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实践是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最好的途径。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相互促进,避免相互弱化,有效地解决了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分离的问题。解决学生“知”“信”和“行”的问题,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信仰坚定、道德高尚和人格健全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社会实践;环境影响;思政教育
  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以非课堂形式进行教学的过程。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家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可操作性的刚性规定, 思政课实践教学自身也普遍存在教学基本要求不明确、运行机制不规范、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 致使思政课 实践教学的功效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高度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 建立高效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体制及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加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的投资力度,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 对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功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思政课实践育人要实现制度建设的创新。现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一般还没有正式列入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停留在教师的探索阶段;缺少规范的考核标准,缺少制度化、规范化的支持。因此,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要抓好制度建设创新。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完善授课计划。从规范教学秩序入手,给予实践教学的基本课时保障。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并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理念和原则的认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应遵循科学的理念和原则,增强其认知。从高校的培养目标看,高校培养的学生多数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毕业之后直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可以让他们学会做人,又可以缩短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必须打破以往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和单向线式教学路径,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深化课堂教学,架起他律和自律沟通的实践桥梁,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建立符合 思政课实践教学规律和特点的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评价体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其评价对象包括对主管领导工作的评价、对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实践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确保每次教学实践都有独立完整的计划, 明确的目标与任务, 科学的过程安排, 合理的组织形式, 防止形式主义和消极应付。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结束后, 要对相关部门和教师进行认真考核, 作出客观公正的总结和评价, 对在 思政课 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没有按照规定执行落实的部门和教师进行批评和督促改进。各方面、各环节都应规范到位,让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组织部门都有足够压力和动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发挥聪明才智,取得教育实效。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拓寬实践的教学渠道和内容。“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做到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 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只有建立数量众多的、关系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才能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必须考虑是否具有代表性, 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研与生产实习基地以及有代表性的国有大中型优秀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民营及外资企业都是很好的选择。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 我们必须不断拓宽实践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全国各高校近些年来广泛开展的“ 青年志愿者活动” 、“ 三下乡活动” 等活动形式, 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我们应该及时对它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 并纳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围, 成为重要的实践载体, 充分发挥它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素质中的作用。
  探索思政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是局限在观看影像材料和组织出外参观,形式过于死板和单一,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将实践环节寓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服务宣传实践、专题调研等活动之中。只有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多元化,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实践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深入了解,分析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应用,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高校思政教育离不开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正面积极思想的基础上,发挥个性,建立网络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感染学生,树立学生的高尚品行。
  参考文献:
  [1] 马健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研究[J]. 南方论刊, 2015,4(2)
  [2] 曾敏. 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困境与“单列模式”的解困改革 [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其他文献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评价缺乏指导性、针对性、启发性,评价往往凭自己的心意乱写一通,应付了事。没有从文章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综合评价,有的写得空洞、抽象,学生看了也一头雾水,看不出哪些地方要改正或补充,看不出自己成功在什么地方,只是过多地关心自己的等级。那么,教师对初中生的作文评价要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与策略呢?  一、语文作文评价模式  1.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通过灵活设置教学情景,开展趣味活动等方式,诱导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开心学习。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一、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征,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
摘 要: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加强作文教学有利于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作文教学
当前,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着一项巨大的综合性、系统性、创造性的工程——课程改革。它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推动着传统教育的变革和更新,尤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触动更为猛烈、深刻。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材内容、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素养,于是,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被兼收并蓄,形式繁多、内容丰富的新教材如雨后春笋,高学历综合型教师似澎湃春潮,语文改革风起云涌,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语文呢?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趋势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影响,网络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查资料、交流、学习、娱乐等,已经逐渐被广大青少年接受。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安全……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安全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互联网以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