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中的进展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经济化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出来。采用遥感技术能够精准及时地对环境质量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反应,也能够对环境进行监测、预防污染、对环境和领域进行科学的规划。遥感技术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当中。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发展
  遥感技术对比人工监测的灵活度更高,应用成本更少,实用性强且安全风险低。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态环境的监测以及环境的规划保护当中,能够对水土资源和大气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掌控,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分析和及时解决,能够有效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工作提供助力。
  1 遥感技术的概述
  1.1 概述
  遥感技术最早由1972年的美国卫星运用而被人们所得知,这项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波、红外线、可见光等进行远距离反射目标检测或者检测自身辐射来识别目标。遥感技术能够通过感应探测等设备来对图像进行遥感采集,利用计算机来对图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遥感技术的综合性较强,能够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近几年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的质量检测方面,针对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水之源和大气环境等问题进行有效检测。遥感技术能最大限度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度,有效避免监测信息的失真风险。环境保护部门对遥感技术的使用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遥感技术能够对环境进行充分的保护。遥感技术作为数据监测和处理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利用电磁波的探测技术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遥感技术能够集成多项技术,如感应检测、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对不同的土壤的对象都能够进行测量,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地域遥感,信息更加完整也不受地域局限。雷达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能够获取全天候圖像以及穿透个别地物的能力,能够对地球进行充分的观测,是遥感技术中的前沿技术。未来的遥感技术发展重点朝着干涉雷达技术、三维成像技术、被动微博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以及植被穿透宽带雷达技术等方向,力求具备全天候地球观测能力,极大程度提升对环境的动态监测水平。另外遥感技术中的热红外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并且深入发展,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效助力。
  1.2 遥感技术的优点
  1.2.1 监测范围广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无人机来进行不同高度的空间拍摄,也可以轻松深入环境恶劣的区域进行信息的高精度捕捉。使用无人机能够对各个范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控,确保环境的可监控性。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以及资源的浪费,结合建模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来呈现出沙漠、沼泽、草原以及森林等监测目标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地域空间进行信息的演示和分析。
  1.2.2 监测效率高
  遥感技术需要确保监测的效率,尤其是紧急事件发生时候的及时性十分重要,否则会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极大的安全风险。卫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极大程度提升监测的效率,尤其针对重大灾害的情况,遥感技术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现场的有效信息,对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计划。采用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对紧急状况和事件进行处理,提升监测效率和处理效率,确保处理结果有效。
  1.2.3 信息处理效率快
  遥感技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捕捉到目标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不同的信息传输到对应的系统当中进行进一步处理。有效降低了监测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避免人工操作而导致的误差等情况。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信息处理工作效率也能够有效控制传输误差的出现。
  1.2.4 具有系统兼容性
  实际监测工作当中,遥感技术也需要进行组合搭配来完成工作,这样能够避免数据的误差性,提升数据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有效弥补技术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足之处和漏洞。遥感技术的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监测工作的效率。
  1.3 遥感技术的劣势分析
  虽然遥感技术有许多优势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在无人机的使用方面因机型较小,极容易受到空间和气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无人机的稳定性,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提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工作效率。
  2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2.1 水资源污染监测及治理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造成水资源短缺,这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问题,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也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我国地域广阔国内湖泊与河流较多,并不适合采用人工勘测的方法,一方面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人力物力的消耗较多。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光谱勘测,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估。遥感技术能够对数字源中的各种悬浮物进行含量、种类、色度、温度、科荣有机物的类型以及具体含量进行有效检测,遥感技术有助于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治理方案提供参考支持。通过遥感技术能够对水资源的质量进行明确的检测,避免深度、温度、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干扰,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度。
  2.2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大气污染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可对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对大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粒子含量以及臭氧含量进行监测,深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如化学工业的区域中可以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来对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进行监测,进而对污染气体的排放方案提出参考。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将采样器安装在无人机上针对大气进行样本收集,实验室根据指标对样品进行监测,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评定。遥感无人机的检测视野广泛、持续性强,可以结合卫星监测来对大气环境进行成像,通过不同颜色来显示出大气环境的具体污染情况和污染程度,更加详细了解污染物的扩散范围。遥感技术监测大气环境污染能够展现出立体的图像,联合地表的环境监测信息资料来对测定的参数进行定量,根据数据的指标来建立遥感图片影响,对大气的污染情况进行量化和评估,将评估结果传输到气象部门,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大气污染等现象。   2.3 固体废弃物监测和处置
  建筑项目等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固体的废弃物,另外也有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固体垃圾,针对这些废弃物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监测和处理。通过遥感技术来对监测目标进行形状、颜色以及阴影的图像处理,能够更加直观地确定固体废弃物的分布情况,了解废弃物的具体种类和数量。遥感技术能够动态检测出分辨率较高的物体,进而确定固体废弃物的分布范围和具体数目,能够有效协助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2.4 水土的保持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的协助,无人机安装光谱成像仪能够对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土资源能够得到治理和保护。
  2.4.1 土壤侵蚀监测
  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到土壤的侵蚀情况,卫星影像能够采用1:100000的地形图像和1:250000的数字化地图进行区域分析,结合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水文、土地使用等图像来进行专业的遥感监测图像处理方法,采用人机交互和地理信息空间研究技术等对土壤具体侵蚀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勘测结果来判断侵蚀的级别、种类、地表构成、水土保持以及植被覆盖等区域信息。
  2.4.2 水土流失监测
  采用遥感技术能够掌握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能够根据动态监测等形式来对各个时间段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整合,推算出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结合实地勘测的结果来对数据的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进一步核实,重点区域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详细图对比,常规区域则采用统计对比进行检测,进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水土流失信息和数据。通过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来形成水土流失报表,针对具体改变趋势来进行水土流失的预估,提前进行水土流失的处理和保护工作,降低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
  2.4.3 生态监测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建立地表管控的控制体系对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对生态环境的参数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详细了解实际的森林、地质和土壤情况。环保部门利用遥感技术来对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等地区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同时也可以支持区域环境的日常监管和环保工作的督查监管。遥感技术能够对隐蔽性较强的环境和区域性的問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监测,能够为环境的管理和规范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和人工结合的形式来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病情况和分布范围,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及时对病虫害情况进行处理。
  2.4.4 环境应急监测和突发事件处理
  遥感技术的监测能力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日常监测还可以对环境进行应急检测,对突发事件和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技术支持。因这些情况的现场危险度较高,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确保人们的安全,并且有效提升检测的精准度,对突发事件的具体位置进行及时定位,降低应急处理的困难度,提升救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不断发展,微博、热红外等技术正在不断普及和推广。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获取各个地区的光谱、时相、传感器的遥感图像和数据,遥感技术的多源数据综合性特点能够有效补充单元遥感图像数据的不足之处,多源数据的融合能够为更多领域提供遥感技术的支持。遥感技术能够不受台风、洪水等情况的限制,未来的研究方向朝着雷达与可见光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技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工作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 劳建平, 张雪宾, 杨春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名城绘, 2020(5):0212-0212.
  [2] 冯菁. 遥感与GI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 环球市场, 2019(14).
  [3] 顾亚静. 倾斜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运用研究[J]. 地矿测绘, 2021, 4(2):1-2.
  [4] 杨超. GIS遥感技术在国土污染区域面积测定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 v.45;No.269(04):137-141.
  [5] 晏磊, 廖小罕, 周成虎,等.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000(004):476-495.
  [6] 冯喻, 肖利娟, 韦桂峰. 遥感在近岸海域水体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 044(004):149-153.
  [7] 杜澄举, 李赛楠, 孙思,等.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辅助高精度造林[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 35(001):P.49-53.
  [8] 王晓静, 卢霞, 陶坤旺. 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1):6-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有更高的追求,也更会选择一些高科技产品丰富自己的生活,或者是响应国家的要求一起保护环境。因为,我国还在一直倡导绿色发展,那么节能减排就是人民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本文将会针对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后面再具体论述其应用的现阶段成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冷;空调调节技术;发展方向  前言:  目前,环境问题与能源短缺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时期后,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很大转变,其中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彻底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中,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需要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其中3S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因此,本文将对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需求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以往工程机械控制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复杂的作业环境,且作业效率低,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当前,工程机械控制领域的“智能化”,主要是借助智能设备将诸多信息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比如物料、机械运转、现场人员、自然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控制人员有效识别工程机械的运行参数和状态。若出现异常就会及时报警,最大限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PLUS+1是AHV364型可控震源驱动电路中控单元,其外接电路存在设计缺陷。为了确保其更稳定的工作,AHV364型可控震源PLUS+1固件应该升级为最新版本。本文主要介绍了AHV364型可控震源PLUS+1固件升级方法,并针对设计缺陷提出了一些外接电路改进方案和建议。仅供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 AHV364型可控震源;驱动控制器PLUS+1 ;固件升级;串行总线系统  0 引言  Sa
期刊
摘 要:目前,济南市莱芜区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降低了农业产业整体发展质量。随着农业的优化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农业节水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农业节水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莱芜区农田水利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灌溉质量,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另一方面,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损失,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国内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且逐渐成型,新建电网工程也越来越少。但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确日益增长,在现有的空间范围内,要确保电网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各行各业用电需求,不断对现有电网进行优化和完善,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按照城市建设的特点积极提升供电的输送效率,在稳定供电、安全供电的基础上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电力工程中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用电量也逐渐加大。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电力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平稳性、安全性的保障。本文就电力调度在电力技术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和讨论,同时阐述了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调度;电力技术;应用  引言:  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
期刊
目的:
  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
  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数目,确定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
  结果:
  在简
摘 要:精馏技术应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中,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然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能源量较大,不利于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化工产品中应用精馏技术时,需要对精馏技术的原理与影响因素做详细分析,进而通过先进的技术策略来降低精馏技术的能耗,增加化工产品的利润,加速化工企业的技术变革。  关键词:精馏技术;化工产品;化工企业;能耗  化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采用精馏技术生产化工产品时,消耗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对建筑安全和质量问题越发重视,因此,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结构因其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耐久性好,因此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现如今,混凝土被广泛使用,其强度高低对施工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其强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