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式”幽默倾倒墨尔本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李娜澳网的第九次出征,四次进四强,两获亚军,一次冠军,李娜自己称澳网是自己的福地,除了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职业精神之外,“娜式”幽默就像一剂催化剂,既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博得了球迷的心灵,又打动了媒体记者,凝聚了团队的力量。
  幽默赢得对手友谊
  去年澳网决赛,李娜因为两次莫名其妙的摔跤而惜败于阿扎伦卡,在颁奖典礼上,李娜幽默地调侃道:“恭喜维多利亚(阿扎伦卡),这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她发挥得真的很出色,”接着,李娜话锋一转:“因为她击败了我。”站立旁边的阿扎伦卡极为开心地笑了起来。
  2014年的澳网四分之一决赛,面对意大利老将——美女佩内塔,李娜说:“我百分之百确定她比我大一天!明天场上我是年轻球员。”因为此前的比赛李娜遭遇的都是比自己年轻的选手,调侃的神情一下子逗乐了全场记者。
  虽然李娜惜败于阿扎伦卡,但她还是尽显绅士风度,十分大度地祝贺对手夺得桂冠,用调侃的语言证明自己的实力并非只是阿扎伦卡的陪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理解,赢得了友谊;今年的澳网比赛,李娜依然幽默风趣,妙趣横生,面对同样属于老将的佩内塔,她调侃对手只比自己大一天,自己还是“年轻球员”,这样的阳光心态赢得了佩内塔的高度赞扬——“李娜是世界上最出色选手”,也同样赢得了比成绩更重要的友谊。
  幽默赢得“主场”氛围
  兵不血刃战胜俄罗斯红粉马卡洛娃后,李娜心情轻松,现场主持人注意到了本场比赛中看台上不少给李娜加油的中国球迷,便问她想对在场的中国球迷说些什么,李娜说:“澳大利亚球迷就不算了吗?”引得现场观众一片笑声。李娜在墨尔本,一直对球迷心存感激,即使是对方的球迷她也如此幽默,当主持人提到了为布沙尔加油的加拿大球迷时,李娜说:“抱歉,这毕竟是网球比赛,你们开心了就意味着我要回家了。”
  李娜多次参加澳网,球迷就是她心中的上帝,抓住了广大球迷的心,就为自己赢得了比赛场上加油鼓劲的浓厚氛围,有智慧的运动员不会忽视这一点。面对主持人要她向中国球迷说点话,睿智机敏的李娜顺势反问,俏皮的话语,如春天里的温暖阳光,一下子就紧紧地逮住了澳洲球迷的心,给人以温馨。即使是对手的球迷,也不忘幽默一下,真誠表达歉意,像一团火点燃了球迷的激情,现场掌声欢呼声一片。于是,就出现了其他选手羡慕的情况——李娜来澳洲比赛就像来到了自己的主场一样,这跟她时时刻刻尊重和感谢球迷的幽默表达不无关系。
  幽默赢得记者的好评
  2014年澳网李娜获得冠军后参加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她为什么没有拥抱团队。李娜说:“我尝试着去拥抱自己的团队,我真的尝试了,但是没办法,因为看台太高了,我摸不到。”场内大笑。
  面对欧美媒体,李娜没有像有些运动员那样拘谨和束手束脚,而是自信、沉着、冷静、幽默,彰显了中国运动员崭新的精神风采。赛后新闻发布会,李娜尽显幽默,一句直白“因为看台太高了,我摸不到”,活跃了现场的气氛,赢得了媒体记者的好感。
  李娜在与欧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凭借幽默与睿智,良好的沟通,赢得了好评,与欧美媒体记者相处融洽,成为展现中国运动员的一扇窗口。不久前,她被国际网球记者协会评为“网球大使”。
  幽默凝集团队力量
  经过紧张激烈的厮杀,李娜笑到了最后,第一次赢得了澳网达芙妮·阿克赫斯特冠军奖杯,赛后,李娜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地谈起了自己的团队:“谢谢我的经纪人,你让我变得更富有了,真的很谢谢你。”对于一直被“开涮”的姜山,李娜说:“感谢我的丈夫,现在他在中国比我更有名了,谢谢他放弃了一切,陪伴我旅行参赛,成为我的练球搭档。——当然,你也很幸运,娶了我。”现场笑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李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力,赛后,李娜不失时机地将幽默的感谢声音先传递给了经纪人。澳网赛场上李娜不时调侃丈夫姜山似乎已经成为澳网一道亮丽温馨的风景,“感谢我的丈夫,现在他在中国比我更有名了,”李娜的“假戏真做”惟妙惟肖,姜山则开怀大笑,球迷给予李娜和姜山以最热烈的掌声。调侃并非“自我戕害”与“内讧”,而是舒缓比赛紧张情绪,释放压力,凝聚团队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赛后,李娜以“当然你也很幸运,娶了我”一番动情表白,将调侃的真诚用心展露无遗。
  纵观李娜多次的澳网之旅,她以充满睿智的幽默,很好地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小小的沙漏无声地翻转,它记录下的时光,有谁和我一样,不曾遗忘?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其实每个人都在怀念曾经温暖过自己的一切,就像我依旧记得那年夏天,我和倩手拉手,躺在操场上,看着蔚蓝的天空,哼着属于我们的友谊之歌,虽然平淡,经历时间的打磨,依旧光彩夺目。那年夏天,我们彼此珍惜,说好要一起长大。  站在青春的天堂里,采撷一缕阳光,毅然把温暖放在心里,装进梦里。总是认为青春的扉
在法国风光旖旎的尼斯港那栋著名的“加尼福里尼”别墅里,张大千终于见到了75岁的毕加索。一番短暂的寒暄后,面对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毕加索很快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个中国人身上:“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说着,毕加索从自己的画室里搬出一大捆画来,让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令张大千惊讶不已的是,这些全部是毕加索临摹的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毕加索眼里流露出无限
1922年,胡兰畦考入川南师范学校读书,并加入恽代英在泸州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发起组织四川妇女联合会。这一年,陈毅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担任重庆《新蜀报》的主笔,写出了大量思想激进的诗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抨击时政,激浊扬清,她每每读来,都激情澎湃,不能自已,成了他最忠实的超级粉丝。最后,她干脆直接到报馆寻找陈毅。虽是初次见面,但共同的志向和相同的志趣,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隔阂,很快就成了无话不
邵雍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易学家,因道德高尚受到当时人的尊崇,有内圣外王之美誉。  王安石当上了宰相后实行变法,很多人对他的变法措施议论纷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宋神宗熙宁初年的一天,负责监督西京粮的王正甫约邵雍、吴处厚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一同吃饭。没有想到,这个邵雍推托不来,太不给面子了,居然让下人送来一把茶壶,而且还是“半嘴壶”,这让王正甫下不了台阶,气歪了嘴。  第二天,王正甫很气愤地来问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时刻,一个人独自欢享寂寞的午后时光,喜欢美丽安宁的黄昏时刻,在古典雅致的茶吧里喝茶,看窗外流年寂寂,红尘滚滚。或者在幽雅的咖啡馆里,看书中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然后,你遇到了熟人、朋友、陌生人……然后,所有的温馨时光,所有的美丽时刻,所有的闲情逸致都碎掉了,像掉进梦魇一般,走不出,也进不去,不得不做出倾听的姿势,可是内心里却是千般的厌倦,万般的不耐,那些负面的东西,源源不断地进
2014年2月19日,两岸各界人士座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身披袈裟、须发斑白、神态慈祥的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鼓励‘三好与四给’,希望人人做好事,人人说好话,人人存好心,政府与人民都要相互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懂得不仅自己拥有,并且乐于与人分享,这就是心灵富足的良方。人心祥和富有,人民幸福快乐,便能建设美丽芬芳的社会。”  心灵丰富而充足,不是索取,而
《做人与处世》紧紧围绕智慧与美德的要义,通过唯美且清新的文字。传达了深邃而独特的思想。每当午后一杯清茶之中,捧着这本杂志慢慢地咀嚼、品味,宛如跟一位智者不疾不徐地交谈,又恰如跟知音畅谈心曲。2013年,有了它的陪伴。年轻朋友的精神世界将更加丰富。
有段时间,他似乎渐渐失去对她那种呵护有加的体贴。那段时间她感到生活很没劲,自己很可怜。  那天,他说,我们去爬山吧。她说好。他们是大学同学,四年同窗没什么感觉,却在临近毕业一次爬山的时候,对他产生了感情。记得那天突然下起大雨,他们躲到一棵树下避雨,她浑身淋透,瑟瑟发抖,他适时靠过来,揽紧她的肩。那一刻她就把心交了。那天她还扭了脚,他背她下山,她被他感动得哭了。可是现在,她想,为什么,生活中总是缺少
有个口头禅叫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它与“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只是多与少两个字的先后颠倒,但其注释却完全相反。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注释为:少管闲事威信高,多吃馒头身体好,是自私。信奉此格言者的表现有三:一是工作职责份外的事,但又与本身工作紧密相关。需要共同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事,统统划到多一事之列。因而工作相互推诿、扯皮,遇到问题装糊涂、溜边走,遇到矛盾围着看着绕道走,宁可闲得无聊,也不愿多管
同学们好:  我要谈的话题是:知识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我接到一封学生来信,他自称“可怜的农村屌丝”,讨论的问题很大:知识能改变命运吗?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控制感”,怀疑读书学习“这条路真的可以兑现出什么吗”?我在给他的回信中说,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