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化神经信息解码技术重建自然及人脸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何晖光等人提出一种结构化神经解码模型,实现了根据脑活动模式进行自然图像、人脸等复杂视觉刺激的高质量重建。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论文通过多任务特征解码的方式揭示了多个典型计算机视觉模型(如VGG、ResNet)与人脑腹侧视觉通路在层次化特征表达方面的联系。通过高效结构化地利用这种层次化特征与人脑视觉皮层信号表达之间的关系,根据采集到的少量人脑fMRI数据清晰重建出被试所感知到的复杂自然图像和人脸刺激内容。
模式分析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李华雄、陈春林、周献中等和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钱宇华合作开展模式分析与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该研究从噪声信息的低秩与稀疏结构精准刻画角度开展研究,通过引入非凸函数建立混合范数以提升传统L1与核范数度量性能,更为精准地描述噪声信息的低秩与稀疏结构。同时结合距离先验信息,构建具有判别性的监督回归系数正则项,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设计优化模型的快速求解算法。该方法在鲁棒人脸识别等任务中,获得了同等实验条件下多种经典方法对比的最优性能。
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落地应用研究
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和林晓峰教授团队通过对2020年2月1日到3月13日的逾三万线上问诊和近两万线下问诊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与2019年同期比较,发现线上医院在慢病管理、术后复诊、在线开设处方、缓解患者不适导致的焦虑情绪等场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于Ophthalmology。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层有明显的需求区别:青年线上问诊主要以眼部不适症状咨询为主(18?34岁,60.4%),中老年人则以续签处方药为主(>55岁,63.5%)。线上咨询病种分析发现,2020年线上问诊量以眼表疾病居首,区别于2020年的线下问诊(视网膜病变)和2019年的线下问诊(屈光异常)。
揭示知觉训练干预计算障碍及其认知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知觉训练干预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Developmental Science。当儿童经常观察物体的不同数量时,虽然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任何数字的参与,但其实对于数字计算是非常有益的。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一些数量估计相关的益智游戏或训练(如小猪收苹果游戏)可能是一项有效的训练方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学能力。研究结果提示,形状知觉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DD儿童的数学教育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重视符号视觉形状加工的作用,提高DD儿童对数学符号的形状表征与加工能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何晖光等人提出一种结构化神经解码模型,实现了根据脑活动模式进行自然图像、人脸等复杂视觉刺激的高质量重建。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论文通过多任务特征解码的方式揭示了多个典型计算机视觉模型(如VGG、ResNet)与人脑腹侧视觉通路在层次化特征表达方面的联系。通过高效结构化地利用这种层次化特征与人脑视觉皮层信号表达之间的关系,根据采集到的少量人脑fMRI数据清晰重建出被试所感知到的复杂自然图像和人脸刺激内容。

模式分析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李华雄、陈春林、周献中等和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钱宇华合作开展模式分析与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该研究从噪声信息的低秩与稀疏结构精准刻画角度开展研究,通过引入非凸函数建立混合范数以提升传统L1与核范数度量性能,更为精准地描述噪声信息的低秩与稀疏结构。同时结合距离先验信息,构建具有判别性的监督回归系数正则项,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设计优化模型的快速求解算法。该方法在鲁棒人脸识别等任务中,获得了同等实验条件下多种经典方法对比的最优性能。
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落地应用研究
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和林晓峰教授团队通过对2020年2月1日到3月13日的逾三万线上问诊和近两万线下问诊进行大数据分析,并与2019年同期比较,发现线上医院在慢病管理、术后复诊、在线开设处方、缓解患者不适导致的焦虑情绪等场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发表于Ophthalmology。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层有明显的需求区别:青年线上问诊主要以眼部不适症状咨询为主(18?34岁,60.4%),中老年人则以续签处方药为主(>55岁,63.5%)。线上咨询病种分析发现,2020年线上问诊量以眼表疾病居首,区别于2020年的线下问诊(视网膜病变)和2019年的线下问诊(屈光异常)。
揭示知觉训练干预计算障碍及其认知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了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知觉训练干预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Developmental Science。当儿童经常观察物体的不同数量时,虽然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任何数字的参与,但其实对于数字计算是非常有益的。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一些数量估计相关的益智游戏或训练(如小猪收苹果游戏)可能是一项有效的训练方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学能力。研究结果提示,形状知觉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DD儿童的数学教育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重视符号视觉形状加工的作用,提高DD儿童对数学符号的形状表征与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