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评估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内肿瘤对海马相关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第三脑室内肿瘤患儿,共9例。术前,术后1、2、3个月行rs-fMRI扫描,比较手术前后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分数低频振幅(fALFF)、默认脑网络(DMN)及以海马为感兴趣区(ROI)的全脑功能连接变化,评估手术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结果(1)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左侧额上回ReHo减弱,右侧枕中回、颞中回,左侧中央后回ReHo增强;术后2个月左侧颞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ReHo较术后1个月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各脑区ReHo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术后枕叶ALFF值降低,手术通路ALFF值增高(均P<0.01);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额叶及枕叶fALFF值降低(均P<0.01),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状态(P>0.05)。(4)术后1个月DMN中双侧额中回与其他脑区的联系增强,术后3个月向术前状态恢复。手术对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有一定影响。
结论经胼胝体-穹窿间手术对患儿脑区ReHo、ALFF及fALFF值产生的短期影响可随时间恢复至术前状态;手术未使患者DMN及海马相关脑区之间的联系中断,手术的影响可恢复至术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