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以广西高校的职业指导为例,指出广西高校在职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性职业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为高校的职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性;大学生;职业指导;思考和实践
  作者简介:肖丽玲(1973-),女,湖南怀化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广西 崇左 5322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49-02
  职业指导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日、德等国对职业指导的理解是在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通过职业测评来进行职业选择或预测职业成功的做法,俗称“就业指导”。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职业指导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称之为“生涯规划”或“生涯辅导”。[1]而今,人们对职业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即粗放型的就业指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那种将就业指导工作等同于职业指导、择业指导、职业服务的观念和行为很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田光哲教授等人编订的教材《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一书,把职业指导定义为: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2]
  一、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部分毕业生而言,毕业即失业;而对部分毕业生而言,频繁跳槽已是家常便饭;或是对工作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或是综合素质低下,职业能力无法与岗位匹配;或是跟风考研回避就业压力;或是自愿失业、在家“啃老”。种种情况不一而就,究其原因,就是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时职业意识与职业价值观与社会要求背离,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故在求职择业时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缺乏合理的自我定位;在职场打拼中急功就利、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失业或放弃就业。针对大学生毕业所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和职业心态,为他们将来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对高校而言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广西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重“就业”轻“发展”
  在广西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毕业生的就业与安置阶段,即“粗放型”的就业指导阶段,内容大体为: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手续的办理、就业信息的发布、校园招聘会的举办、简单的求职技巧的辅导等。“充分就业”就成了职业指导追求的最大目标。很多高校仅只是在学生毕业年度,给学生提供一下粗线条的就业指导,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毕业生找到工作,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为学校今后的招生服务。这种重“就业”轻“发展”的工作方式仅只是站在学校今后招生的角度来开展工作,不是站在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上来提供职业指导,忽略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景、人才需求趋势和如何应对职业生涯危机以及择业所需的心态与原则等。故此职业指导工作重实用性、速效性、技巧性,轻发展、个性取向。高校职业指导无法给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学生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职业发展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实际问题。
  2.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开设存在很多问题
  该课程的开设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求职择业指导)。首先,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师资水平相对较低,授课教师主要由辅导员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组成,这些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背景(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背景),也很少有人接受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或是考取过职业指导师的证书,这使得授课质量不高。其次,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原因造成课程开设缺乏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内容很少。
  3.高校职业指导讲座、活动开展较少,且学生不能全员参与
  广西高校给大学生开展的相关职业活动通常是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这样类似的比赛而已。因受比赛的规模和场地的限制,能参加这些比赛的学生也是寥寥数人,无法达到全员或多数人参与的程度。所以通过这些比赛能获得职业感知的学生也是极少数。偶尔高校在毕业年度聘请学校的老师和一些企业人士给毕业生作就业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也只是针对毕业生,让学生了解一下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简单的求职择业技巧,职业指导的方法单一、套化。这些活动和讲座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毕业生的根本问题。
  4.缺乏专职的职业测评和咨询人员
  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是职业指导的重要一環,但是在广西高校这方面还处于空白。一是因为测评软件价格昂贵,高校根本没有为此投入相应资金购买测评软件。二是缺乏从事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工作的专职教师,学校对师资的培训投入不足,职业咨询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职业指导的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当今时代的需求,导致广西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5.“粗放型”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来承担
  在广西高校,不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同毕业生的配置比例高达1∶1000,造成就业指导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所以辅导员成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开展者。而广西高校绝大部分的辅导员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缺乏职业指导的相关专业知识,又受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变成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空洞的说教或是单纯的就业信息的传递,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际帮助。   三、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1.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新理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应以人为中心,重视大学生对职业的“个人取向”,尊重个性发展,注重个体兴趣的引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社会,在自我优势和社会需求中找到平衡点,从而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创新职业指导理念不仅关注大学生个体顺利就业,更重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加强对毕业生如何应对职业生涯危机的辅导,重视大学生的职业个性心理研究和辅导;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职业指导理念还应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未来供需状况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就业市场调研和预测,建立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信息追踪库。
  2.建立大学生自助式职业指导平台
  自助式职业指导的理论起源于自助式教育,即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被视为成人,具有成人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个人的学习意志充分得到体现,教学双方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通过互动环节转化为“学与教”的主动关系。整个教育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自助式教育模式。
  因此自助式职业指导,即教师在职业指导中充当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本身则处于主体地位,目的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故此高校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置电子信息浏览屏幕,供学生随时查看相关就业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市场人才供求信息。同时,把自助式职业指导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学校宣传栏目、网络、邮件等形式传递职业和就业信息。第三,高校各系部院校根据自己院系的专业特点,编写一些就业信息小册子,帮助学生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第四,成立大学生“职业拓展协会”、“创业就业协会”等职业社团,鼓励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就业帮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团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鼓励学生去校外兼职、勤工俭学、市场调研、寒暑假进厂打工、实习见习等,通过这些真实的职场活动丰富他们的职业知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3]第五,在职业指导人员的引导下,开展自助式体验训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进行生涯人物访谈;自主地去联系招聘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从而获得对职业社会的全面认知。[4]第六,开展自助式充电培训。根据学生自我的优势和兴趣,职业指导人员引导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是辅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这种自助式职业指导教育平台的建立将会大大缓解广西高校因职业指导专业化人员奇缺而造成职业指导压力的现状,提高职业指导的成效,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3.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助人职业,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职业指导的专业素质,即对知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同时,职业指导技能也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所以职业指导人员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因此选拔和培训职业化、专业化职业指导人员非常关键,这是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高校应选拔有多年就业指导经验的优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职业指导的专业培训,逐渐建立起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4.加大投入,完善职业测评硬件设施
  职业测评是利用专业的工具,从能力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动力因素三方面来对咨询者作出评估。其中能力因素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工作完成的质量高低。个人特质因素指一个人在处事时总表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包括气质、性格和行为风格等。动力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价值观等。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在人的职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职业测评能对咨询者提供详细的、有指导意义的报告,帮助咨询者自主了解适合的方向和领域,减少职业规划中的盲目性。
  职业指导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通常都会借助测评软件的帮助,以便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来访者,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职业测评软件有很多种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普遍应用的职业测评软件有北森朗途测评、职业天空测评。广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购买相关职业测评软件,完善本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硬件设施。
  5.不断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涯发展特点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职业适应体验、成功校友经验分享等内容的课程学习。
  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职业解惑、在线作业批改、校园BBS职业论坛、求职信息咨询等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此外,借助自助式职业指导教育平台,开展各种职业就业活动和讲座,把职业和就业意识潜移默化灌输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娱乐当中去,丰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6.大力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提升职业指导的质量
  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生存能力、全面发展素质的人才为目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职业生涯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更是以引导个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教育活动。[5-6]
  职业发展教育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创业教育、求职择业指导(就业指导)。[7]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来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确定职业指导核心重点。对大一新生,根据专业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对新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观念的引导,使新生迅速轉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对大二、大三学生,把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相融合,加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对毕业生开展求职择业指导,加强职业心理辅导和职业适应教育,使毕业生尽快由“学校人”转换为“职业人”;有目的分步骤地引导毕业生去就业和创业。
  7.建立毕业生信息追踪库,开拓职业市场,服务在校大学生
  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走访用人单位,跟踪服务毕业生,建立毕业生职业就业信息追踪库,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对求职者的需求。同时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研究毕业生在职场上所遇到的问题。此外,要开拓职业市场,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等。
  8.创新职业指导思想要渗透到校园文化中
  在高校,通过校园文化渗透职业指导思想,即把职业指导思想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把职业和就业意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和娱乐当中去。在活动开展时,要尽量兼顾到系部和专业的差别,扩大参与活动的学生比例,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获得职业感知。同时针对专业和年纪的差别,定期邀请职场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知识。
  四、结束语
  在广西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还刚刚起步,距离成熟化的创新职业指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积极改革,完善职业指导的内容,规范职业指导模式,提高职业指导的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36-140.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68.
  [3]史丽君,王浩宇.高职院校自助式就业指导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2,(6):81.
  [4]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34.
  [5]张宏,王忠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延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81.
  [6]赵北平.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94.
  [7]雷五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中国青年研究,
  2006,(9):87.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古典诗歌意境幽远情感绵长,可以激发读者对古代诗人情感的探索.在古典诗歌的情感世界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得读者能够感悟到诗人的高尚情操,从而激发自己对诗人思想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持续了14年。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本身具有深远的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为今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天,我校又在试行读写联动课的教学,我自己经过反复琢磨,尝试备了这样一节课,也在试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要:主要论述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梯队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以及主要方向和内容。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梯队建设,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实践质量,提高未来就业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优秀合格人才。  关键词:创新梯队;团队意识;就业  作者简介:王中鲜(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师;毕永利(196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格尔指出,“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①,各类文学史诗,如《荷马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江格尔》等等,都程度不同的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一部史诗性质的民族
针对目前石油工程专业课带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验教学经验,尝试建立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为辅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方法和相应的考核模式.本
引导学生提问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传授学生合理的提问方法,引导学生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为进一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构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以提高学生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希望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
笔者发现,最新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指导用书》上把《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具体到课文的时候只有《教学重点》而没有编写《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