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网上学到了什么?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歌前总裁Eric Schmit曾说, 网上每两天产生的资讯,就等同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的总和。如此巨大的资讯库,再经过社交网圈,比如脸书微信微博的推荐,加上维基搜索的方便,任何人只要手一伸到网内,资讯就如蚂蚁见糖,全部爬上来,甩都甩不掉。
  于是行走虚拟江湖的身手比父母轻巧的孩子们,往往一下了网,身上沾粘的资讯多到会让人惊奇。

1


  有一天,我就在一个公共场所里,亲眼见识到以下的情景:
  夫妻两人带着儿子在图书馆做功课看书,不晓得为什么,夫妻两人谈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好像随时有人就要翻桌。
  突然,一直无动于衷盯着平板的儿子抬起头,对那位已在冒烟的爸爸说:“你别惹妈妈了,她脾气这么不好,一定是每个月身体固定有那种状况了!”男孩缺了牙的嘴说话时张得特大。
  大人听见,仿佛后脑勺被石头丢中,来不及痛地发愣,忘了上一秒钟还是冤家,霎时彼此深深对看,变成一对相知相许的患难夫妻。然后,妻子掩着嘴开始笑,笑到弯腰,而丈夫则尴尬地蹲下来,望着儿子那张稚气的脸,仿佛看到外星来的小王子。
  “怎么,爸你不懂吗?”那孩子斜眼看爸爸,明明顶多七八岁,表情却老气横秋。
  “小孩子乱讲什么?你哪儿知道这个的?”他卷起拳头,轻轻撞着眼前那个“迷你自己”的额头。
  “什么乱讲,这是医学常识你懂吗? ”
  “医学常识?那你要不要解释给我听?”爸爸脸上的表情是一个生气包着一个笑容,而且没包好。
  “太复杂了!我哪儿记得?反正网页上有,要不我发给你看。只有女人才会,咱们男人没有的事儿,所以你得让着妈一点!”
  “你怎么知道?”爸妈惊喜地问,仿佛突然发现孩子是天才。
  “网络有,我同学都知道,只有你不知道!”孩子不耐烦地答,仿佛突然发现爸妈原来如此知识浅薄。

2


  当资讯满天飞的时候,不晓得你有无问过,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又留住了什么?
  也许我比较贪心,当网络和科技携手快跑后,生活中常常出现一种措手不及的恐慌在窜走。好多东西,我总觉得抓不完,流走又可惜。
  听演讲时,拿手机先录了音再说;生日会、领奖典礼,那得举起手机先咔嚓咔嚓拍下来;上网查资料时先标上书签再回来读;有很棒的电子书先存档有空再读。突然间,人类的记忆变成了一只章鱼,同时可以伸出好多只手来抓住值得留下的宝贝。
  云端仓库满足了我们不但拥有,还要储藏起来私有的欲望。从前爱书人贪心,家里藏书多到很多书只看了书皮,没读过的比读过的还多,偶尔重复买,就已经会偷偷觉得过意不去。但现在,我们放在云端里的档案,无论是视频还是文字、图片,可能超过四分之三以上,自己连它们曾经“存在”的印象都没有,至于重复的,类似的,或是根本无用的存在,早已是家常便饭。
  多,暂时没人再问是不是个问题,我只想问:多,是否代表拥有?
  因为有录音, 越来越多学生听课时不那么努力吸收;生日会、领奖典礼,人手一机,大家都忙着照相,全场望去,没几个亲友真正“参与”;我们,渐渐失去深刻体验现场的机会,总是等到事后才划着手机,对过去留下的影儿,笑得像傻瓜。
  而上网做研究学习时,我们更是扫描着一张又一张的网页,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大标题,却不曾仔细阅读内容;至于那些太容易下载,轻易可以被收纳进一个小平板或手机里的上千本电子书,总是跟着我们到处去,等着时间的空当要钻进来时,又被我们继续寻索更多新书或好书下载的消息代替。
  網络,究竟是帮助我们记得,还是成了允许我们忘记的理由?
  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只要有几分钟忘了那个保险箱的存在,自己屋子里的空旷简约立刻会变成贫瘠单薄。
  网络上有,那——我有什么?
  我有网络!身边的儿女说。

3


  记忆是什么?
  研究脑的科学家说:记忆是神经系统储藏过去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记忆,是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和经验的印象累积。
  教育家说:越难记住的东西,人往往学得越彻底。
  诗人说:我们不记得过去的日子,却记得某个特定的时刻。
  无名氏说:因为那些忘不了的事,让我们更坚强。
  我,小声地说:人能够活得深刻,是因为有些东西那么强烈,巨大到从眼前经过时,我们如此害怕它们真的永远离去,而想尽办法,要用记忆把它们留住。
  不晓得你有无这种经验?正在跟人谈话时,讲到某某资讯,明明很清楚自己在网络上读过,可是当要大显博学身手时,突然脑子一团糨糊,滴滴答答,有东西,就是讲不清楚,最后的结论是:我有存档,待会儿传给你,你自己读比较清楚!
  真正的知识,必须消化吸收,被大脑的记忆储藏,可以随时提用,而不是到网络上去借用。
  真正的记忆,也必须经由亲身的参与,深印到自己的记忆里面。所以再多的照片,拍得再好的录影档案,并不能代替当下经历的感受和感动,否则多年后找出来看,其实,不过提供了我们生命中曾经发生过什么的资讯。
  而真正的感动,更要经过咀嚼,才会内化在心灵深处。
其他文献
在所有的树木中,我对合欢树情有独钟。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在每天清早上学的路上,几乎都能够碰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迎面向我走来。我觉得她人长得特别的漂亮,就像我妈妈一样的漂亮。那时候,我妈妈刚刚去世不久。那时,那条路上种的街树就是合欢。我记得非常清楚,每年一到六月,树上便开满绯红色的花朵,绒毛细细的,很柔软的感觉,像一片红云彩似的,惹人怜爱。这时候,迎面看着她走在这绯红色的云朵下,感觉她更漂亮。 
北京的长夏,天气酷热。现在住在高楼里的人们,不能不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发明如电风扇、空调、电冰箱等等玩艺消暑降温,可当年老北京的四合院里这些玩艺全都没有,但在四合院里消暑度假,却比现代用先进的技术制造的低温更适合人体的自然条件,更舒服也更充满凉意,令人神往不置。  四合院里的人们怎样消暑度夏呢?简言之就是冷布糊窗、竹帘映日、冰桶生凉、天棚荫屋,再加上冰盏声声,蝉鸣阵阵,午梦初回,闲情似水,这便是一首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
很多人被《荒野求生》里贝尔那样对入口食物来者不拒百无禁忌的冒险所震撼。在遭遇极端境地时,为了生存,贝尔吞吃形形色色的植物也就罢了,因为我们的神农也是遍尝百草的。但生吃斑马尸体,生吞象鼻虫、螳螂、小水蛇、蛆虫、小蜥蜴等,并从熊、大象和骆驼的粪便中获取残渣和水分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他不愧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刷新了常人对食物的无尽想象。  而生活中的我们对食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挑食甚至禁忌。虽然非常倾心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火了,帮孩子相亲的父母们又开出了新条件,常规的有车有房有户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女博士、女强人,月入五万被说成简配。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人群,竟然是,属羊的。  属羊的招谁惹谁了?吃你家草了?  在中国,羊一直是温顺乖巧的形象,十二生肖里第八位就是羊,出生于羊年的人被视为乐善好施者,往往为人正直、亲切、善良、脾气好。形象如此正面的羊,在开放的21世纪,居然被相
有一种味觉叫“回甘”。我们会说这个茶好好喝,有回甘。回甘的意思是,一开始有点涩、有点苦,可是慢慢地从口腔生出一种淡淡的甜味。  人生是经过这些涩味以后,才有所谓的甜,而那个甜不等于糖的甜,它不是单纯的甜味,而是人生经验很多的复杂的变化。  有一次去绍兴,朋友请我去吃饭。他说:“你没有听过那个‘三霉三臭’,你不配来绍兴。”这个很狠哦,等于说人家要来做客,还要通过那个“三霉三臭”的考验。那个发霉的酸菜
你住过的那么多房子,每一间像是你生活里的车站。进入一间,开始一段旅途,搬进另一间,又开始另一段。这个房间里陪着你的人,下一个房间里换了别人,就像这段旅途上追求的梦想可能随着换了一间房子,就彻底与你告别了。  你住在房子里,其实也躲在房子里。城市里如果只有一种安全感,那就是一间你可以随时回去的房子。生活像潮水,你的房间从物质和精神上让你动荡的生活有一个牢靠的基础。所以,我们去问了下面的人,过去这些年
奉承是要得法的,会奉承的人都是语言大师。  见秃头说聪明者绝顶,坏一只眼是一目了然。某人長相像一个名人,要奉承,说你真像××,不如说××真像你。工会的主席姓王,王姓好呀,正写倒写都是王,如果说:你这王主席,长个小尾巴就好了!王字长了小尾巴成毛字。瞧这话说得多有水平!有人奉承就不得法,人总是要死的,你却不能祝寿时说,哎呀,离死又近了一年。  每一个生命之所以为生命,是有其自信和自尊的,一旦宁肯牺牲自
某鱼:  看着你新发的动态,照片中你和她都笑得灿烂,我忍不住存在了手机上。你一定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我是什么时候,没事,我记得,我讲给你听啊。  那是大二的体育课,我们选的课在同一个教室上。我一直记得那天,你穿着一件半迷彩半银灰的外套,一条黑色收口的运动裤,一双运动鞋,露出大半截脚脖子,挺瘦的,不高,头发黑黑的,顺毛。不同于一般梳偏分或油頭的大学男生,你的一头顺毛加上一身打扮,活脱脱像从漫画走出来的少
我的父母是特别有匮乏感的一代,他们不浪费一点点油脂和食物。  我们家烧红烧肉,第二顿会放一堆豆腐果,为的是豆腐果中空,可以把油都吸走。吸到哪里去了呢?当然是全部吃下肚。父亲每次煮肉汤,上面浮的一层油都必须舀起来喝了。如果劝他倒掉,他就声色俱厉地说:“人家会骂哟!”这个“人家”,可能指街坊,也可能指路人——如果他们恰好碰到你把一锅动物脂肪倒到垃圾桶里。街坊邻居会扒开你的垃圾桶看吗?最起码现在不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