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让阅读教学工作顺利地推进下去,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和小组交流的欲望,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指日可待。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并对阅读教学工作如何推进做了有效策略的总结,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提供帮助,从而培育出更多高素质、有追求、全能型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72-01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处理信息、发散思维,进一步提升审美水平,保持浓厚兴趣,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利。学生要做“主人翁”,要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对此,笔者简单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阅读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曾说:“没有兴趣,只是被迫进行学习的话,学生难以走向更大的成功。”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他们的浓厚兴趣,就是促进他们个性化成长……”大多数小学生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在看书上,他们更喜欢有趣的学习活动,梦想着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阅读过程中遇到各种选择、复杂难题时,学生总是陷在一个怪圈中没有办法走出来,那么,他们自然而然抵触学习,缺乏兴趣探索阅读。如何改善弊端现状呢?笔者建议,我们教师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后,再指导他们投入知识的海洋中,想方设法给予学生内部动力,使他们形成阅读的持久性,产生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在课内、课外活动中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实际乐趣。比如,教学古诗词—《望庐山瀑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从而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意境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指导,精读感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发现了诗词的魅力,其中情感渐渐领悟,阅读意识明显增强。
  二、发挥指导作用,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自觉投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中,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用心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选择合适时机,提供各种材料,来刺激全班学生的兴奋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随后,必须传授阅读技巧以及阅读方法,耐心解答不同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在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比如,在讲授《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搜集完相关资料后,给学生介绍一下虎门销烟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重点分析虎门硝烟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拒辱的民族精神;还可以预留下充足时间,鼓励他们阅读《上下五千年》这部著作,在更多的历史故事中找寻虎门销烟“值得纪念”的根本原因。多样化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的指导工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举数得。
  三、注重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
  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小学语文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外阅读活动的设计上,更容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挖掘到他们的智慧潜能。课外阅读应该是“以生为本”的,教师配合学生系统性研究,给他们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创造机会,远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相当多,比如《安徒生童话》、《鲁滨孙漂流记》《世界自然奇观》《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等等。或者说,在课内閱读的时候引导他们课外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比如,课内阅读《三顾茅庐》一课时,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三国时期各位英雄人物相关的故事,而教师则指导他们回答问题:(1)刘备要完成什么大业呢?(2)从“三分天下、茅塞顿开”等词句中你体会到诸葛亮是怎样的人物?(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你还知道另外三部吗?(4)你们讨论之后,总结出了哪些与“三顾茅庐”有关的故事呢?……教学质量在提高,学生兴趣比较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真正结合了起来,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在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放飞自我、个性化成长,他们就可以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语文教师全心全意服务于全体学生,有序推进教学工作,从而丰富学生知识,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1]吴小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8(01):34-35.
  [2]张琴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有效性[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8(20):114-115.
  [3]崔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8(05):88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占了不少的比重,对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初中政治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初中生爱国情感、陶冶其高尚情操的学科,所以,政治学科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就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问题;措施;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09-01  由于语数外被无数次的强调,政治学科
摘 要 数学教育是优化学生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理性认知的基本学科,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数学学科特点,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直都十分被动,且大量的学习错误与起伏波动的数学成绩也会导致小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学习自信,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数学游戏来组织学科教学,丰富数学活动,同时也可直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自觉展开数学探索。本文将从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数学
摘 要 群文阅读是一个让孩子读书有效率的好方法。笔者借助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快乐读书吧”的契机,探索了以民间故事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重复与神奇是民间故事的特点,速读与概括是群文阅读的方法,表演与讲述展示了群文阅读的成果。这次活动课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更是一次思维的提升、文化的浸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速读;概括;表演;讲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小学数学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属于重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思想。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诸多新型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其通过将游戏化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所以本文尝试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并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与
摘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教育让学生获得幸福,用教育学生让社会感知幸福。新时代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要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要协调家长、学校、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新时代;幸福教育;班主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57-01  小学时期,学生的心智发育不
摘 要 低年级习作教学,其实就是写话教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由于生活体验不足、语言积累不多等认知的局限性,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写话的兴趣,培养其“善写”的能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写作的快车道。  关键词 写话教学;低年级写作;习作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185-01  低年级儿童的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一般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沟通在于用心,用情,力求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用好谈心这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主要看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师生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也推动各种能力的发展。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直接感知。而游戏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游戏;语言;助力  中图分类号:G613.7,A,8,U463.
摘 要 语文是一门有关塑造人的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小学语文尤其重要,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必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以达到小学语文应产生的教育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程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有效课堂;兴趣;评价  中图分类号:A,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87-01  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指在平常的课
摘 要 课前谈话,是只存在于公开课、教学评比等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环节。谈话的有效性越来越受教师的关注,联系文本内容,设计语言运用型课前谈话,往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语用视野下“课前谈话”设计的有效性,笔者尝试从链接游戏、关注文体、关照表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在设计中不能剑走偏锋,一味地灌输文本内容,让学生失去了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在尺度上要注意把握,才能展示可人的语味儿。  关键词 课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