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巧综合育人增实效——以“从百年党史感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为例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倡导综合性教学形式.知识是课程的载体,综合性教学在知识层面的综合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要素综合,第二层次是知识点综合,第三层次是政治学科中不同模块知识综合,第四层次是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综合.本文以“从百年党史感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为例,探索综合性教学中知识综合的操作策略以及育人价值.
其他文献
“四史”教育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把握.通过“四史”教育能有效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力、提升形势洞察力、增强创新创造力和激发民族复兴贡献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话语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载体,话语及话语运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思政课的亲和力.在亲和力视域下审视当前思想政治课话语运用现状,存在话语体系性不够、话语指向模糊、交流空间不足、话语陈述单调等问题.为达成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战略使命,需要从加强融合研究、尊重语言规律、拓展交流空间及联系现实生活等方面寻求突破,以话语创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在伟大抗疫斗争实践中凝聚升华而成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人民中心立场、诠释了伟大团结力量、彰显了无私奉献精神、遵循了求真务实品质、反映了大国道义担当.就其时代性、实践指向和本质精髓而言,“抗疫精神”既回应了鲜活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现实需求,又与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及内容体系存在着相互契合的逻辑关联.探求“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增强教学实效性,是当前思政课教学迎接时代大考、回应时代之问的现实之需和关键之要.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让教书走向育人,教学走向教育,经师走向人师,学习者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让活动在课堂真实发生.高效活动教学要精化活动细节、宽化活动空间、优化活动阵地、活化活动形式、细化活动要求、强化活动效果,进而提升活动效能.系统实施活动教学,要给学生适度的时间、素材与留痕的纸笔,让活动务实,效果扎实.
In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ies,boilers are required to be operated under a range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accommodate demands for fuel randomness and energy fluctuation.Reliable prediction of the combustion operation condition is crucial for an in-depth
问题引导式教学既是思政课需要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思政课应坚持的一种教学理念.从教学方式来说,以问题设计为主线,把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作为着力点,有利于改变思政课教学中学生沦为听众的现象,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成为思政课学习的主人.从理念上讲,问题引导式教学旨在摒弃以往思政课重教轻学传统,把实现学生对思政课的深度学习作为核心,强调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自我建构的教学改革逻辑.为此,思政课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提供问题图式,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链接现实问题,增
动态备课让思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教师在充分静态备课的前提下,要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状态,尤其是课堂中即时产生的困惑点进行动态备课,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活化教学预设、优化情境创设.学生在教师动态备课视域下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钻研教材、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创设情境、剖析惑点,有效参与真实、深度的学习活动.
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议题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因此,创设优质议题尤为重要.从良构、灵活、律动、精妙四个不同的维度来设计议题,力求把每一个议题都设计成精品,更重要的是依托这些优质议题,使学生在解决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进阶,学科素养得以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深度实践,SSI(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对于拓展理论视野、培育能力素养、提升课程体验有着极为独特的作用.将SSI教学恰合时宜地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落实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属于主题式实践探究,其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理念核心是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流程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实践反馈,成果展示;交流对话,互动释疑;合作讨论,思辨深化;多元评价,总结提升.四个环节有机融合又环环相扣,有效促进课堂的深度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