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湾别墅项目规划:生态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来源 :建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审美与生态偏好相衔接,实现了美学的生态转型.在理论上,生态美学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并与西方环境美学观点交流融合,展开了对于审美活动的生态重估;在实践上,小至私人住宅、城市园林,大至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都有着生态美学方法论与价值观的渗透,使得美学在景观设计、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生态美学也引发了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生态转型,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反思自身缺陷以及与时代之间的矛盾,赋予建筑空间生态属性,并触发建筑审美需求对于生态伦理的考量,深度释放生态环境对于建筑空间的美化功能.
其他文献
北京以北,一座半室外的音乐厅,如同一块来自远古的巨石,降落在拥有明长城遗迹的山谷.rn音乐厅包含一个顶部开洞的半露天剧场、一个朝向草坡的室外舞台和面向长城的观景平台,既可以承载室内乐、音乐节、话剧、舞蹈等不同形式的专业演出,也可用于独处沉思或社区聚会.它彻底突破了音乐厅建筑的固有类型,从声音出发,由内而外地塑造建筑,成为浩然天地间的一处庇护所,建立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
期刊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西处于西丽水库及长岭皮水库之间,南北被塘朗山与羊台山分隔.该场地原为福光村,现仍有屋背岭殷商墓葬遗址沉睡在校园之下.2008年,都市实践受邀参加南科大校园规划投标,提交了“大学城市”的概念设计,同时入围进行下一步的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图书馆、公寓及体育馆建筑.图书馆和公寓于2014年建成,体育馆由于造价原因延至2019年建成(图1、2).笔者参与了总体规划调整后的建筑方案设计及图书馆、公寓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深化设计,以跨越10年的视角回顾整个项目的设计历程.
期刊
借由杰弗里·巴瓦设计的坎达拉玛酒店与碧水酒店“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关系的探究,对路易·康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这一概念映射到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并不只有康所追求的“清晰的区分”这一种,巴瓦在设计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以“多层级的空间”来调和极差,表达功能与形式、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等级关系的道路.
通过对建筑师王灏完成于2018年的绍兴桂园新村改造项目建成后的多次回访以及与建筑师、业主、使用者不同角色的访谈,以时间和日常中的桂园新村为评论对象,展开一种“后置的评论”:项目从一座二层小楼的废墟开始,时间借助物质化的形态,被有意识地显现于场地、结构、围合与材料中,使得项目在上述4个层面上与现代主义建筑的正统观念产生偏移,并进而提供了一种反思当代建成环境的批判性视角.
2011年起,石家庄市政府开始实施城市空间发展的“北跨”战略,在滹沱河以北建设正定新区,逐步将政府机关和主要机构北迁.启动建设初期,周恺带领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与了正定新区的城市设计和位于核心区的4个重点公共文化类建筑的投标.其中,以黄文亮为首的华汇规划团队获得了城市设计第一名;以周恺为主设计的图书馆、美术馆等两个文化场馆获得了单体建筑竞赛第一名.但由于新区建设的进度问题,直到2015年项目才重新启动.石家庄市政府邀请周恺率领的华汇规划和建筑团队继续进行设计和服务,在细化和优化核心区城市设计的
期刊
《营造法式》自1920年代重新出版后受到海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话语.回顾这些话语可以发现,百年来海外学者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大体经历了早期介绍传播、技术内容解读、多元文化探索3个阶段.《营造法式》海外研究的侧重点由技术解读转向文化探究这一变化过程折射出海外学术界对中国建筑认知的重要转变.重视建筑文化研究,加强中国建筑的传播辐射力,对于世界范围内中国建筑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当下建筑设计中自由曲面类形式在结构性能与建造方法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滑复合双曲面结构.以双曲抛物面(直纹面)为基本单元,组合形成了一种连续光滑的自由形曲面壳体,满足了建筑设计对于连续光滑的曲面形式美的需求,也极大地提升了自由曲面的结构性能,同时其局部直纹化的特征也降低了建造施工的难度.
通过回溯明末至清代有关张南垣造园风格的文人记载,在对关键文本——吴伟业《张南垣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背后所包含的清初文人遗民的主观意图,辨析了其所反映出的张氏之山的实际面貌,认为传统文献中出现的对张南垣造园风格进行“多样画意”解读存在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张南垣自身所体现出的造园活动的高度职业化、造园风格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反映了传统文人主动运用文人画论构建有关“园林”的艺术话语体系的意图.
在对北海镜清斋(静心斋)文字、图像与实物材料的比对分析基础上,对其乾隆时期空间状态进行了推测.在此基础上,尝试重新廓清园林研究中的“场景”概念,对乾隆帝御制诗中建构的若干镜清斋空间场景进行了呈现与初步分析,试图探讨“场景”作为一种园林体验与设计单元带来的认知更新.
无论是作为审美意象呈现,还是代表哲学思想表现,圆元素在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都有着推进作用.从几何美学上来看,圆元素以曲柔圆和的形状呈现,强调转笔处的圆润之美,小至锅碗瓢盆、园林建筑,大至日月宇宙,都可从中窥见圆形之美;从文化现象上来看,其以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代表着圆融、圆满的精神意象,讲究外圆内方,合乎又超然于自然,推动着中华民族圆融气质的形成.基于此,本项目尝试从传统文化角度,对圆元素的几何特征与审美情思进行思考与体悟,使得圆元素在室内设计的视觉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