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不愿进敬老院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子女因工作及生活等原因无法照料家中年迈的老人时,把老人送进敬老院,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可据调查,约7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30%左右的老人表示愿意到社会养老机构(如托老所、敬老院等)养老。为啥有些老人不愿意进敬老院?
  理想的敬老院收费过高
  哈尔滨的退休工人张老汉丧偶后独居已经10年,有一子在外地工作,因儿子住房太小,老张无法迁去同住。另一方面,他怕给儿子添麻烦,也不愿搬去同住。现在他已75岁,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他很想进一个够标准的敬老院,安度自己的晚年。可他每月的养老金只有1200元,而当地条件稍好的敬老院一般每月的收费为1500元左右。老张早年没有什么积蓄,儿子是个工人,收入有限,生活水平很一般,对老张无力相助。不够标准的敬老院,老张不想去,但理想的敬老院,收费又太高,老张只能望而却步。
  收费低的私人敬老院脏、乱、差
  和女儿一起生活的柳老太说,她有一女儿,女儿对她很孝顺。可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上小学的孩子,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看到整天忙碌的女儿天天还要照料生活半自理的她,柳老太实在于心不忍。可雇保姆每月要1000元左右,柳老太没收入,女儿、女婿的收入合起来只有3000多元,四口人要吃饭、穿衣,孩子要上学,亲朋好友的人情往来,都得花钱,而且还要还房贷。保姆雇不起,进某些私人敬老院吧,收费倒便宜,每月四五百元,可条件太差。说是敬老院,其实是在那么四五十平方米的一间民房里面摆十几张床,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这个拉了、那个尿了,酸臭的气味扑鼻,服务员、老板加起来才两三个人。早饭是米粥,午饭吃米饭、炖菜,晚饭吃馒头、咸菜,再简单不过了,更别提美味可口了。安全、卫生均没有保障,有时老人甚至受到虐待。
  儿女精神慰藉渐少
  一些子女因工作忙等原因,把老人送进敬老院后,时常不管不问。他们觉得老人有人照顾,可以放心了,于是前来看望的次数逐渐减少。这是老人最怕的!年老了,最需要子女的精神慰藉。尽管有人照料,可这和子女在身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入托老所已近3年的刘老太,看见别人的子女来看望父母,她总在一旁偷偷流泪。自她入托老所以来,子女来看望她,只有那么寥寥几次。她的子女都是跑买卖的,不来的理由就是事情多,脱不开身。其他的老人见到别人的子女来看望父母,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叨咕起自己的子女,盼自己的子女来探望。
  故居难离,老邻里难舍
  老屋中的每一件物品,都让老人看着觉得亲切,它们都能引起老人的一段回忆,有的甚至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在一起相处多年的老邻居、老街坊一旦分开,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一些老人感到故居难离,老邻里难舍,去养老院人生地不熟,他们感到不习惯。钱大娘的老伴原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去世时给钱大娘留下了一大笔钱。钱大娘的子女在国外,让老人同去国外定居,可老人说过不惯。独居、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她,完全有条件进一家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养老公寓,子女们也一直劝她进条件好的养老公寓,可她舍不得周围的邻居,最后在家里雇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
  受社会传统世俗的影响
  养儿防老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儿孙绕膝,是老人的天伦之乐。把老人送进敬老院,往往被认为是子女不孝的可耻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上班族韩女士就表示,再忙、再苦、再累,都会克服,只要自己活着,是不会将老人送进敬老院的。她说她们家没这个习惯,那种“不忠、不孝的事”她是不会干的。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或村)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方向,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两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城市化进程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造成的“两个孩子负担四位老人”的状况,导致养儿防老功能的逐渐弱化,因而兴办养老院这种社会养老的模式已刻不容缓。当然,社会养老模式的成熟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失眠是老年人乃至中青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常有患者找我倾诉失眠的苦恼。关于失眠的调治,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提高睡眠质量,益寿延年》的小文章(载《老友》2008年第11期54页),文中所列提高睡眠质量的措施仍可供参考,这里再提出以下几点加以强调和补充:   一、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
期刊
我自费订阅《老友》已有8个年头了,她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医生。她让我受益匪浅。   《老友》是我的良师。她封面美观,内容丰富,老年人的事方方面面都有报道;刊载的文章篇篇隽永精悍,生动感人。她丰富了我的生活,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给人以启迪,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老友》是我的益友。她上面的不少文章都是老年朋友们所写的心得体
期刊
我退休之后,内心有着茫然若失之感:余暇之年再做点什么?不巧又跌断了腿,更让我哀叹: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心一时怅惘,情绪陷入悲凉。老伴知道我的心情,不断安慰我,陪我看书、读报、练书法。经过她一年多精心护理,我的腿日见康复,我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心想,既然好了,就这样享受清闲么,还要做点什么呢。我在阅读中偶然读到廖沫沙同志的一首诗。诗中有这样几句:“八十不称老,七十尚年小,人生满百岁,正是风光好。
期刊
在糖尿病的诸多类型中,2型糖尿病是主体,大约占该病患者总数的90%~95%。所以,有必要将2型糖尿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再作些介绍。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高血糖状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一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分泌能力减弱,二是胰岛素作用不好,简称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这两个因素都导致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作用差。大家一定会问,高血糖就是血糖增高,为什么叫代谢性疾
期刊
文 段义欢   用料:糯米粉500g,面粉100g,温水180~200ml,红豆沙400g,糖桂花4汤匙(约30ml)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粉和面粉混合,缓缓倒入温水,和成面团,反复揉匀,保证揉好后做到“三光”(手光、碗光、面光)。   2.擀面杖上抹上少许干粉,再将面团按平,然后用擀面杖把它擀成长方形的薄面皮(厚度约2mm)。   3.在面皮的中下端均匀的挤上一些红豆沙,再从下端将面皮卷
期刊
胡逢掖 欧阳焕百   今年端午节前夕,我们前往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黄冈村一组采访102岁的龙金妹老太。刚一踏进她次子胡经树家的院子,就看见老人正在洗准备包粽子的箬叶。走近她,只见她面色黑里透红,眼睛炯炯有神,说话爽朗,反应敏捷。寒暄之后的几句简单交谈,就显示了她活跃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祖孙四代30余人的名字她一口气说得一清二楚。   龙金妹活到这个年岁,而且如此健康,让我们不得不想从她这里淘点健康
期刊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经常遇到,往往给心理上造成压力,给精神上带来郁闷,对情绪上激起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心理平衡十分重要。   1.制怒。制怒是情绪失控时的刹车手柄。人在情绪处于强烈状态时,常会失去理智,酿成无法挽回的祸事。当要发作时如能努力克制,例如重述达尔文的名言“愤怒总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或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是无能的表现”,哪怕延缓几分几秒钟,结果可能大
期刊
浮梁县一名82岁的退休老同志因身体不适做了一次全血检查,可报告单里的项目、结果数值全看不懂,而医师只说一切正常。他再找了几家医疗单位医生还是这样回答。那么报告单里到底反映了些什么呢,他疑虑重重,希望《老友》的专家帮助他读懂这份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老友》编辑部请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张胜敏教授作了解答:   患者反映看不懂血常规化验分析报告单的问题,已不是个别。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报告单
期刊
我早年退休在家休养,且又不幸在2003年因心脏病引发脑梗塞,致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我自从患病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整天闷坐在家里或在近处走一走,这小小的空间使我这种性格外向、喜欢交际的人,不免产生了失落感。狭窄的空间、病痛的折磨、沉闷单调的生活实在令我饱受煎熬。为摆脱自己压抑的心情,打发孤独寂寞的时光,我只好重拾年轻时喜欢读书、看报的嗜好,并借此来充实晚年生活。   8年来,我逐渐养成一年四
期刊
到老方知“老来难”。   张老谈起他家“难唱的曲”,令许多老朋友同情。他从岗位退下来,每月4000多元退休金,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参加老年群体文化生活,过得挺快乐。谁曾想他老伴去世后,子女各自为工作和小家庭而忙碌,他生活一下全改变了,回到家心里话没处说,生活起居麻烦成堆。尤其是当他身体偶尔不适,身边连个倒茶递药的人都没有,生活多有不便。有人建议他入住敬老院,但他一怕别人说他子女不孝,给子女抹黑;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