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为近代中国能实现民族独立、民权平等、民生幸福而奋斗了一生。在他的革命活动中,始终体现着坚持不懈、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是从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的。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后来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几个革命团体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十六字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民族的人就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他所说的民族主义,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说明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但并不是反对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者。斗争是要废除民族压迫,这体现了国内各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民族主义还包含独立的意思,即主张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体现了反帝和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的主张,这是其局限性。
  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政府,却无法铲除中国封建政治的根本,即君主专制政体,所以又提出了民权主义。他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的、立宪的政体。……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所提出的民权主义的含义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的思想成为孙中山思想的核心。任何一场革命其核心问题就是政权问题,革命派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夺取政权和最终建立什么样政权的问题,即建立共和制。这是和维新派明显的不同,也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强烈愿望,但没有把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从而为旧官僚投机革命留下了可乘之机。
  孙中山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非常同情农民,在革命过程中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力量,同时也为了使我国避免出现欧美国家贫富悬殊的现象,所以提出了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他说:“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比方说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两千元,就算将来那地因交通发达,涨价至一万,地主应得两千……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来实现土地国有,但不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是用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收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使中国由贫弱变富强,通过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这种办法不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因而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现,也就不能调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使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益、要求。它在我国面临民族危机,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反侵略、反封建上的主张,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国富强的主张。但由于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且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所以没能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时,没有把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所以也就没能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不可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就是在充分尊重、相信学生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当今知识急剧增长的时代,仅靠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来适应时代
以6种食用油共计23个样本为分析对象,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法(PLS-LDA)和拉曼光谱进行单一种类(橄榄油、花生油和玉米油)食用油快速定性检测,通过自适应迭代惩罚最小二
时代在变迁,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多媒体具有辅助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视性等诸多优点,可集文字、图像、声音、表格等于一体,在教学中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并非万能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铁器的运用,直至近代的蒸汽机、电气时代,当今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尤其在科技、信息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更迫切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必然具备创造性思维。“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与阿卡波糖(拜糖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达标情况。方法:将确诊2型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预混人胰岛素(诺和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8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3月份出现腹痛,以右侧最为明显,伴阵发性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肠
创新思维是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等特征。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及与实验相关的练习外,还应在教学中尽量增加一些探索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为设计类实验不仅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也能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精神。依据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