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西哥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正在下滑。2006年,美进口服装总值716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部分占30%、墨西哥7.4%。2006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服装总值增加了22%,达187亿美元;而墨西哥对美服装出口总值却下挫了13%,仅为53亿美元。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本土纺织及服装业实力
墨西哥全国服装业商会表示,该国服装市场全年总值180亿美元,其中90亿美元来自非法进口及不正常贸易。大部分墨厂商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是导致墨内需和外需下跌的原因。
2007年3月,在每年一度的墨西哥普埃布拉纺织品、配件及缝纫机器展览会(Exintex)开幕礼上,联邦经济部长Eduardo Sojo表示,由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领导的新政府将双管齐下,加强本土纺织及服装业实力。
首先,为支持墨西哥对中美及安第斯国家的纱线、布料及配件出口,墨政府将与美国磋商确定墨西哥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原产地规定。
其次,墨政府将致力解决非法进口问题。尽管外国一向认为墨纺织业缺乏监管,但墨西哥普埃布拉纺织业商会会长Eduardo Kuri仍对政府打击非法进口寄予希望。他说,“全民就业是卡尔德龙总统的重要目标,而减少非法进口是达致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墨纺织及服装业在2000年聘用了近750,000人。此后伴随墨生产商逐渐失去内销及美国市场份额,业界已流失约250,000个职位,美国现仍是墨西哥首要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市场。
如何有效抗衡中国内地和香港在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大部分墨厂商倾向于更有效发挥邻近美国市场这个主要优势许多厂商后悔把纺织品和成衣的生产工序迁往成本较低的中美国家,甚至为此表示了歉意。
曾经独领对美输出服装龙头风采
墨西哥的服装业曾经欣欣向荣。1991年,该国是向美输出服装第七大出口地。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1994年实施,墨对美服装出口总值由1990年的12亿美元升至1999年的88亿美元。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前1年的1993年,墨西哥有392家保税加工服装企业,雇用了64,000名员工;到2000年,墨各地共有1,058间注册保税加工服装厂,共聘用270,000名工人。不到10年,墨西哥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服装市场龙头,主要基于墨政府推行的保税加工计划,利用美国和墨西哥两地工资水平的显著差距缔造优势。
在这些日子里,墨西哥城市托雷翁被誉为“世界牛仔裤之都”。今天,墨西哥首屈一指的牛仔裤生产商VF Corporation在托雷翁仍设有5间工厂,于墨国内其他地方亦设有3间工厂。
对美服装出口领先优势被中国超越
问题出在墨西哥没有充分准备应付随新纪元而至的挑战,它既包括中美、加勒比海及安第斯国家未能获得美国市场准入优惠的问题,更有美国大型买家日渐转向亚洲采购服装的趋势,部分墨大型业者开始察觉问题。1999年时墨西哥的全球第四大牛仔裤生产商Parras,在2005年营业额下跌了27%,亏损净额占到营业额约42%。
2000年起,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对墨纺织品及服装业发生兴趣。2000年中国内地厂商对该国纺织品及服装业投资了860万美元,香港公司也投资了320万美元。但其后不久,来自中国和香港的投资者出现了兴趣逐渐减退。
2003年,中国成为美国服装市场的龙头,逐年抛离墨西哥越来越远。Lectra Mexico总裁及国际服装业联合会(International Apparel Federation)前任会长Alejandro Faez认为,要不了多少年,墨西哥亦将丧失在美服装市场的第二位置,被印度取代。
墨西哥纺织及服装业前景晦暗。对许多墨企业来说变化似乎来得太急。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政府还是全国性的纺织及服装业协会均未能提供良策和方针,以带领业者迎向未来。墨西哥一家研究公司Trendex Mexico亦表示,10年内将有四成墨服装厂商结束业务。
投资開发专门领域仍有竞争优势
如今,墨西哥已不再是成本低廉的全球生产中心。有人认为,墨西哥可利用中国在全球市场的服装生产成本效益优势,但墨业者却普遍质疑这种见解。
不过,尽管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但不少墨西哥公司仍能继续经营,部分甚至有意谋求面向中国拓展业务。例如墨内衣厂商Vicky Form(G roup Zaga成员)打算在中国内地设内衣店;高级女士手袋厂商CIoe、供应商Lectra Mexico,以及缝纫线生产商Coats Mexico,亦都有意进军内地市场。
除此之外,美国的生产工序持续迁移至墨西哥也为墨服装业带来利好。Piazza称,推动墨西哥服装业继续增长仍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业者持续投资于改善服务;二是多家大型服装商在满足墨内销市场需要方面依然表现理想,例如,于墨国雇用了1,700名员工的Coats,2006年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了43%。
墨西哥业者的结论是,即使本土纺织业大幅萎缩,但投资开发专门领域仍然可行。
墨西哥全国服装业商会表示,该国服装市场全年总值180亿美元,其中90亿美元来自非法进口及不正常贸易。大部分墨厂商认为,来自中国的竞争是导致墨内需和外需下跌的原因。
2007年3月,在每年一度的墨西哥普埃布拉纺织品、配件及缝纫机器展览会(Exintex)开幕礼上,联邦经济部长Eduardo Sojo表示,由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领导的新政府将双管齐下,加强本土纺织及服装业实力。
首先,为支持墨西哥对中美及安第斯国家的纱线、布料及配件出口,墨政府将与美国磋商确定墨西哥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原产地规定。
其次,墨政府将致力解决非法进口问题。尽管外国一向认为墨纺织业缺乏监管,但墨西哥普埃布拉纺织业商会会长Eduardo Kuri仍对政府打击非法进口寄予希望。他说,“全民就业是卡尔德龙总统的重要目标,而减少非法进口是达致这一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墨纺织及服装业在2000年聘用了近750,000人。此后伴随墨生产商逐渐失去内销及美国市场份额,业界已流失约250,000个职位,美国现仍是墨西哥首要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市场。
如何有效抗衡中国内地和香港在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大部分墨厂商倾向于更有效发挥邻近美国市场这个主要优势许多厂商后悔把纺织品和成衣的生产工序迁往成本较低的中美国家,甚至为此表示了歉意。
曾经独领对美输出服装龙头风采
墨西哥的服装业曾经欣欣向荣。1991年,该国是向美输出服装第七大出口地。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1994年实施,墨对美服装出口总值由1990年的12亿美元升至1999年的88亿美元。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前1年的1993年,墨西哥有392家保税加工服装企业,雇用了64,000名员工;到2000年,墨各地共有1,058间注册保税加工服装厂,共聘用270,000名工人。不到10年,墨西哥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服装市场龙头,主要基于墨政府推行的保税加工计划,利用美国和墨西哥两地工资水平的显著差距缔造优势。
在这些日子里,墨西哥城市托雷翁被誉为“世界牛仔裤之都”。今天,墨西哥首屈一指的牛仔裤生产商VF Corporation在托雷翁仍设有5间工厂,于墨国内其他地方亦设有3间工厂。
对美服装出口领先优势被中国超越
问题出在墨西哥没有充分准备应付随新纪元而至的挑战,它既包括中美、加勒比海及安第斯国家未能获得美国市场准入优惠的问题,更有美国大型买家日渐转向亚洲采购服装的趋势,部分墨大型业者开始察觉问题。1999年时墨西哥的全球第四大牛仔裤生产商Parras,在2005年营业额下跌了27%,亏损净额占到营业额约42%。
2000年起,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对墨纺织品及服装业发生兴趣。2000年中国内地厂商对该国纺织品及服装业投资了860万美元,香港公司也投资了320万美元。但其后不久,来自中国和香港的投资者出现了兴趣逐渐减退。
2003年,中国成为美国服装市场的龙头,逐年抛离墨西哥越来越远。Lectra Mexico总裁及国际服装业联合会(International Apparel Federation)前任会长Alejandro Faez认为,要不了多少年,墨西哥亦将丧失在美服装市场的第二位置,被印度取代。
墨西哥纺织及服装业前景晦暗。对许多墨企业来说变化似乎来得太急。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政府还是全国性的纺织及服装业协会均未能提供良策和方针,以带领业者迎向未来。墨西哥一家研究公司Trendex Mexico亦表示,10年内将有四成墨服装厂商结束业务。
投资開发专门领域仍有竞争优势
如今,墨西哥已不再是成本低廉的全球生产中心。有人认为,墨西哥可利用中国在全球市场的服装生产成本效益优势,但墨业者却普遍质疑这种见解。
不过,尽管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但不少墨西哥公司仍能继续经营,部分甚至有意谋求面向中国拓展业务。例如墨内衣厂商Vicky Form(G roup Zaga成员)打算在中国内地设内衣店;高级女士手袋厂商CIoe、供应商Lectra Mexico,以及缝纫线生产商Coats Mexico,亦都有意进军内地市场。
除此之外,美国的生产工序持续迁移至墨西哥也为墨服装业带来利好。Piazza称,推动墨西哥服装业继续增长仍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业者持续投资于改善服务;二是多家大型服装商在满足墨内销市场需要方面依然表现理想,例如,于墨国雇用了1,700名员工的Coats,2006年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了43%。
墨西哥业者的结论是,即使本土纺织业大幅萎缩,但投资开发专门领域仍然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