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坚:教育变革正当其时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暖、健康、适合、创新、筑峰,沈坚选择用这五个关键词来总结2020年的园区教育。经历了疫情初期的“特殊”教学,每个教育者对2020年都感触颇深。
  “大年初三正式开工,直播授课,网络教学……好在,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保住了园区校园的平安稳定,守护住了师生们的健康安全,园区师生没有发生一例确诊案例。”
  疫情之下,园区教育的“年度成绩单”依旧亮眼。全年投入教育基本建设资金9.98亿元,新增1.1万个学位;“高原筑峰”,中考、高考继续领跑苏州市;增强党建引领队伍发展,培养骨干;特殊教育和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
  2020年也是园区开展“适合教育创新”的一年。“适合教育,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一种现代化表达。我们希望通过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人生更加出彩,让每个学生都了不起。”沈坚说。
  以智慧引领,以创新驱动。2020年,园区许多重大创新教育项目正式扬帆起航。8月,园区获评全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是苏州大市唯一入选区域;智慧教育“易加”平台成为首批國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平台;呼应国家教育部“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亮相中国—北欧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作云峰会,探讨教育数字化与人力资源发展;《STEM教育支持强基创新人才的融浸式实践》《适合的教育视野下课程游戏化区域整体推进的创新策略研究》入选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建成智慧教育大数据应用实验室、数字化学习实验室……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在沈坚看来,当代教育正朝着4.0版本进化。“运用大数据刻画学生‘画像’,精准发现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和短板,从而给出适合的指导建议和学习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同时。各项数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爱好、动机和未来,这也符合园区教育一直以来的本质追求,那就是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变革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身处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时代,乘着区域创新产业的“东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正积极开拓一片创新教育的“试验田”。
其他文献
全年新设立外资项目295个,增资项目142个,注册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81.4%,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4%……这份靓丽的成绩单是园区投资促进部门不惧艰难、用心用情推进招商引资的成果,投促委也获评园区2020年度先进集体。  蒋卫明表示,新的一年,园区投促委将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和高昂向上的奋斗姿态,紧紧围绕开放创新、自贸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引增量、
期刊
46、47、48……这不仅是数据的变化,而是苏州工业园区上市企业数量不断攀升的真实记录。  上市企业数量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地区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园区,这一数据经常在各类招商引资会、工作总结会上被提起,它成为园区的一张身份名片,也是一张动态名片,是园区经济科技发展迅猛的有力证据之一。每一家企业上市都代表着一家总部经济的成功培育!截止至2021年3月,园区上市企业数量
期刊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科技创新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过去的一年中,科技创新这颗大树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土地上蓬勃向上,汇集成林。  园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全年引进科技创新项目1086个,为园区创新、加速发展动能转换提供了源动力,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罗氏组织诊断和专业诊断系统试剂项目  世界500强瑞士罗氏集团创于1896年,是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
期刊
苏州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战略性合作,坚持把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着力适应创新需求,提升创新浓度,厚植创新土壤。作为招才引智的先锋,开放创新的窗口,园区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的不断增加的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推动大院大所与产业、城市的融合逐渐加速,以期为区域内的创新产业搭建人才引进、输送的蓄水池。  2020年,园区以一以贯之的态度,助力大院大所
期刊
踏上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60.15平方公里的热土,我们能感受到,这里激发的创新活力仿佛万泉奔涌,一派生机勃勃。建设一年多来,苏州自贸片区成果丰硕,收获满满。  在这勇担使命、挑战极限、探索创新的一年多里,苏州自贸片区不断自我加压,追求卓越,朝着经济发展的“开放高地”和“制度高地”奋力前行。  2020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苏州自贸片区“61+N”改革创新任务清单中的80项创
期刊
坐在桌边雕核舟的匠人心里装着山川湖海,打造宏伟庙堂的工匠偏爱榫卯机巧,自古以来,苏州工匠以细腻的思虑和广大的格局,创作了无数或精巧或宏大的作品。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苏州人抱持着代代相传的苏作精神,专心于当下,放眼于未来,创造了许许多多新的建筑、新的道路、新的空间、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这其中无一不是资源高度集约利用的结晶。  正如园林造景是在方寸间搭建出天地四季,在步入土地存量发展阶段的
期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对于外资外贸行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等困难,苏州工业园区及时应变、开拓新路、加快转型,外资外贸逆势上扬,外资项目发展持续“走高”。苏州工业园区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9.7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离岸贸易企业数量增长 23%,外贸规模、增速继续领跑全市,外贸增
期刊
2020年的开始,的确是比以往难了一些。最初,所有人都盼着重启,但我们知道重启只是一个幻想,因为2021年已然来了。  2020年,在苏州依然有一群人不曾停下脚步,他们用努力、拼搏、汗水、智慧,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踏平一波又一波巨浪,为城市带来了许多切实的美好。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不平凡的2020年里,那些“不凡”的他们。  人才之光,点亮摩登苏州  状元之乡、院士之城、摩登古城,热土苏州汇聚四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首个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开放程度跃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自1994年打下第一根桩,平地起新城以来,园区始终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精神内核,以注重规劃先行、突出先行先试、坚持开放创新、强化亲商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为主要内
期刊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园区实现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约6%,进出口总额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0.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位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重要支撑,能够在新冠疫情蔓延、土地发展空间日益受限、国际局势复杂等多重压力下实现逆风飞扬,园区依靠的是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超前的人才规划。  随着人才工程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人才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