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对建筑安全和质量问题越发重视,因此,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结构因其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耐久性好,因此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现如今,混凝土被广泛使用,其强度高低对施工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其强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建议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构筑物都是用于承载建筑荷载或者抵抗各种作用力的,建筑强度的高低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主要是体现在它的力学性能,这往往和它的强度有着密切联系。基于对混凝土强度的认知,下面对影响其强度的各种因展开讨论素。
  1混凝土强度内容
  混凝土主要由粗细骨料、胶凝水泥、水以及外加剂等材料组成,其结构包括骨料、硬化水泥浆体及二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尤其是该界面过渡区,受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承载力影响很大。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将这些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目标混凝土材料。如果出现混凝土材料硬化的现象,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改善材料的硬度,以便达到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展开阐述。
  1.1立方体抗压强度
  为了得到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测算结果,要选择不同尺寸的试件对标准立方体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分析。在这个试验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最大粒径的粗骨料,并注意测算系数的换算以及试件尺寸,才能保证不会影响抗压强度的测算值。从测算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1.2轴心抗压强度
  上述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算结果无法直接作为实际施工过程中判断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依据。原因在于,混凝土试件一旦受到压力,就会沿压方向同时发生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变形会使得试件的结构被破坏,其上下部分则分别出现较为完整的棱锥体,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约束力。这个过程也叫环箍效应,导致试件抗压强度值会高于实际值。
  1.3轴心抗拉强度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较于抗压强度来说很小,强度甚至只达到抗压强度的1/10至1/20,后期还会随抗压强度的增加不断降低。当混凝土受到拉力作用时,即使很小的变形也会导致开裂,所以一般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结构的拉应力,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无关。所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用来判断混凝土是否具有良好的抗裂度、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度是否达到要求。
  1.4轴心抗折强度
  混凝土的轴心抗折强度也就是其弯曲抗拉强度,一旦混凝土發生了弯曲破坏,就意味着混凝土结构被破坏。生活中常见的弯曲破坏现象有路面、桥梁以及建筑工程中的梁、板、柱等,特点在于当出现弯曲破坏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征,这是因为混凝土本身拥有脆性,因此也被称为抗折强度。实际建筑工程中,抗折强度一般作为道路和机场路面项目中控制混凝土强度的指标。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我们知道,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体形成的界面过渡区是混凝土最薄弱的部位,一旦混凝土遭到破坏,作用力就会直接受力在这个分界面上。当混凝土的强度很低时,由于混凝土中骨料强度相对于水泥石和粘结面强度来说高很多,因此混凝土本身的结构会被破坏,而骨料先遭到破坏的可能性不高。由此可见,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水泥石和粘结面强度,还受水泥强度、水灰比及骨料自身性质的影响。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与施工技术、养护质量等有关。
  2.1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1.1水泥强度
  混凝土的关键制作材料是水泥,因而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取决于水泥强度的大小。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多次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水泥强度越高,其和骨料的黏结效果越好,配置得到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另外,水泥的矿物成分和比例也会影响水泥强度的大小,这是由矿物成分中C2S的后期强度和C3S的前期强度决定的。水泥矿物成分和比例的不同可以配置出不同强度的水泥。以硅酸盐水泥为例,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2S、C3S,当这两种化学成分的体积分数发生变化时,其抗压强度也随之对应发生变化。具体如图1所示,曲线1和曲线2分别代表的是C2S、C3S两种不同体积分数的水泥。
  由上图可知,当C2S体积分数较高时,水泥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增加,增长速度逐渐减小;当C3S体积分数较高时,水泥抗压强度和C2S的增长变化相同。二者都是前期增长较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缓。另外,水泥细度也会影响水泥强度的大小,水泥细度越小,水化速率越快。这就是为什么前期水泥抗压强度增长率快的原因。
  2.1.2粗细骨料
  骨料又叫做集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粒径的不同可以分为粗、细两种骨料。二者区分是以粒径5mm为界限,粒径小于5mm的称之为细骨料,大于5mm的则称之为粗骨料。骨料由砂、碎石、卵石三个部分组成,强度比混凝土强度大,所以不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由于骨料稳定性低,容易受外力影响出现变形,使得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骨料的形状提出相应要求。骨料表面的清洁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当骨料表面出现粘附石粉的现象时,其粒径无法使石粉完全脱离,会让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形成一个结合层,导致二者之间的黏结性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混凝土强度降低,这点对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影响较大。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搅制时对骨料的级配做好充分考虑,应该在保证做好混凝土级配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少量的水控制混合料的性能,可以得到满足施工强度要求的混凝土。
  2.1.3水
  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水中的有害杂质。有害杂质会破坏混凝土结构,降低混凝土质量。例如,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延长钙矾石结晶的长度,海水中的氯离子可以加快混凝土的早凝,且对混凝土有腐蚀性。   2.1.4外加剂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通常是在混凝土搅拌时加入。一般根据各个建筑工程的需求来决定是否添加,例如冬季温度低,对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是要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各类建筑物则要求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得到实现。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对外加剂的使用要控制得当,否则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建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2.2水灰比对混凝土強度的影响
  水泥强度确定后,水灰比由于可以决定孔隙率的大小,因此决定了混凝土强度的大小。水灰比越小,孔隙率就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则越大,混凝土和骨料之间的粘结效果就越好。由此可见,水灰比大小直接影响的是混凝土的孔隙体积,间接决定了混凝土强度。另外,当水灰比较小的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混凝土的和易性会很差导致振捣不充分。因此,当水灰比偏大时,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要得到最佳水灰比,就要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方式和配合比。
  2.3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模板工程质量。当模板或支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首先,混凝土的浇筑要保持均匀搅拌。其次,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当出现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情况时要立刻停止振捣。第三,拆模质量。拆模要在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在拆模过程要保护好混凝土表面不受破坏。
  2.4养护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养护作业对提高养护质量和混凝土强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二者发生的水化反应会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当温度过高时,水化反应加剧,此时水化物充分扩散,混凝土强度由此提高。另外,湿度会影响水化反应的速率,如果湿度达不到一定标准,水化反应就无法正常进行,混凝土强度得不到保障。第二,混凝土龄期,混凝土强度会随着龄期的不断增长逐渐增加。但由于不同阶段的增速不同,如果不能让混凝土龄期达到施工要求,则难以开展养护作业,混凝土强度会受到严重影响。
  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3.1加强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有重要影响,必须加强对材料的控制,以便达到施工要求。第一,必须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在经济、安全原则下选择施工材料,加强材料管理。第二,严格控制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质检工作,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以投入使用。另外,技术人员要做好监督工作,保证所有被投入施工的混凝土材料的都符合施工要求。
  3.2优化施工工艺
  现代科技水平的投入使用使得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新型施工工艺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强度,现在对施工过程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要合理设计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的耐久性、经济性有积极作用。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挑选级配合格的粗细集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砂率。第二,要根据理论计算和试验得出的结论修正施工的配合比。如果试验结果和实际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同时,技术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对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做好督促,才能得到符合施工强度要求的混凝土材料。
  3.3加强施工技术养护
  施工技术的好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养护,采用先进技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在面对施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首先要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可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在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加强设备应用,把控振捣时间,避免出现意外状况;在进行拆模时,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要做好结构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持荷标准进行作业;最后,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对各龄期混凝土的强度表现进行跟踪记录,适宜调整养护条件,合理选择养护措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标准是一项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系统性工程,要考虑到影响其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从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工艺、养护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针对性地给出适宜的防护措施,让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需要。
  参考文献:
  [1]廖雄群. 浅析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82-83.
  [2]柴志信.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点建议[J].山西冶金,2015,(0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逐渐改革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背景下,出现了智能制造,其可以有效提升工业的生产效益。在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且其在智能制造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高效整合多个不同的技术,在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整体运行效率。鉴于此,深入探究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已经非常有必要,从而依托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学管理和控制机电设备。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有更高的追求,也更会选择一些高科技产品丰富自己的生活,或者是响应国家的要求一起保护环境。因为,我国还在一直倡导绿色发展,那么节能减排就是人民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本文将会针对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后面再具体论述其应用的现阶段成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冷;空调调节技术;发展方向  前言:  目前,环境问题与能源短缺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时期后,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很大转变,其中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彻底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中,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需要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其中3S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因此,本文将对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需求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以往工程机械控制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复杂的作业环境,且作业效率低,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当前,工程机械控制领域的“智能化”,主要是借助智能设备将诸多信息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比如物料、机械运转、现场人员、自然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控制人员有效识别工程机械的运行参数和状态。若出现异常就会及时报警,最大限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PLUS+1是AHV364型可控震源驱动电路中控单元,其外接电路存在设计缺陷。为了确保其更稳定的工作,AHV364型可控震源PLUS+1固件应该升级为最新版本。本文主要介绍了AHV364型可控震源PLUS+1固件升级方法,并针对设计缺陷提出了一些外接电路改进方案和建议。仅供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 AHV364型可控震源;驱动控制器PLUS+1 ;固件升级;串行总线系统  0 引言  Sa
期刊
摘 要:目前,济南市莱芜区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降低了农业产业整体发展质量。随着农业的优化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农业节水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农业节水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莱芜区农田水利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灌溉质量,达到较好的灌溉效果。另一方面,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损失,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国内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且逐渐成型,新建电网工程也越来越少。但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确日益增长,在现有的空间范围内,要确保电网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各行各业用电需求,不断对现有电网进行优化和完善,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按照城市建设的特点积极提升供电的输送效率,在稳定供电、安全供电的基础上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电力工程中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用电量也逐渐加大。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电力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平稳性、安全性的保障。本文就电力调度在电力技术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和讨论,同时阐述了电力技术在电力调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调度;电力技术;应用  引言:  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
期刊
目的:
  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
  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CD)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数目,确定两种离子裂解方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
  结果:
  在简
摘 要:精馏技术应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中,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然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能源量较大,不利于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化工产品中应用精馏技术时,需要对精馏技术的原理与影响因素做详细分析,进而通过先进的技术策略来降低精馏技术的能耗,增加化工产品的利润,加速化工企业的技术变革。  关键词:精馏技术;化工产品;化工企业;能耗  化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采用精馏技术生产化工产品时,消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