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化学感到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适应高中化学课程紧、难度大的环境,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高中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为此,首先教给他们几种读书方式。①眼看,②脑想,③笔写,④卡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眼读书”,“笔读书”。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在阅读新课时,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然后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并温习基础知识,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堂听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做出规范。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要学会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分清主次,争取迅速捕捉到不太明显的特点又能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用鼻子分辨气味,用耳朵注意声响,用脑去分析和判断。充分调动眼、鼻、耳、心等器官协同作用,集中注意,增强视觉和听觉感受。所谓“超前思考,比较听课”,即上课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的前头。这样既能在听课中排除疑难、深化理解,还能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全面性。
记忆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教学生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不同物质的共性,及时记录疑问。当发现老师所讲的知识难以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来解决。做好听课笔记,再聪明仔细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也只能回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内容很快会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做适当笔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但有些学生怕一旦记笔记就会听不好老师的授课内容,实际上只要讲究记笔记的技巧,该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三、课后作业与复习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作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周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堂也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其原因就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学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3)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4)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培养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运用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最后,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 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刘金银. 浅谈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J]. 科教导刊,2009(1).
[2] 郭双妍.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谈中专化学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
[3] 台建民. 化学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优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
[4] 沈理明,陈吉. 高中生化学学习方法调查研究[J]. 化学教学,2002(2).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高中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为此,首先教给他们几种读书方式。①眼看,②脑想,③笔写,④卡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眼读书”,“笔读书”。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在阅读新课时,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然后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并温习基础知识,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课堂听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做出规范。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要学会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分清主次,争取迅速捕捉到不太明显的特点又能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用鼻子分辨气味,用耳朵注意声响,用脑去分析和判断。充分调动眼、鼻、耳、心等器官协同作用,集中注意,增强视觉和听觉感受。所谓“超前思考,比较听课”,即上课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的前头。这样既能在听课中排除疑难、深化理解,还能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全面性。
记忆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教学生运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不同物质的共性,及时记录疑问。当发现老师所讲的知识难以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最好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来解决。做好听课笔记,再聪明仔细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也只能回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内容很快会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做适当笔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但有些学生怕一旦记笔记就会听不好老师的授课内容,实际上只要讲究记笔记的技巧,该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三、课后作业与复习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且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已作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周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堂也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其原因就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学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3)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4)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培养解题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离不开解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首先,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其次,解题时还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运用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最后,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 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其辩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刘金银. 浅谈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J]. 科教导刊,2009(1).
[2] 郭双妍.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谈中专化学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
[3] 台建民. 化学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优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
[4] 沈理明,陈吉. 高中生化学学习方法调查研究[J]. 化学教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