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如何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发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一、在游戏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语文活动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适应学生特点的,富有吸引力的。但游戏活动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要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例如:《z c s》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儿歌《过桥》,内容有六行38个字,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阅读有一定难度。教师根据儿歌内容“算对了,走过桥,做错了,过不了”设计了一个过桥的游戏活动,让孩子拿着计算题上“小桥”,向大家报出得数,正确才可以过桥。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在笑声中理解了儿歌的内容。但是,作为一堂语文课,这一游戏活动中还有充分的语言感悟的因素可以挖掘和利用。桥头可以设置两个举牌的守桥卫士,一块牌上写着“算对了,走过桥”,另一块写着“做错了,过不了”,每个过桥的小朋友报出得数时,都得正确举起其中一块牌,让大家一起喊牌子上的口令。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儿歌中的语言来引导和评价,“想一想,算一算”“快快乐乐过了桥”。这一来,游戏中把思维、语言、词汇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和效度。
  二、在实践操作中增强语言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与要理解的语言相联系。
  例如:《自选商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购物,在实践操作中要将生活物品和语词对应起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义教版课文第五册《葡萄沟》关于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的语言转换训练在反复操练中有失机械之嫌。可以请小组长带领组员在中国地图上寻找葡萄沟。这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小组探索了数分钟后,有部分学生指着新疆的吐鲁番,表示找到了,理由就是课文的第一句话,“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紧接着展开语言训练,说清“葡萄沟在哪儿”。由于前一环节让学生在探索中有了这三个地名范围大小的表象,所以转换起语言来正确又灵活。将
  “找地图”实践活动和体悟语言紧密结合,显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活泼的个性。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改编。
  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其《人论》中提出,人与其说是理性动物,不如说是符号动物,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语文实践活动的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文化去创造文化。教师应以语文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 人教版一上年级教材《四季》,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学习之后,引导小组进行创作,选取一个季节中一项代表性的景物创编一小节。孩子们产生一种渴望创作 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共同创作出属于本班的一首《四季》:迎春花朵朵,它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棒冰凉凉,它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棉花团团,它笑着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它神气地说:我就是冬天。
  四、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增强语言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曾多次执教《葡萄沟》,整堂课充满了活力,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只牵拉了一根线,让学生把这只“风筝"放飞在天空中。在学生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初读课文形成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旅游计划。
  本环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展开组际辩论。激活的不仅是课堂,还是整篇课文。辩论过程中,双方挖掘课文的语言为我所用,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在头脑中建立多种多样的意象,加之充满个性的表达,使得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五、在主题学习中感悟语言。
  “主题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自主研究探索的一种形式。任何一个简单的主题,只要是孩子熟悉的,或正在认识的,都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人教版一上年级教材《ai ei ui》汉语拼音教学中有一首儿歌《小白兔》,教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回家画白、黑、灰三只兔子,并查找与兔子相关的材料,如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特性等。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图画上的三只兔子“bái hei hui ”引出了韵母“ai ei ui”的学习。交流兔子有关信息时,教师板书下孩子们提出的每一特点,签上孩子的姓名,组成一首新儿歌,包含了课文里儿歌的大部分语句,还极大地丰富了儿歌的内容。这只兔子立体地在孩子心中出现了!学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自己教育自己,互相学习,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图画和语言表达自己对认知对象的探讨和了解,大胆把教材和作业融为一体,放手让学生进入教材的世界,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要由“死”变“活”,由封闭走向开放。但牢记语文是语文,不忘自己的使命,防止由于热闹繁华再蹈“费时多而收效微”的覆辙。教师尽最大可能让课堂的学习经历令学生们激动难忘,同时又要让学生在其中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假若如此,语文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一、引言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常陷入困境的现象,感触颇深。教师课堂上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时间很少,方法简单,方式单一,只注重结果,没有具体的写作过程指导;批改时太过注重语法错误的纠正,鼓励的话太少;学生方面缺乏语言的输入量,受母语的干扰严重,对于写作常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有的干脆放弃不写。针对以上情况,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写作教学,以适应教学大纲
本人几年来一直从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深感学困生时刻困扰着农村中学的教学,成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难题。而老师和家长简单的督促他们努力学习带来的却是他们的持久的逆反心理和不断升级的厌烦情绪。因此身居一线八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们应该从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出发,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策略,帮助学生们找到提高成绩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应对学困生问题的正确途径。以下是我关于此方面的几点看法。 
期刊
在我十三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曾有那么一堂课让我震撼,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我未来英语教学的探索。有次,我感冒严重,完全发不出声音来,可期末考试就要来临,还没复习完知识点,心里特急。急中生智,我在班上挑了两个英语较好,大方的学生,将问路指路的知识点复习的任务分配给她们,让她们晚上备课。第二天,我不安的到教室里旁听,课堂上学生们都很积极,讲解的学生互相配合,我还发现学生的知识归纳很
步入21世纪,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基础英语教育形式,日益受到英语教学工作者及学生家长的重视。目前,大部分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已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新型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很大提高。近年来,名地中考英语话题作文正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使他们的话题作文写得丰富生动,而又出新显靓,笔者基于自己多年来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话题作文写作技能,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各位同人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高覆盖率,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然而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因而知识面窄。再加上普九以来,重视普及率而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导致农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理解能力,造成对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无从接受。直接影响了正常教学,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种情况长此以往,真令人堪忧。可喜的是,多媒体教学作为
阿扎朗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弧中东部的松多地区.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阿扎朗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形成时代为中新世(17.9±0.2 Ma),地球化学上表现高Sr(1 052×10~(-6)~1 150×10~(-6))、低Y(8.51×10~(-6)~9.04×10~(-6))和Yb(0.85×10~(-6)~0.94×10~(-6)),高的Sr/Y(118~128)和
课堂练笔和传统的读写结合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读写结合注重读写的技巧、方法的训练,而课堂练笔的内容则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课堂练笔可以让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之中,打破固有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语言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课堂小练笔具有任务明、节奏快、费时少、负担轻、效果好的特点。教师也容易创新点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