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自制三分支支架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瘤一例

来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颈动脉分叉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7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颈动脉分叉处肿块患者46例,其中6例行保守治疗,40例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切下肿块均送病理检查。记录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并发症,并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外科手术切除40例,死亡率2.5%(1/40)。肿块大小为2~6.5 cm×2~5 cm×1~4 cm。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静脉血栓(R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收治的9例原发性RVT患者的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初诊误诊1例,初诊漏诊5例;均成功行肾静脉水平以上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均溶栓并长期标准抗凝,症状缓解7例;滤器植入1个月内取出,复查血栓完全清除3例、清除率≥50% 4例、清除率<50% 2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RVT患者
期刊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及损伤模型中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干预变化,并探讨其修复机制。方法建立HUVEC的损伤模型,利用外源性NO供体硝普钠(SNP)进行干预。实验分为三组:正常HUVEC组(正常组);H2O2诱导HUVEC损伤模型组(损伤组);SNP干预H2O2诱导HUVEC损伤模型组(干预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蓝色荧光染色后观察
目的探讨Fontus术中支架与传统的Conus术中支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TAA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两种支架疗效的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符合排除标准的32例TAAAD患者,15例术中应用Fontus支架(Fountus实验组),17例术中应用Conus支架(Conus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6
目的观察分析复杂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方法的早中期随访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主动脉弓病变腔内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进行了弓上分支重建的80例患者,重建方法包括杂交手术(21例,杂交组)、烟囱技术(46例,烟囱组)、单分支支架(13例,单分支组),分析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情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北京石景山医院76例成功行腔内治疗的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ontaine分期分为对照组(Fontaine Ⅱ期)44例和严重肢体缺血(CLI)组(Fontaine分期Ⅲ、Ⅳ期)32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围术期单核细胞计数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