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以文育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新媒体技术将大量西方思想和文化潜移默化渗透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内容到传播方式、从思想观念到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应从环境、学生和教师自身三个层面积极应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供创新方案和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37-02
  一、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术为我用,巧用科技占领思政新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新媒体正是将这一宝贵资源更直接地带入青年人眼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理念是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生生不息的资源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唤起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自豪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孝悌”的道德观念凝聚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
  2.以古鉴今,保护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应当肩负起保护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当前新媒体技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避免一味使用现代科技来“铺陈”传统文化,而是利用大学生熟悉和推崇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化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中的提炼,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3.今为古用,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对青年人也提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要求。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主力军,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和蓬勃朝气正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各方面特质。在高校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是第一步,利用新媒体技术无国界、无时空的传播特质,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关注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是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远大目标。
  二、利用新媒体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思考
  1.净化思政网络空间、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主导。冲破“虚拟”、唤回“清新”,是新媒体时代净化思政网络空间的首要任务。高校应关注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真实需要、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贴近学生的“虚拟空间”情感体验和了解学生的“虚拟关系”心理健康状况,既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也要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加强“基建”、面向“创新”,是新媒体时代开拓思政媒体工具的主要内容。“两微一端”的文化传播中,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可以推出具有与传统媒体一脉相承的特色新媒体产品,线上线下两两结合,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传统”、主导“文化”,是新媒体时代引导思政主流的多元支撑。针对当今传统文化被“过度娱乐化”现象,以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为载体,以承载丰盈民俗传统的各类传统节日为依托,以饱含人文情怀的中华传统人物事迹为支撑,探索适合大学生自主运营和管理的线上教育平台。
  2.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新媒體媒介素养、规范大学生新媒体运营队伍。不忘“道德”、坚持“初心”,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首要前提。当前新媒体道德规范中最受关注的几大问题为:(1)捏造无真实来源的媒体信息吸引大众眼球;(2)无鉴别随意转载分享,扩大虚假信息传播;(3)盲目夸大事实,过分渲染新闻;(4)刻意传播垃圾信息和污秽言论等。面对道德意识缺乏、公民意识薄弱等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有力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求是”的传统美德根本教育,结合法律法规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努力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要引导大学生用独立批判的眼光看待传播媒介的内容,将自身新媒体媒介素养培养融入现代社会公民素质部分。规范大学生新媒体运营队伍,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高校一方面要培养专门的新媒体学生骨干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和把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新媒体小队”对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参与程度,使得校园官方新媒体更深入学生群体,更接“地气”,更能发挥其影响力和公信力。
  3.完善教师新媒体专业素养、探索传统文化平台建设、创新师生互动交流模式。结合“古今”、迎来“新意”,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源头活水。探索传统文化平台建设的德育实效性,应当强调“古为今用”,将源远流长的传统精髓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例如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当代奥运健儿的结合正是传统文化平台中的大胆实践。女排姑娘们面对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的饱含热泪后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华——爱国情怀;郎平教练带领队伍团结一心披荆斩棘是注重团队的精神——集体主义;全体队员小组首站失利前途未卜之下仍充满斗志是《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时做到“中西结合”,使传统文化内容在高校各大领域熠熠生辉。2014年习近平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比喻中、澳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但志同道远、惺惺相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有动人金句,“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这些诗词广受中外媒体追捧,而大学生们却少有人知。从相关发言和报告的英文翻译版本中着手,结合大学生四、六级考试每年一次的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作出中英对比推送新媒体平台上,配合相关领导人熟练运用诗词和翻译官风采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打造“四六级中华诗词月”,既配合大学生学习英语准备考试的节奏,又将传统文化成功带入大学生视线中。
  创新“互动”、珍视“情义”,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长效机制。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模式的创新,真正利用好“新媒体”这把网络双刃剑,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1)开放包容,尊重并重视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师应静心倾听大学生们发出的各种声音;利用新媒体传递的各种文字、图像、音乐和视频等来深化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认识,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多样性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冷静应对和客观分析各种外来思想。(2)以情动人,建立全新师生在线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影响制约高校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应以心相交、以情动人,与学生之间实现真正意义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传统文化中的提倡“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也正是新媒体时代师生相交乐在相知的最佳体现。   三、優秀传统文化借力新媒体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师应从环境、学生和教师自身三个层面积极应对,把净化思政网络空间、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主导,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规范大学生新媒体运营队伍,完善教师新媒体专业素养、探索传统文化平台建设、创新师生互动交流模式等有效途径和方法落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实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供创新方案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新媒体蓝皮书: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016)[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
  [2]朱淼.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Abstract:Western ideas and culture are already beginning to infiltrat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man by new media technolog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s full of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notation,now is facing huge challenge of from the core content to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and also from the ideological concept to daily behavior.We should stand at environment,students and ourselves the three sides to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address it.It is meaningful of 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and provid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quality promotion project.
  Key words:new media technology;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latform construction;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思政”的环境下,专业课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电子商务法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专业性很强,涉及的法规法条又比较广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感到课程难学,那么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并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BOPPPS教学模式是受到国内外高校广泛关注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西安理工大学根据自身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了博士生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学改革;英语口语;论文写作  [作者简介]陈慧民(1981—),男,河南温县人,硕士,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教学工
摘要:近几年来,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非学历教育,以灵活、多样的非学历教育方式,本文对非学历教育在路桥专业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学历;高职教育;试验检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60-03  一、引言  非学历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其基本含
“香车美人”,人们习惯把汽车和美女联想在一起。但事实上,开车固然能展现女人的别样风情,也可能让女人越变越丑。  汽车特殊的内部环境和开车的特定姿势,以及个人驾车的不良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女性的容貌和身材。尤其是开车时间长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皮肤变差和肥胖等等“丑化”迹象。女性需悉心做好自身防护,谨防“变丑”。  车内环境本来就较干燥,加之不少人习惯上车就开空调,加剧了干燥状况。还有的女性习惯在
[摘 要] 国学是我们最深沉的文化软实力。国学教育能提升高职学生道德、完善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对于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国学教育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实施举措:第一,以国学教育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缘由;第二,明确国学教育的功能与定位;第三,以创新国学教学模式、推动国学实践活动、完善国学教育信息化平台,来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 校园文化;国学教育;创新探索  [作
[摘 要] 石油工程科技论文写作是培养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撰写本领域期刊及学位论文、凝练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水平的重要必修课。基于该门课程的特点,文章探讨了石油工程专业科技论文授课的教学改革方法,并以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班的教学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实践证明,加强过程性考核环节、改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学生实践-教师修正”的动态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
摘要:这节职业中学“恋爱”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践,以游戏、视频、拍卖会、角色扮演等多个形式来开展。在课堂中演绎了一段善始善终的爱情,清清楚楚地开始,尊重彼此的方式结束。通过“异性受欢迎品质拍卖会”的形式启发学生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所注重的异性特质,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完善来提高爱的能力,将懵懂的冲动转化成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动力。  关键词:中职生;恋爱;善始善终;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
摘 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之初,先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目标指引下设计能让学生展开探究和实践的有效活动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核心知识,建立恰当的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摩擦起电;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2-0037-03  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
[摘 要]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的异质性增强,为每一个学生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并着力培养,是这个社会赋予新时代大学辅导员的使命。为了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争取较佳的教育效果,需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着重思考。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换位思考,分别从教师和学生出发,多角度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是取得工作实效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新生辅导员,方法研究,换位思考  [基金项目] 2017-2019年度北京工业大学
[摘 要] 深入了解医学院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可以为研究生创造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帮助医学研究生更好地成长。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及科研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医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提供更具体、实际且高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学习需求;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