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点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tar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施的背景入手,浅析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点课堂教学应用中发挥的优势,推进教学点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学点;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并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通过IP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各地的教学点,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需要。因此,小学教学点课堂教学使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对实现教育公平、落实教育均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教学点可以开设更多的学科,可以按教学大纲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
  一、认识教学点
  教学点是中心小学管辖下的一个上课点,一般只开设一至三年级,每班学生人数少,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形成完全建制的小学。教学点一般分布在农村,多数分布在大山深处,地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离城镇较远,是我国基础教育最为薄弱的环节,师资力量薄弱,多媒体电教设备落后或没有配备。教学点的设置,可以解决适龄儿童在附近入学,就近接受良好教育。
  二、认识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就是指教学所用的资源全部进行数字化,可以在计算机或网络上运用的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改变教学点教学现状的更好路径。
  三、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点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国家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对推动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乃至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教学点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点教学改革与创新。
  1.改变教学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意识
  教学点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没有使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课堂教学,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学校也没有强制教师去应用,造成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覆盖面窄。
  通过各级应用培训,县级骨干教师面对面培训,中心小学校本培训,以及教师一对一指导,教学点广大教师通过参加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培训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初步应用,过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观念受到冲击,“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逐步呈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自我、了解外界的意识逐渐树立,使到广大小学教师喜欢使用国家、省、市级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2.转变教学点课堂教学模式
  师资匮乏、人数配备不足是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提高的最大瓶颈,“一师一班”和“复式班”的情况较为突出,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匮乏、教师人手不足、课程无法开足开齐、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确保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数字资源的优势正在逐步发挥。
  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变,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增大了,成绩提高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数字资源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的读法与书写示范;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跟着学”栏目提供的优秀教学视频进行教学等。这些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了课堂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形象逼真动画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点特有的高效课堂、魅力课堂。
  3.促进教学点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教育资源推广应用通过层级培训,各级培训抓住应用重点,培训内容深入浅出,将应用问題简单化,农村教学点广大教师初步掌握了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浏览器的使用、教学资源下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通过培训,教师们学会浏览器的简单操作,可以从相关网站搜索并下载教育资源加以运用,基本懂得如何在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应用教学点资源。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数字教育资源向广大教学点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直接从全国优秀教师课堂教学中以及优质教学设计、经验文章、学习资料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进行业务上的再学习、再提高,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更新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反思
  通过“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开展,数字教育资源已经进入了教学点课堂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师从陌生到学习、了解、简单应用、创新应用,但是它的不足也会随之而来。
  1.教学点师资配备参差不齐,阻碍数字资源的课堂有效应用
  在教学点的教师队伍中,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任课队伍中有走教老师,也有代课老师,流动性大,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不能与时俱进,信息化相对滞后,多方面的因素对于课堂融合技术不能广泛合理应用。此外,教学点由于学生人数少,配备教师人数也很少,个别学校出现“一师一班”或“一师多班”,一个老师兼教多个学科,人手少的教学点每节课都要跟班上课,甚至一节课要任教两个班,难以抽出更多时间研究使用新技术手段去进行资源应用融合教学。
  2.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过慢,难以形成全面开展应用的内在动力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旨在为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提供设备和资源,帮助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在教学点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教师对这种新事物不屑一顾,感觉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麻烦,不愿花费时间和心思去研究怎样融入信息化教学,抓好常态化使用值得我们思考,挖掘教师的内在动力,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3.数字教育资源被片面使用,忽视传统教学的优点
  大多数老师根据网上资源的内容依次顺序呈现给学生,很多教师的教学根本没有创新,只是教学点资源的执行者。教师可能由于自己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了教学内容而忽略需要进一步讲解的要点,这种课堂可能减少了学生动脑时间,加重记忆负担,可能由于学生只注意视觉带来的冲击,而减少大脑中信息加工的过程,通常是随着演示的结束,学生对课堂所讲述的内容可能比看课本上的内容消失得还要快。这种课堂并没有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处理信息化融合课堂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总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为小学生在成长中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只要教师合理应用定能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华.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搞好教学点课堂教学.山西电教,2013(3).
  [2]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开展访谈调查等研究过程,着重分析了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现状及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培养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城中村;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培养  近年来,广州市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我市务工经商。《广州教育统计手册》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为59.5
【摘要】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当然也需要教师像工匠一样潜心投入,以“工匠精神”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提高教育效果。高中政治教学要以“工匠精神”来严格要求教师严格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的学习和做事习惯,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中政治教学;探索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了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以一节写作课为例,初步探讨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模式。本文将英语写作课分为理解、加工、评价和鉴赏四个环节,在各环节中分别运用头脑风暴、读写归纳、思维导图、小组评价和鉴赏等,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在写作中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模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
【摘要】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只有被教师赋予生活魅力的数学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习数学,能够培养人的思维逻辑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数学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師,应该在数学的教学中解读数学生活化的基点,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以学生为中心,还原数学的本质。本文旨在分析数学的生活化,同时,希望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推动数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意识到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作者本人接手了一个在全级排名倒数第一的班,如何才能够大幅度提高这个班学困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了迫切的问题。因此,我大量阅读有关方面的资料,博取众长,最后,本人把专家,学者的精髓理解成:兴趣是最好的兴奋剂,是探索问题的前提,是学生获得知识、开拓智能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所必不可少的“磁石”。 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必须了解
【摘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文化自信素养是政治认同素养的二级指标。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来组织教学,让高中生在教师选择和铺垫的问题中学会解决和活用问题,从而既在情感上产生自信和认同,也在实践行动中完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是
【摘要】新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理念是使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既要教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做人的礼仪。因此,重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既能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又能端正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做一名文明的、对社会有用的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技
【摘要】使用信息技术及设备是教学发展的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先进PAD教学设备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出一系列各学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化难为易,排除学生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PAD教学设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6日,2018年佛山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西樵教育培训基地举办。来自全市五区和市直属学校拟推荐参加第七届佛山市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的班主任选手共80人参加培训。  本期培训班邀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韩东才,教育部国培专家、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李季,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殷丽萍,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省中小学德
摘 要:什么是语文?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很清楚: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就是教会学生理解母语和运用母语。本文主要叙述语文课教学的点滴体会——词语教学、朗读训练、说写训练。  关键词:词语;内涵;语感;技能  回顾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所走过的历程,语文教学引进了哲学、文化学、教育学的许多新理念,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