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革命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神贯注》一文的教学,以默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开始的默读资料袋、默读导读语,再到后面的默读课文、默读词语、默读补充材料,一以贯之。“默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条红线。这样的教给了默读“一席之地”,让它和朗读享有“同等待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实录 评析 默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07
  教学理念
  以默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习得方法,积累语言,并在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默读资料,了解人物
  师:同学们,请拿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全神贯注地写课题。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谁的故事吗?
  生: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故事。
  师:不错。现在请大家默读一下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看看能够具体知道关于罗丹的一些什么。
  (学生静静地默读资料袋,有些学生还习惯性地拿出笔来圈画)
  生1:我知道他创作了许多人物塑像,有《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等。
  生2:我觉得他的这句话说得真好:“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师:嗯,读得真仔细。有些同学的默读习惯真好,都主动拿出笔来了,要表扬!(板书:罗丹)
  【点评:不仅有默读,还对默读习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有助于学生默读品质的提升。】
  师:那咱们就用同样的方式来了解课文的另一个人物——茨威格。
  (出示茨威格的简介,让学生默读,然后反馈交流)
  【点评:虽说是“用同样的方式”,但有了前面的表扬,这一次默读,拿笔的学生更多了。】
  二、默读“导读语”,明确学习任务
  师: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们之间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题前面有一段导读语,它会告诉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画出学习任务。
  (学生默读,边读边画)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哪些?
  (根绝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出示: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点评:“导读语”很适合默读。唯有默读,方能提取话语中的有效信息。因为,默读总是伴随着思考。】
  三、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咱们就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谁来说说默读是怎样的读?
  生:默读就是不发出声音,用眼睛看。
  师:默读不仅要做到不出声,还要做到不动唇、不指读,而且还要边读边思考。
  (出示默读“小贴士”:“做到‘三不’‘一要’: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要边读边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点评:默读应该怎么读?方法的提示很有必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小贴士”也是很好的策略。如果把这个提示移至课始,即默读资料袋时,就更顺了。】
  (学生默读。默读之后交流)
  出示学习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自己轻声说,再指名说)
  ■
  生: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差点儿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师:像这样围绕主要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就能比较容易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围绕主要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这是学习方法的提示,很有必要。】
  四、品读词句,感知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会怎么招待他呢?
  生:切好水果请他品尝。
  生: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玩游戏等。
  师:罗丹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1-4得天段。
  (出示“小贴士”:“不动笔墨不读书。请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够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最好用一个词表达。”)
  【点评:不仅有“画”,还有“写”,让默读又进了一层。】
  师:罗丹是怎样投入工作的?有什么感受?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罗丹端详一阵,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下。’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罗丹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容不得一点儿瑕疵。
  师: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生:你看茨威格都“拍手叫好”了,罗丹却“皱着眉头”,表示不满意。
  师:谁也有同样的感受?
  生:罗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塑像只是左肩“偏了一点儿”,他就“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师:是啊,由此可见罗丹不仅热爱雕塑,而且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要求很高,精益求精。那么,咱们可以在这句话旁边写下哪两个词呢?(热爱、精益求精)
  【点评:“可以在这句话旁边写下哪两个词?”照应前面的默读提示,也是对学生批注的回应。】
  五、默读词句,发现写法
  (一)读悟结合,探寻写法
  (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老师刚才看见有许多同学都画了这几句,画了这些句子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从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中看出罗丹已经完全沉浸在修改女像中了,他好像和女像在说话。
  师:猜一猜,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时嘴里都说了些什么?
  生:他走上前或许在说:“嗯,让我再看看……嘴角好像需要改动一下。”然后他又后退几步仔细端详刚才修改过的地方,又自言自语地说道:“不对,不对!嘴角不应该是这样的。”
  师:罗丹在工作时眼神也会说话呢!瞧,他忽然眼里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说——
  生:他似乎在说:“这下看上去好多了!真不错!”
  【点评:“猜一猜”,这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这么一“猜”,不仅猜出了罗丹嘴里说了些什么,更猜出了罗丹对作品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艺术的执著。】
  师:罗丹就是这样修修改改,改改看看,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时间在流逝,可是罗丹却越干越有劲,丝毫不觉得疲倦。这时的罗丹,眼里还有客人茨威格吗?
  生:没有!
  师:有他自己吗?
  生:没有!
  师:有这个世界吗?
  生:没有!
  师:此时的罗丹,眼里只有——
  生:女像。
  师:此时的罗丹,心里只有——
  生:女像。
  师:这样的忘记别人,忘记自己,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生1:浑然忘我。
  生2:如痴如醉。
  师:太棒了!你还知道这个词,奖励你把它写到黑板上!
  【点评:这一连串的“问”,让罗丹变得“神化”了,也让学生变得“智化”了。】
  师:咱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出示“小贴士”:“读书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请默读这段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罗丹的全神贯注的。”)
  【点评:默读的“三到”至关重要,教师的提醒也恰到好处。】
  生:动作、神态、声音。
  师:哪些是动作描写?哪些是声音描写?哪些又是神态描写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并师生配合朗读)
  生:(读)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
  师:(读)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生:(读)忽然眼里闪着异样的光,
  师:(读)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生:(读)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师:(读)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老师读的部分是写什么的?
  生:是作者的联想。
  师:作者是根据什么联想的?
  生:作者是根据罗丹的动作、神态、声音展开联想的。
  师:作者用了哪些词连接这两部分内容?请圈出来。(好像、似乎、像)
  (二)迁移运用,巩固写法
  师:把看到的、听到的描述出来,再写出自己的联想,这样就能把事物某个特点写具体。这个单元的另一篇文章也有这样的描写。
  (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鱼游到了纸上》)
  (出示“小贴士”:“学以致用。边默读边思考: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你能用这样的写法写一段话吗?”)
  (出示:1.妹妹看书到了忘我的境界。2.他陶醉在音乐声中,旁若无人地手舞足蹈起来。
  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个话题去表达,要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写好后作交流、评改)
  【点评:学以致用,“写法”迁移,读写结合。】
  六、补充阅读,深化主题
  师:如果一个人能全神贯注地去做有价值的事相信一定能做得出色。
  (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齐读)
  师:像罗丹这样的工作“狂人”还有许多。
  出示:
  会走路的“黑板”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是不是对罗丹及对像罗丹这样的艺术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呢?
  【点评:拓展不是课课都要,但对于这个拓展,实在具有意义:不仅让罗丹升格了,也让像罗丹一样的艺术家升格了。】
  师: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得真不错!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多找些这样的人物故事来读读,相信读了之后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总评
  不得不说,这节课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阅读教学课有些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默读贯穿课的始终。从开始的默读资料袋、默读导读语,再到后面的默读课文、默读词语、默读补充材料,默读一以贯之。这样“默读”成了课堂的一根柱子、一条红线。这样的教学安排是有意义的。最大的意义就是给了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一席之地”,让它和朗读享有“同等待遇”——毫不夸张地说,默读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其害”的,没有多少教师看得起它。更值得一说的是,课上的默读还有设计,即“小贴士”的使用,不仅使默读有了方向,更有了提升。这样的设计,意义无限,价值无限。不错,这的确是一次“静静的革命”!但愿这样的“革命”能够持续,能够扩大,能够胜利。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说明文。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眼中,说明文只是在讲述一件事情,没有什么感情而言,所以學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常常感到枯燥无趣。其实,说明文也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感同身受,让学生走进说明文的世界。而游戏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游戏、巧用辨图游戏、运用填图游戏来提升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
[摘要]《白桦》是四年级下册现代诗歌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是一首国外的现代诗。教学前,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体验作者抒发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课堂上,教师可从“白”字入手,形成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瞻前顾后”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三板块九活动”让学生进入诗歌的内核,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诗歌;文本秘妙;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既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使命感审视文本,从文化的视角解密汉字、策划活动、阅读体验,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并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關键词]传统文化;部编教材;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12-02  教育部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怎样指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教师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获得一些“带得走”的阅读能力。在二年级统编教材的“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列表、对比、质疑、联想等方法提取信息,通过与前后文联结、与生活体验联结等形成解释。而提取信息和形成解释这两个层级是第一学段阅读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提取信息;形
[摘 要]故事套嵌型文本的教学应指导学生梳理文脉,把握文本特质。教师可引领学生进行词串统整,感知内容;复述故事内容,训练语言;进行同质类比,梳理联系。  [关键词]故事套嵌型;词串统整;复述故事;同质类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9-01  《第八次》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典型的故事套故事的课文,讲述了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摘 要]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和生活紧密联系,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语言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为实施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通过生活实践体验、故事角色体验、游戏活动体验、情境画面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习得语文知识,使语文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验式 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这篇文章,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上文学习到的方法预测故事的发展,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时,通过图片激趣、感知内容、梳理结构、猜测情节等途径,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预测的阅读方法,收获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设计;猜测;绘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教材选编了经典的童话,它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很受学生的喜爱。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关注童话语言、情趣、意蕴和人性之美,善于创设愉悦的童话语境,在把握童话文本本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以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解读;语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首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这篇散文诗,教师要读透文本,理解它的结构之巧、语言之精和表达之丰,体会作者表达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以读代讲、借助资料和拓展语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怀,感悟文章的表达艺术,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摘 要]立体阅读是指在多维空间、不同时段内,借用多种手段,交织点线阅读、平面阅读、立体阅读的生态阅读状态。立体阅读的合理运用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实现体验与评价;精读课文,达到有效的对话与交流;注入情感,整体感悟文本内涵。  [关键词]立体阅读 微运用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65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