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德国人在手提包里悄悄塞了一本小说,想读又不敢读,书店把它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但不敢多加宣傳,为难的记者面对这本畅销书不知该是褒是贬,只能大声地念出书名,《他回来了》!
该书是德国专栏作家蒂穆尔·韦尔莫斯的小说处女作,作者以“穿越”手法讲述了希特勒来到21世纪德国的故事。在韦尔莫斯的笔下,阿道夫·希特勒于2011年某日在柏林的一块建筑空地上醒来。此时,德国已没有了战争,没有了纳粹党,也没有了爱娃。在和平年代的德国,希特勒遇到了成千上万的外国人,还看到领导这个国家的政治家是一位女总理。
当年那位“史大帅”(注:希特勒的外号)立即明白了,德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一切都变了。然而他虽然感到困惑,却又很快发现,尽管德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民主制度,这个国家仍然需要一个“元首”,德国人还会为“领袖”癫狂。
一个偶然的机会,希特勒被一家私人电视台发现。他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充当电视节目中的喜剧角色。希特勒很快取得了成功,他那滔滔雄辩再一次赢得了人们的仰慕。尤其在手机、互联网和Youtube等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希特勒的煽动天才再度大展身手,使他迅速成为了电视明星。于是,德国一些政党纷纷向他示好。社民党希望他加入自己的组织,而希特勒却认为绿党的理念更接近他的主张……
小说《他回来了》一经推出,便立即在德国走红。据悉,该书初期就印刷了36万册,出版商还准备把它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行。一些评论指出,这部作品看似荒诞,但情节却合乎逻辑和情理。它让人们相信,像希特勒这样的人,在当今的德国仍能蛊惑人心。《明星》杂志称,该书风趣幽默,但它使人欲笑不能,如鲠在喉。
然而在战后的德国,希特勒毕竟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因此,这部讽刺作品也引起了一些非议和忧虑。有媒体批评说,希特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用玩世不恭的方式表现他是不恰当的。让希特勒成为滑稽角色,甚至让人们对他产生某种好感,则有淡化纳粹的罪恶,为希特勒开脱之嫌。还有的媒体认为,把希特勒当作赚钱机器,打破所有禁忌,是“毒害”德国人的笑话。
该书是德国专栏作家蒂穆尔·韦尔莫斯的小说处女作,作者以“穿越”手法讲述了希特勒来到21世纪德国的故事。在韦尔莫斯的笔下,阿道夫·希特勒于2011年某日在柏林的一块建筑空地上醒来。此时,德国已没有了战争,没有了纳粹党,也没有了爱娃。在和平年代的德国,希特勒遇到了成千上万的外国人,还看到领导这个国家的政治家是一位女总理。
当年那位“史大帅”(注:希特勒的外号)立即明白了,德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一切都变了。然而他虽然感到困惑,却又很快发现,尽管德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民主制度,这个国家仍然需要一个“元首”,德国人还会为“领袖”癫狂。
一个偶然的机会,希特勒被一家私人电视台发现。他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充当电视节目中的喜剧角色。希特勒很快取得了成功,他那滔滔雄辩再一次赢得了人们的仰慕。尤其在手机、互联网和Youtube等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希特勒的煽动天才再度大展身手,使他迅速成为了电视明星。于是,德国一些政党纷纷向他示好。社民党希望他加入自己的组织,而希特勒却认为绿党的理念更接近他的主张……
小说《他回来了》一经推出,便立即在德国走红。据悉,该书初期就印刷了36万册,出版商还准备把它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行。一些评论指出,这部作品看似荒诞,但情节却合乎逻辑和情理。它让人们相信,像希特勒这样的人,在当今的德国仍能蛊惑人心。《明星》杂志称,该书风趣幽默,但它使人欲笑不能,如鲠在喉。
然而在战后的德国,希特勒毕竟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因此,这部讽刺作品也引起了一些非议和忧虑。有媒体批评说,希特勒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用玩世不恭的方式表现他是不恰当的。让希特勒成为滑稽角色,甚至让人们对他产生某种好感,则有淡化纳粹的罪恶,为希特勒开脱之嫌。还有的媒体认为,把希特勒当作赚钱机器,打破所有禁忌,是“毒害”德国人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