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是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他开宝马打人,大喊“谁敢打110”,口气不输李刚儿子;被保安追赶躲入草丛不敢出来,酷似《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私藏玩具枪支,要学小兵张嘎;少年早恋,类似风流少帅张学良。(光明网《“好孩子”李天一怎么干件大坏事?》)
像这样年少轻狂,好勇斗狠,做事不顾后果的事件,这些年还真不少。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了解证实,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年轻人血气方刚,锋芒毕露,好张狂,爱打抱不平,原本不是什么坏事,陆游年少时就有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问题是,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时,要考虑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是利是弊,是损人利己、损己利人,还是损人不利己,是对人生发展有利还是有害,等等,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一时冲动,到时追悔莫及。当年周处横行乡里,乡人将其与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并称为“乡中三害”,周处听了非但不怒杀乡亲,还亲手杀死猛虎恶龙,并听从陆氏兄弟之劝,弃恶从善。周处诚为青年人的榜样,以为害他人为耻,知错能改。真是善莫大焉。
我最欣赏张良其人,他年少时,血气方刚,怀抱国仇家恨,花重金雇了一名大力士,并为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锥,埋伏在博浪沙附近,等秦始皇东游的车队经过时,用铁锤袭击秦始皇坐车。虽未能击中,只是毁了副车,但其豪气干云,英雄虎胆,足让人钦敬。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流落下邳时,在沂水桥上遇一老翁,老翁故意将鞋丢落桥底,让张良去拾,而且还要张良帮他穿上,张良非但不怒,还一一照老人的吩咐去做。老翁也不禁赞之:“孺子可教也!”于是将《太公兵法》传给张良,张良精读深研,深悟其术,最终辅佐刘邦得天下。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后时就出手。”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该”。什么是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移风易俗,为弱势群体,为社会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就是“该”, 如少年的孙中山,敢于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敢于组织兴中会,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如少年毛泽东为师生利益、学校发展,发起的“驱张运动”,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参加共产党。这些人都是血性的人,他们的血性都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什么是不“该”?江湖义气,不分是非善恶美丑,不顾他人生死,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与共赢发展,为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时之气,或飞扬跋扈,或祸害他人。如李启铭、李天一、药家鑫、京城四少之王烁等。这些人,或有钱,或有势,目中无人,目无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为人所不耻。
人在年少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敢闯敢做敢言敢当,好打抱不平,这是轻狂与血性的表现,但是这“轻狂与血性”是用来造福大众,还是为祸他人,这是是与非的界限,是人格的分水岭,也是祸福的因缘,年轻人应慎之思之。
责任编校 彭琳
像这样年少轻狂,好勇斗狠,做事不顾后果的事件,这些年还真不少。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了解证实,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年轻人血气方刚,锋芒毕露,好张狂,爱打抱不平,原本不是什么坏事,陆游年少时就有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问题是,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时,要考虑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是利是弊,是损人利己、损己利人,还是损人不利己,是对人生发展有利还是有害,等等,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一时冲动,到时追悔莫及。当年周处横行乡里,乡人将其与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并称为“乡中三害”,周处听了非但不怒杀乡亲,还亲手杀死猛虎恶龙,并听从陆氏兄弟之劝,弃恶从善。周处诚为青年人的榜样,以为害他人为耻,知错能改。真是善莫大焉。
我最欣赏张良其人,他年少时,血气方刚,怀抱国仇家恨,花重金雇了一名大力士,并为这个大力士做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锥,埋伏在博浪沙附近,等秦始皇东游的车队经过时,用铁锤袭击秦始皇坐车。虽未能击中,只是毁了副车,但其豪气干云,英雄虎胆,足让人钦敬。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流落下邳时,在沂水桥上遇一老翁,老翁故意将鞋丢落桥底,让张良去拾,而且还要张良帮他穿上,张良非但不怒,还一一照老人的吩咐去做。老翁也不禁赞之:“孺子可教也!”于是将《太公兵法》传给张良,张良精读深研,深悟其术,最终辅佐刘邦得天下。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后时就出手。”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该”。什么是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移风易俗,为弱势群体,为社会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就是“该”, 如少年的孙中山,敢于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敢于组织兴中会,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如少年毛泽东为师生利益、学校发展,发起的“驱张运动”,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参加共产党。这些人都是血性的人,他们的血性都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什么是不“该”?江湖义气,不分是非善恶美丑,不顾他人生死,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与共赢发展,为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时之气,或飞扬跋扈,或祸害他人。如李启铭、李天一、药家鑫、京城四少之王烁等。这些人,或有钱,或有势,目中无人,目无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最终为人所不耻。
人在年少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敢闯敢做敢言敢当,好打抱不平,这是轻狂与血性的表现,但是这“轻狂与血性”是用来造福大众,还是为祸他人,这是是与非的界限,是人格的分水岭,也是祸福的因缘,年轻人应慎之思之。
责任编校 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