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获实证!生物大分子存在量子效应,薛定谔细菌或可预期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杆菌肽的量子效应

  11月1日,维也纳量子科技中心的物理学家Markus Amdt团队首次证明了短杆菌肽的分子干扰,这是一种15个氨基酸长度的来自土壤的天然抗生素,其质量为1882个原子质量单位。这个研究发表在预印本arXiv上。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这是一项生物大分子的量子特性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再进一步,DNA、蛋白酶的量子特性有望被证实,薛定谔细菌或可被实锤敲定。

量子效应实证再进一步


  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波粒二象性,是说微小粒子会表现出既像粒子又像波的特征。双缝实验就是一个典型实证:单个粒子(如电子、光子)会同时穿过两个缝隙,表现出波特有的干涉现象。
  事实上,物理学家推论称,所有物体都具有或多或少的量子效应,也都有自身的波长。那么,在更为敏感的试验背景下,比粒子更大尺度的宏观物体也应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在1999年,Markus Arndt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研究证明了富勒烯分子(c60)的波粒二象性,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问题来了,能否在生物大分子尺度上证明波粒二象性?
  维也纳大学的实验很简单,制作单个的短杆菌肽分子,检测其自身干涉图像。事实上这并非易事。因为这样的单个分子很容易破碎。
  研究人员在玻璃碳轮涂上薄薄的一层短杆菌肽,然后向轮子发射一组短的激光脉冲,可将短杆菌肽分子冲击下来。这个脉冲只有293飞秒(1飞秒=1000万亿分之1秒)的长度,这样能保证将大分子驱离轮子表面又不损伤其自身。之后,这些自由漂浮的大分子被裹挟到每秒600米的氩原子束中,这里的短杆菌肽大分子波长为350飞米(1飞米=1000万亿分之1米)。
  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即检测波自身的干涉。短杆菌肽的波长大约是其本身波长的千分之一,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Talbot-Lau的干涉检测技术。结果显而易见,短杆菌肽的相干长度超出了其分子大小的20倍以上。
  Markus Arndt团队专注于大分子的干涉检测。今年9月23日,《自然一物理学》(NaturePhysics)发表了Markus Amdt团队论文《超过25千道尔顿分子的量子叠加》。研究是关于一种含有超过2000个原子的大分子,全氟烷基官能化的卟啉低聚物衍生物,因为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所以这个大分子包含了超过4万个粒子。这个大分子并非天然分子,而是由科学家设计、合成而来,目的是制造一种高分子量、低电子极化率和粘性的大分子。
  量子现象的研究需要消除背景噪声,所以常常会将粒子隔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这样几乎所有的粒子运动都停止了。而环境温度越高,粒子运动越快,背景噪声嘈杂,量子效应会很快消失。这是维也纳大学在常温下进行研究的挑战所在。
  本论文第一作者Armin Shayeghi是维也纳量子科学与技术中心莉泽·迈特纳研究员,他于2015年获得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爱德华·辛特尔研究所的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亚原子世界是反直觉的,电子和光子等粒子同时表现为粒子和波,同时占据多个位置和状态,并能穿过看似不可穿透的势垒。基于此,谢菲尔德大学的学者检测到光子和细菌之间发生了量子纠缠。数百个光合细菌被置于两面相距不到1微米的镜子之间,然后用白光照射微生物浮动的空隙,再移动镜子来调节白光在细胞周围反射的方式。研究证明,这种精妙的装置使光子与少数细胞中的光合作用结构发生相互作用。

专访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技术研究中心准聘教授尹璋琦


  问:如何评价维也纳大学这个工作?
  尹璋琦:Markus Amdt是这个工作的指导教授,他过去20年一直在做有机大分子的物质波干涉实验。比如说1999年,用C60分子做出了物质波干涉。所以,他能做出这个实验完全是意料之中的。
  他的研究是在室温温度下进行的。室温下通常分子量子效应很小,所以要精确设计实验,挑选出速度在600米每秒附近的分子,这些分子运动的量子相干长度比分子的物质波波长要长几十倍,实验上才能看到双缝干涉。因为随着分子的尺度越来越大,物质波会越来越小,它维持相干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Markus Amdt的实验可以理解为就是双缝干涉,基本原理上是一样的,但他的任何一个实验都很难。
  问:这样的研究有什么用吗?
  尹璋琦:还是有一些应用的。维也纳大学的论文提到,这种物质波作为一种量子的检测手段,能够更精准、更灵敏地检测分子。
  问:他们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尹璋琦:他要追问的是,所谓的经典世界和量子世界的分隔点到底在哪?本质上他是为了解答薛定谔的猫悖论问题,只是他现在先从简单的小分子开始,在生物大分子之后再就是病毒这类比较复杂的微生物,只能一步一步来。
  问:那么他能不能一下子跳到病毒、细菌这样的尺度上来做实验?
  尹璋琦:太难了,至少Markus Arndt这条技术路线上肯定不是那么容易了,你想他1999年做了60个原子的C60量子效应,到今年做到2000个原子大小的,20年间也才将分子大小提高几十倍,而病毒、细菌包含的原子数目是个天文数字。
  再往大了做,比如说2016年我与普渡大学李统藏教授合作提出的,可以制备机械振子上细菌的任意量子叠加态,以及两个机械振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把冷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放到冷却到量子基态的薄膜表面,靠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粘住,随着薄膜冷却,细菌也就到量子基态。薄膜振子直径大概有15个微米,厚度大概是100个纳米上下。由于薄膜振子质量比细菌质量高很多,沾上细菌后薄膜的振动特性不会有显著变化,那么原来那个实验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这样等于是细菌本身也进入了量子叠加或者两次干涉的效应。
  我们的研究表明,薛定谔猫虽然很遥远,但薛定谔的细菌并不远,生命体的量子叠加态近在眼前。
  问:这个如何实现呢?
  尹璋琦:我们做理论的,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做实验。
  《科学美国人552018年7月的一篇专题报道,介绍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Simon Grblacher教授的一个实验设想,把尺度在几十微米的水熊虫放到微纳米薄膜振子上,在超低温和高真空中,冷却薄膜振子,把生物体水熊制备到量子叠加态。
  这个想法其实就是我们前几年在ScienceBulletin上发表的理论方案的变种。虽然这个专题报道并没有提及我们的这个理论方案,但我还是很高兴,能看到这个理论想法被一流的实验组看到并改进。Simon Gr blacher教授最近几年完成了微米尺度的薄膜振子的量子纠缠态制备和相应的Bell不等式验证。他们也许是做生命体的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态的最有希望的实验组之一。(摘自美《深科技》)(编辑/华生)
其他文献
在电影《全球风暴》中,气象卫星被作为武器造成全球混乱  从《星际迷航》到《杰森一家》,先进文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能控制天气。近期上映的电影《全球风暴》则描述了为阻止灾难性风暴而设计的卫星系统。  正如去年那场大西洋毁灭性飓风所展示的那样,人类是任由天气摆布的。那么人类能否有朝一日能从太空操控天气?  远程控制天气的想法可能并不遥远。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不过是使用飞机,而非卫星。从
在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中,选民共投出一亿多张选票,但最终决定小布什当选的是佛罗里达州的537张选票。  尽管在选战中候选人总是会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选民支持,他们同时也决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群。  以下这五个群体都有可能左右2016年大选的结果。  没上过大学的白人男性    民意调查显示,没上过大学的白人男性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他在贸易和移民问题上的立场在劳工阶层中产生共鸣
绝迹了超过50年之后,一种珍稀的东袋鼬幼鼠终于在澳大利亚野外再次出生了。  这种袋鼬属动物过去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东海岸一带,后来受到狐狸和疾病的双重摧残,几近从野外灭绝。  今年早些时候,新南威尔士州的科学家重新将这种来自塔斯马尼亚州的物种带回大自然。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三只雌性东袋鼬的袋里已经装着幼鼠了。  这些只有豆子大小的幼鼠仍需要在母亲的袋子里生长三个月。  这种物种是在波特里国家公园重新进
2017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篇《This tiny country feeds the world》(弹丸小国,喂饱世界)让世界认识到,面积只有中国重庆市一半的荷兰,其食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  人们之所以喜欢这篇文章,是它为世界农业提供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却早已存在的解决方案。  但是,荷兰农业真的如此完美吗?    在過去的50年中,由于荷兰的农业发展,其国土上70%的山鹑、黑
专家说,最好能吃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和蔬菜中有丰富的纤维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其实,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說,人如其食,或者可以理解为饮食决定你的健康状况。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而专家们说,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身体应对压力的能力。  压力是现代人所面临的通病,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学业压力以及家庭压力等
作者:(英)泽娜·欧克亚特 著  妮娜·科斯福特 绘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书籍简介:  精致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映射出了四位传奇女性的不凡人生——文学创作、时装设计、艺术创新、爱情理想……正是因为对人生的不断追求,她们创造并留下了令世人赞叹的馈赠。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和她们一样的名人,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她們身上获得启发,开拓自己的人生。  编辑推荐  便携小开
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的死象遗骸,死因或为感染炭疽病毒  2019年10月24日有报道称,博茨瓦纳政府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严重干旱,该国乔贝国家公园,在过去两个月,有超过100头大象死亡。相关部门的研究显示,炭疽病毒是象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博茨瓦纳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也指出,进入10月以来,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国家正遭受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持续干旱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草原植物枯萎,蓄水坑干涸,象群在食
啤酒商往往强调其原料的纯净和啤酒花良好的来源,而在酿造过程中帮助啤酒商将他们所有努力转化为啤酒的酵母菌却极少被他们提及。默默无闻了几十年后,人们终于注意到这种催化啤酒酿造过程的原料了。  长久以来,食物历史学家相信,不论是否出于烘焙师和啤酒酿造者本意,他们实际上参与了选择性的育种行为。如今,出现了能够证明这一论述的证据。2016年《细胞》杂志刊登了一篇由圣地亚哥酵母菌分销商怀特纯酵母发酵实验室的啤
有一天我去客厅就看到这一幕……当时没有任何其他人……是狗自己放好抱枕然后钻到毛毯里的……看来我平时在沙发上睡多了,把它都给教会了……  它平时没什么特别爱好,就是喜欢啃自己的脚……  我家狗好像知道了什么是“坐上来自己动”它自己会过来帮我们的脚给自己的肚皮按摩……  没什么……我家狗平时就是有事没事喜欢帮我洗化妆品……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它们表达感情的新方式……  它平时好像比我还喜欢照镜子…… 
孩子长到6个月以后,就可以慢慢添加除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外的辅食了。这时候由于宝宝没有完全出牙,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婴儿的辅食添加通常会从液体或者糊状食物开始。  很多妈妈希望尽早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宝宝太小吃不了水果就亲手给娃榨果汁喝。不过喝果汁真的能代替吃水果,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吗?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以下婴儿不应喝任何果汁  过去几年中,美国儿科学会(AAP)一直主张6个月以下的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