在写作思维中的优势,找准在批改中的性别定位。只要教师引导得当,那么青春的花朵将在作文中尽情地开放。
  
  参考文献
  [1]《中国小说史纲》鲁迅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其他文献
本人几年来一直从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深感学困生时刻困扰着农村中学的教学,成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难题。而老师和家长简单的督促他们努力学习带来的却是他们的持久的逆反心理和不断升级的厌烦情绪。因此身居一线八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们应该从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出发,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策略,帮助学生们找到提高成绩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应对学困生问题的正确途径。以下是我关于此方面的几点看法。 
期刊
在我十三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曾有那么一堂课让我震撼,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我未来英语教学的探索。有次,我感冒严重,完全发不出声音来,可期末考试就要来临,还没复习完知识点,心里特急。急中生智,我在班上挑了两个英语较好,大方的学生,将问路指路的知识点复习的任务分配给她们,让她们晚上备课。第二天,我不安的到教室里旁听,课堂上学生们都很积极,讲解的学生互相配合,我还发现学生的知识归纳很
步入21世纪,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基础英语教育形式,日益受到英语教学工作者及学生家长的重视。目前,大部分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已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新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很大提高。近年来,名地中考英语话题作文正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使他们的话题作文写得丰富生动,而又出新显靓,笔者基于自己多年来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话题作文写作技能,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各位同人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高覆盖率,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然而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因而知识面窄。再加上普九以来,重视普及率而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导致农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理解能力,造成对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无从接受。直接影响了正常教学,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种情况长此以往,真令人堪忧。可喜的是,多媒体教学作为
阿扎朗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弧中东部的松多地区.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阿扎朗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形成时代为中新世(17.9±0.2 Ma),地球化学上表现高Sr(1 052×10~(-6)~1 150×10~(-6))、低Y(8.51×10~(-6)~9.04×10~(-6))和Yb(0.85×10~(-6)~0.94×10~(-6)),高的Sr/Y(118~128)和
课堂练笔和传统的读写结合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读写结合注重读写的技巧、方法的训练,而课堂练笔的内容则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课堂练笔可以让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之中,打破固有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语言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课堂小练笔具有任务明、节奏快、费时少、负担轻、效果好的特点。教师也容易创新点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
教学中如何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发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一、在游戏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语文活动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
今天有机会听崔祖钘老师执教了《祖国啊 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听后心潮澎湃、感受颇多。真是,一节好课!这节课,犹如一壶好酒,多品一口则令人更加心驰神往,少饮一口也会余韵悠长,让学生醉在这充满酒香的语文课里,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课伊始,崔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做文章:“崔祖钘”这个名字是我爷爷给起的,其中“祖”代表爷爷,“钘”字的意思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爷爷爱喝酒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学生们听后不禁哈哈大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