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到底是虚拟还是现实?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布了各种让人看不懂的黑科技后,索尼终于推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实际的新产品,可以连接在PS4上的虚拟现实设备—PlayStation VR,而且它还很便宜,399美元的定价放在哪个数码产品上都不算太贵,于是它很快被各方赋予了“拯救索尼”的重大历史使命。
  能不能救以及索尼是不是到了要被救的地步,这事儿可以另开一个题目写,这里我们想借此讨论的是,预热了很久的VR真的越来越近啦。有不少媒体都已经放话说2016年将是VR技术和应用爆发的一年。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看到各种预言,风口!下一个风口!投资人眼睛在放光,从业者各自在握拳,消费者纷纷表示我们等不及啦!(Really?)
  VR是个啥,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点概念了,virtual reality中文译为虚拟现实,指一种高度仿真的虚拟体验。不过,即便消息传得这么热闹,想必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机会亲身一试,目前对VR最大的感受可能只是来自互联网上的一些体验视频,比如某人戴着一个VR设备一边东倒西歪一边对着空气狂砍,两个猛男戴着VR头盔坐过山车可是叫得比谁都大声等等。
  不过,奥运会的转播公司已经宣布要用VR技术转播奥运赛事了,覆盖对象超过50亿人,把我们都算进去了。虽然有可能我们家其实连高清电视都没去开通,但估计这是VR离大众最近的一次了,就在这个夏天哦。
  其实这两年的VR界潮起潮落特别热闹。先是有一家叫Oculus的公司做出了一款靠谱的VR设备,接着众多公司就都纷纷投身到这个领域里来了。然而上一年,在CES上还有铺天盖地的厂商在展出VR设备,到今年,戏份基本都集中在已经被Facebook买下来的Oculus、HTC、三星和索尼4家身上,有一种仗还没开打已经各自分好地盘的感觉。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另一点是,虚拟现实是一个神奇的偏正短语:重点本来是现实,但虚拟的前缀又恰好否定了它。所以一切VR技术,无论看起来感受起来有多么真实,本质还是虚拟的,它终究不是现实。
  这个矛盾点也让世界上的理科生和文科生各自都从VR身上找到了high点。前者认为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正在颠覆生活,后者认为啊一个崭新的哲学命题也就此诞生了呢,VR会是一个新的结界吗?
  比如德国汉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一位实验对象放置于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中24小时,结果发现他开始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德国美因茨大学的研究者则认为,这种新技术还有提高心理创伤的风险,具体来说就是你通过VR设备看到一具尸体的惊悚程度会比看电影时强上百倍,因为真。
  唉……一直为自己挖坑的人类啊!以上研究是不是想多了暂时不好说,一些浅层次的健康问题好像还更亟待解决。例如Reddit网站的体验用户Abore戴了一段时间的Oculus设备后最先抱怨的就是眼睛疼。而在今年的CES上,一些记者坐在那种跟着情节晃动的椅子上体验了一次VR电影后,第一反应是直奔厕所去吐了。
  怎么样?还是特别想体验吗?我们一起脑力激荡一下先。



  的应用领域
  现在我们看到的VR设备其实有点像一个形变了的新显示器类型。不过,都说视野决定一切,看东西的方式变了,那么能做的事儿也就不一样了。
  玩游戏
  毕竟在已经问世的VR设备里,Oculus和PlayStation VR主要就是用来玩游戏的,目前VR的内容产品最多的也集中在游戏领域。不过,和每每说起VR就会被提及的日本动画《刀剑神域》相比,现在的VR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两者的差距在于一个是用意念就能玩儿,一个还得靠手柄、外设和肢体。各种体验画面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的VR游戏基本还是当事人玩得越投入,第三者视角看起来越羞耻的存在啊。
  色情行业
  知乎上有个网友在关于VR的讨论里说,任何先进技术都会最先应用于黄赌毒领域。从人类的本能来看,话糙理不糙。就在大家还在尝试VR究竟能做点啥的当口,色情行业的VR实践其实早就落地了。2015年1月至11月间,Oculus Rift和Oculus网站有2.7%的流量来自VR色情网站,而提供VR色情资源的网站中浏览量最大的10个流量平均增长了202%。火的同时,人家为VR视频制作探索了不少经验,比如拍的时候最好使用机动灵活的拍摄设备,在做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让用户有代入感,在盈利上人家也尝试了集中订阅模式。咳咳,话说回来,虽然这为推动VR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帮助,还是呼吁大家合理使用。
  冲击电影院
  之所以把电影单独拿出来说,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在VR化上还挺先行一步的。除了《刺客信条》《星球大战》《攻壳机动队》这些未上映的影片都主动给大家准备好了VR版,还有好些人正在琢磨VR还能怎么改变电影业。比如不久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还有人试着开了一家VR电影院,没有银幕,大家一个人一张椅子戴着头盔看电影。不过,这怎么看都像是VR行业打入影院行业内部的策反行为嘛。毕竟VR设备如果真的普及了,怎么想都觉得电影院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直接在家登录VR平台的在线购片网,不用担心迟到了要挤过一排腿,偷偷放个屁也没有心理负担。
  教育
  我军的伞兵已经戴着VR设备在地面上训练跳伞了。把VR应用到那些特别重实践的学习上应该是种挺节省成本的好方法,不论是学开车还是学开挖掘机感觉都挺适用的。
  一种全新的泛娱乐转播
  奥运会准备在开、闭幕式和一些激烈的体育比赛中加入VR转播,华纳打算用VR直播NBA和美国总统选举……Excuse me?Why华纳会认为大家会有想浸入式看总统选举的需求?又不能和特朗普碰个肩。   现在能够看到的VR娱乐基本都是在做电视转播的近距离化,主打的都是身临其境感。
  产品营销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人们放弃购买某样产品的原因可能是消费者无法想象它们的使用场景,所以有不少品牌已经开始在零售店里面推出VR体验,让大家感受产品的应用体验。至于怎么玩儿可能大家还需要想一想。卖车的让顾客把车开上月球玩儿固然非常酷炫,但是仔细想一想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卖衣服的直接把T台秀VR化给顾客看的思路就有一点儿不人性化了,难道不怕加重对土肥圆的伤害吗?
  游乐场
  前阵子网上流传了一个外国小伙带戴着VR头盔坐过山车的视频,在被甩来甩去的过程中视觉上加入了非常未来感的CG作战画面,乐趣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普通二三线的游乐场可以借着VR的东风主打一下轻奢概念,效仿×××中的爱马仕句式,给自己加个“家门口的环球影视城”的slogan。
  健身房
  简直是VR技术最急需重点改造的一个使用场景。戴上VR头盔,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新世界:在青藏高原上骑行,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里奔跑。唯一要强调的一点是头盔建议自备,否则就要忍受和彩弹射击场里的头盔一样被复合型汗水浸润的臭味。
  医疗
  任何技术能为医疗所用都是值得高兴的。目前我们已经能在外科手术、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方面看到VR的应用。比如外科领域已经有过远在别处的医生可以戴着VR头盔以主刀医生的视角观察整个手术过程,并根据看到的情况实时给出意见,做远距离会诊的尝试。还有一家创业公司打算用VR设备让复健病人想象自己恢复行动的样子,骗过自己的身体来活跃神经。比较有争议的是心理治疗领域,有医生开始设想用VR设备模拟虚拟世界来帮助病人做辅助心理治疗,但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欺骗,病人重回现实后可能会再次受到伤害—所以现实到底是有多伤人?
  社交
  今年2月的时候,Facebook宣布要组一支团队研究如何做VR社交。扎克伯格爱VR大家都知道,他曾不止一次描述过未来的社交:将来,人们只需要在家里戴上头盔,就能上学、玩游戏、向医生咨询。但我们觉得这事儿还得控制尺度,因为社交的意义就是要交啊,否则啥事儿到最后都会变成打游戏吧!
  做不到的事
  VR可以改变我们的视觉体验,但还替代不了我们的其他感官。
  享受美食
  这么说吧,色香味意形样、麻辣鲜香烫,VR顶多能做到“色”。《舌尖上的中国》再好看,看过之后总是空虚大于满足的。吃到口里,咽到肚里,才是对食物最大的尊重。
  买贵重物品
  比如买房吧。开发商带客户看楼盘的时候用VR,一切貌似都很美,结果到手之后采光差又漏水,那真是有冤无处说。虽然商家都在想着用VR改变购物体验让大家方便下单,但是又不能退的东西还是要到现场亲身感受一下才好。
  那些得亲自做的事儿
  比如上厕所、搞个人卫生,当然最重要的是好好面对自己的人生。但愿新技术不会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入口。如果真像《机器人总动员》里一样,地球都毁灭了,人类还天天盯着屏幕觉得世界特美好,那该……多可怕。
  体验这个世界
  虽然VR可以带大家领略各地风情,但真正的旅行可不只是眼前的景色啊,还有风,有湿气,有洒在身上的阳光,有自然界独特的气味以及各地不同的美食,有知道自己正在逃离日常生活的心理体验。所以,企业福利若从每年出去旅游一次改为每月可用VR设备体验国外好山好水一次,感觉也太亏了。
  在一起
  不论是多么真实的虚拟技术,都替代不了实实在在地和你的家人、朋友、爱人,任何你喜欢的在人在一起相处。除了面对面说话,他们能够给你的可能还有一次轻抚、一次拍肩、一次击掌。那些情侣间的小互动,像是壁咚、摸头杀、扯衣袖什么的,可不是用眼睛就能感受到那份苏的,那样顶多是第一人称恋爱养成游戏而已。
其他文献
时尚界的变化往往不是时尚本身带来的。  纽约苏荷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showroom。如果走到街头,不难找到打扮得像嘻哈明星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的年轻人。他大概是过去一年内被谈论最多的明星,而且显然重新带回了一种风格。韦斯特自己也留意到了这一点。2016年3月19日,也就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他在苏荷区Wooster街道上开了旗下服装与鞋履品牌Yeezy的第一间临时店(Pop-up
期刊
CBN=CBNweekly C=Ben Cowen  相比高尔夫人群能占总人口10%的美、日、韩等国,中国的高尔夫消费人口还仅为百万量级。随着中国的体育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期,以前被看做是高端社交运动的高尔夫,受众群也在不断扩大。国外的高尔夫赛事运营机构看到了这其中的机会,但要如何从众多赛事中脱颖而出呢?欧巡赛国际政策部副总监Ben Cowen认为,应该不断开发新的内容,让参赛者、观赛者、赞助商各方的
期刊
刚刚过去的锤子科技Smartisan T2发布会上,UX产品总监朱萧木被推到了台前,代替罗永浩完成了第二环节软件及操作系统的介绍—在这个靠着老罗个人魅力支撑的舞台上,他的出场让人意外,也获得了认可。  在搜索这个人背景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他更有趣的身份,在锤子科技,朱萧木的工号是001,没错,在罗永浩宣布做手机后,他是公司招入的第一个员工。  “iPhone是个好手机,但你在使用时有没有发现它有很
期刊
两会没有开的时候,我的同学在微信上问我哪里可以租到显示屏,可以触摸点击的那种,就像KTV的点歌系统一样。  不用多说下去了,我知道她想干吗。无非就是每年都得来报道两会,实在没有什么新意可以弄了,就搞点技术手段,这样让省里领导抽空视察时能假装兴趣浓厚地点击点击,然后摄影师抓拍几个镜头就算万事大吉了。今年也算能交差了。  仗着熟,我自以为是地说了这一通话。  “你真是太了解我们了。”电话那头,已经是部
期刊
国外媒体近日曝出,著名巴萨球星梅西将签约成为华为全球形象代言人,我想知道梅西有多少代言?像梅西这样的球星,一年收入大概有多少呀?  —Cohen  华为据说与梅西签订了一个两年以上的合同,给出了500万至600万欧元的广告费。这些收入都将归梅西本人所有,因为巴萨没有他的肖像权。  运动员的收入通常由薪水(加奖金)和广告费构成,梅西已经连续几年领跑足坛福布斯富豪榜,目前无论是薪水还是广告费,梅西都独
期刊
现在点开支付宝官方任何一条微博的评论,都还能看到消费者对敬业福的“追讨”。春节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人们仍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显而易见的是,支付宝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集福”活动算不上成功,甚至酿成了一场小型的公关危机。与此同时,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在红包上栽了跟头。  1月底,微信悄然上线的“红包照片”让部分用户宣告“暂别朋友圈”,因为大量模糊的图片成为了朋友圈信息流的噪音。微信不得不提前
期刊
有一位在韩国的朋友有一些零售业方面的经验,想开一家出口公司,但他既没有商科学历,又没有国际贸易的经验,有的只是几个有经商经验、又愿意帮忙的韩国合作伙伴,所以他问我该如何创办一家出口公司、如何寻找国外的合作伙伴,以及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  我总是乐于倾听那些有商业野心的人,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做出口生意。不论你身处哪个行业,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着眼未来的眼光。我闯荡商海时,最早接
期刊
英特尔前任CEO安迪·格鲁夫于3月22日去世,享年79岁。格鲁夫1987年被任命为英特尔CEO,1997年起出任英特尔董事长,直至2004年。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成功地从存储芯片厂商转型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营收从19亿美元上升至260亿美元。他在任期间英特尔推出的386和奔腾处理器产品也给PC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里克·奥斯特罗  3月19日,联想集团发言人宣布,摩托罗拉现任CEO里克
期刊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最美的景色出现在秋季。校园里遍布着橡树,每年深秋,大量的树叶会从树上掉落,几乎能铺满校园内的所有草坪。  不过,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这里的学生和教授们可能不会因为这样的场景产生什么诗意,但它的确也会带来一些灵感。比如其能源研究中心的一个课题组,就从落下的橡树叶上看到了新的价值—不是一首诗的主题,而是一种制作钠电池的新材料。  该课题组的研究项目是,如何利用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多孔碳
期刊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始遭遇挑战时,中国家电业把眼光集中瞄向了海外,此前是海尔,这次是美的。  3月17日,美的宣布与东芝株式会社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前者将收购后者家电业务人控股权,这意味着,美的将买下东芝Lifesytle,即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  交易预计在本月底完成。此次收购非常低调,直到双方宣布前两天,仅有数家日本媒体提及东芝在与美的谈判。更早之前,据传参与接洽的还有土耳其家电公司阿奇立克(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