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个本,为课堂效率保驾护航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必需的,但是记得太多,或只为记笔记而记,或是老师板书的重复,都是浪费时间的低效率的。我认为记笔记应该以实用为目的,以辅助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甚至是不拘一格的。就此结合我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及做法提出用好“三个本”。
  第一个本 当然是课本
  现行教材,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编写的一部教材。其中渗透着新课程思想。其间模块化等思想,可选性等给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等等优点不必多说。
  在讲课时我想应鼓励学生在课本上多做记录。
  定义等概念性的东西不必再往本上抄,重点的语句直接在课本上画出来。一些性质说明,注意事项大可写到课本的空白地方。对于课本例题的分析,方法的总结,也都可以记到课本上。对于一章学完后的知识网络整理,也可以写到课本空白处,也可另加副页,粘到课本上,等等。
  充分挖掘课本的作用。这样的记录,是对课本的一个补充,而不是重复,而且记录的每句话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背景的。相信这样对提高课堂效率也是有效的。
  第二个本 是自己的习题集
  听过考入人民大学的一位学生做的有关学习经验报告,其中有一点我印象很深。她每次期末考试前都把自己这一学期以来做过的学案,试题等拿出来,放在一起很厚,很有条理。然后从前往后一张一张的翻看。上面有当时自己做题时的记录,有用红笔订正的答案,也有自己对这些问题做错的反思,等等。在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当时做题的情景,错误的原因,心得体会。也随之慢慢地回忆起来。这种做法对她帮助很大,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人民大学。
  我想这种做法比错题档案更有效,更实用,也更节约时间。是不也算是一种对自己做题历程“记笔记”呢?对于学生,可能是自己学案,试题集到一起的册子,也可能是你的基础训练等。
  第三个本,我把它称为《数学成长记录本》
  除了上课时老师所讲的一些东西在书上标注记录下来,一些题目在试卷上用红笔订正以外,其他一切关于数学的东西都可以记录在这个本子上。
  它是在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本的基础上又扩充了一下。当然包括课堂笔记,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包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总结。经常锻炼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对学生们形成深入思考,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很有帮助。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尝试写作的数学小文章。以及自己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思想火花,等等,只要和数学有关的都可以记到上面。因为是各个方面的,丰富的,不限形式的,记录了自己对数学的思考,记录数学学习的历程,所以起名叫《数学成长记录本》。
  我想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记笔记外,上面提到的一些是不是看做是广义上的“记笔记”呢?“三个本”是一种有效地,实用的课堂补充。相信用好“三个本”一定会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为课堂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成功的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必须合乎美学的规律。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源自哪里?源自美的挖掘与创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凭借教材,挖掘美学的因素,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这是当前语文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是时下素质教
第三方开发维护的外部接入信息系统提高了证券交易的效率,使更为复杂的证券交易成为可能,也引发了新的监管争议。《证券会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评估认证规范》等监管文件试图以
中图分类号:G623.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趣,通过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比如:在讲《狐狸与乌鸦》一课中,我问“狐狸称赞乌鸦时,乌鸦会怎么想”,顿时,学生们对此问题展开了联
随着骨整合理论的成熟和种植体材料性能的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个别种植失败的病例报道,包括种植体的折断、松动,直至最后的脱落等,其中,造成种植修复失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