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100岁,关键看4号染色体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23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长寿,比较简单的办法是补充激素,虽然尚有争议,但它的效果的确显著。
  
  400多年前在英国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罕见的案例:一位名叫托马斯·帕尔的102岁的老人企图强暴一名妙龄少女。整个英国为之哗然,很多人对事情的真相抱有怀疑。但托马斯对自己的不轨行为供认不讳。挨过18年的铁窗生涯后,托马斯于1603年以119岁高龄出狱。此时他的儿女亲人均已辞世。而此刻的托马斯在工作和生活中仍像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一样,不显一点老态。他奇迹般的生命引起很多人关注和赞誉,还赢得了一位小他100岁的女孩子的芳心,婚后一年,他们还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直到152岁,托马斯仍耳聪目明,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有关托马斯·帕尔的生平记录资料,至今仍保存在英国皇家档案馆内,供好奇心强的人们借阅浏览。
  如果说特殊的例子不具备普遍意义,那全世界百岁寿星的激增却是不争的事实。以美国为例,出生于1900年的人的平均寿命在50岁以下,如今,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60年前,美国百岁以上的人瑞只有2300位,现在美国百岁以上的人口已接近10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50年后,全世界百岁以上的人口将从目前的30多万,猛增至3200万。
  
  基因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
  
  现实中让人们深感困扰的是,为什么有的人喝酒抽烟,一辈子不懂得均衡饮食和养生保健,却仍然可以活很大岁数;而有的人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做任何事都首先想到是否有利健康,岂料刚拿到退休证便撒手人寰。每遇类似事例,糊吃闷睡者总会大发感慨,对讲究养生保健人士极尽讽刺嘲笑之能事。
  那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健康与长寿呢?是先天的基因,还是后天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呢?答案很简单,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寿命就是被这内外两大因素牢牢控制着。换句话说,基因和生活方式就是如来佛的巨掌,既使是孙悟空也只能在他的掌心范围内活动。
  供职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著名的人口学家杰伊·奥利昂斯基和他的研究小组,用11年时间,对410名百岁老人进行寻访调查后发现,他们父母的平均寿命比当时一般人要高9~10岁。所以,科学家得出结论,遗传基因对人类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百岁老人的基因都是完美组合,除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基因外,有害基因的数量相对较少,故而极大降低了他们罹患各种老年病的风险。
  另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人群是在日本冲绳。这里是全世界百岁老人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五六十岁的中年人都皮肤紧绷,精神饱满得像小伙子。检测发现,90%以上冲绳人的基因良好,包括染色体端粒长度、DNA耐损伤度和甲基化等指标均排在已知人群的前列。从生活习惯看,冲绳人喜欢运动,70岁还坚持工作的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84%。海产品、粗米和水果是他们的主要食物,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很少,而且绝不暴饮暴食,节制饮食是日本民族崇尚的美德和自觉行动。此外,冲绳乃至日本人健康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以积极乐观、认真进取的心态憧憬生活。
  
  100岁寿星反而少生病
  
  你也许想象不到,绝大多数百岁老人的生活,是既有条理又讲究质量的,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高过小他们二三十岁的隔辈人,连生命体征也表现出异乎寻常地顽强坚韧。
  杰伊·奥利昂斯基早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他说,过去没有人会质疑,慢性病、行动不便、痴呆症的概率会随着时间的脚步无情地增长,但是,根据他的调查研究证明,与80岁的人相比,那些90岁以上的寿星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行动也更利索。
  后来美国波士顿托马斯·贝勒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现象。他们临床发现,老年痴呆在85岁以上的老人中的发病率为40%,在90岁以上的老人中发病率是50%,但在百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却只有25%。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老年人活得岁数越大,对抵御老年病似乎越有准备,开始是心理的准备,逐渐反映到机体上。不是对老之将至的恐惧,而是从容积极地应对。健康的心智对长寿尤其重要,简直就是寿星们活过百岁的擎天支柱。
  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些活过90岁以上高龄的老者,一定是长期以来拥有健康体魄的人。这些较少的具有强悍生命力的个体,具有延缓时间脚步的神力。他们不仅活得长久,也活得更加健康。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也不会遭受疾病的困扰,而是清爽地享受“无疾而终”——生命的终极辉煌。
  需要说明的是,抗衰老不等于变年轻。科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帮助老年人重新年轻起来。因为返老还童是错误而又不可能实现的想法。科学和科学家要做的是延长人类进入老年之后的寿命,并且要保证他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唯如此,才能让他们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找到自由基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20年,在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大背景下,抗衰老医学得到迅猛发展,在延缓老年病的出现和减轻老年病症状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在基因层面对长寿、抗衰的认识研究同样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过去虚无飘渺,可望不可即的字眼,现在变得越发清晰明朗了。
  基因科学已经揭示了我们衰老的原因,其罪魁祸首就是自由基,它可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甚至会破坏酶和DNA,使细胞逐渐萎缩死亡。
  既然基因是决定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自然就从基因研究开始。通过对人类基因图谱的反复观察比对,科学家发现人体的4号染色体上存在长寿基因,而载脂蛋白E2型也有延长寿命的作用。如果能发明一种物质可以刺激长寿基因的生长,无疑能够延缓人类衰老的速度。同时,科学家已经追踪到自由基的老巢——藏在血液中NADPH氧化酶,假如能够抑制这种酶的表达,便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小白鼠实验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双管齐下,可以延长它们寿命的35%。
  想长寿比较简单的办法是补充激素,虽然尚有争议,但它的效果的确显著。欧美发达国家的临床记录证明,运用某种技术更新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可以延长女性的寿命,并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雌激素还能够避免骨质疏松,甚至能够延迟记忆衰退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时间。还有科学家发表论文称,雌激素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能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
  最前卫的当属细胞更新疗法,它的做法是为衰老的生命注入母体胚胎或成体细胞,以替换衰老的细胞,使生命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动物实验已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但距离造福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美国医学会对全球1850位90岁以上的老人的问卷调查,其中93%的人具备以下5个特征:血压低于120/80;血液总胆固醇量低于200mg/dl;没有糖尿病;不吸烟;没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风病史。换句话说,要想活过百岁必须满足这五个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我听一位经济学家说:他至今仍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有着一定偶然性,美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的确,在中国,关于金融危机产生于技术层面的观点及文献正充斥着被“主流学者们”垄断了的思想市场。  同样是反思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有句话很经典:“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这句话应该是触及到了人性,但立刻就有中国学者出来为华尔街辩解:“其
中情局在行动  在美国《时代》周刊1958年12月15日的封面上,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一点也没有表现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喜悦,头发灰白的他像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病,目光定定地望着远方,在他的身后,一片葱茏的树林为白雪所覆盖。头顶,则是一片铁幕般笼罩的黑云。就像当年这个国家的另一位作家所写:“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积着乌云……”  1955年,在所谓的苏联文学“解冻时期”,帕斯捷尔纳克写
在英国政坛,若想当选就需要默多克——至少大多数政客都是这么认为的。没有悬念的是,默多克也需要从他们那得到某些东西。    卡梅伦的态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默多克媒体帝国是耸立在英国政坛大幕之后的一座大山。  英国历任首相都将默多克奉为座上宾。在7月8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也不讳言:“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一起——媒体、政治家、党派领导人,当然其中也包括我。”  但在“窃听门”事件以后
与香港相比,台湾对中国大陆突发的重大天灾所作出的反应向来相对比较迟缓,无论是表现出协助救灾的态度,还是民间的捐款赈灾活动都算不上非常积极踊跃。不过这次台湾的反应却让人刮眼相看。    先看看官方的反应。陈水扁13日透过总统府发出新闻稿,对大陆灾区“表达最深切的关切与慰问之意”。新闻稿称,1999年台湾发生“9·21”震灾,国际社会倾力协助台湾救灾,并进行灾后重建工作,这次台湾也应秉持“人饥己饥,人
在中国,“愤怒的小鸟”似乎已经占领了所有触屏手机。这款由芬兰Rovio公司(下文称“小鸟”公司)开发的著名游戏全球下载量已经飙升至3.5亿多。每日用户在线时长约3亿分钟,每日活跃用户达1500万,月活跃用户达1.2亿。“小鸟”公司希望到明年年底,其下载量可以达到10亿。  如今,“愤怒的小鸟”已经从线上“飞”到线下,从主题月饼到主题板鞋,再到现实版的游乐园,这只魅力非凡的“小鸟”已经不满足于从虚拟
画画的工具有很多种,除了传统的铅笔、毛笔,特立独行的画家甚至还用沙子、用脚、用头发……但是,你能想象用乳房画画吗?俄罗斯业余画家维多利亚·罗曼诺娃便想出了一种“身体力行”的方法来作画,她所用的画笔便是乳房。  乳房下的卡梅伦  俄罗斯美女画家维多利亚·罗曼诺娃,虽然只有26岁,可是画功堪比唐伯虎。她认为妇女的乳房拥有美丽的线条和轮廓,通过乳房的“笔触”来泼墨晕色,可以获得独特的效果。为此,她用自己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XX频道呼叫我。”这句话的中英双语通告,对于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商船来说,如今早已不再陌生。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两年间,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不间断地执行护航任务    七批护航,史无前例  自2007年以来,索马里沿岸和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明显增多,面对日益猖獗的海盗,美国、英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纷纷派出军舰为自己的商船护航。 
在海豹突击队刺杀本·拉丹的“定点行动”中,有一只军犬出现在他们中间。为何海豹突击队要带上军犬一同参加袭击本·拉丹的战斗?据曾在伊拉克服役的训犬员麦克·道林说,理由很简单:“犬类的大脑简直就是用嗅觉细胞做的。”  犬类与美军士兵一起并肩作战,已有百年历史。南北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有它们的身影,只不过当时还不是以正式的身份出现。直到1942年,它们才以正式的身份出现在美国大兵的军营里。在伊拉克
有时,自然母亲的破坏性势不可挡,以至于你确实无法做到未雨绸缪。2010年5月,狂风暴雨肆虐那什维尔和田纳西中部,在36小时内,下了13英寸雨(译注:约33厘米),令人措手不及。在此之前,破纪录的降雨量应追溯至1979年,当时,弗雷德里克飓风已接近尾声,在奥普赖乐园所在地下了相对较少量的雨——6.68英寸雨(译注:约17厘米)。  美国气象局已连日警告人们将出现极其湿润的暴风天气,且极有可能伴随龙卷
随着伊拉克陷入内战,小布什总统也由厚道人变成了美国民众集体声讨的骗子。甚至在2003年他轻易摘取了美国历史上“最能撒谎的总统”桂冠。小布什的嘴巴沦陷绝不是个案,随美国历史一路走下的43位总统,没有一个能够置身撒谎者之外,只不过是频率的高与低,后果的轻微与严重之别罢了。  美国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总有一帮人在孜孜不倦地以揭露总统的阴暗面,破坏政府的光辉形象为荣。于是,今天的我们还能够得见200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