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观念的水位

来源 :内蒙古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课改20周年。20年来,课改最为冲突的部分可能还表现在观念层面。同样的理念,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在错误地诠释。比如,备受人们关注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有人从中看到了“少教多学”的改革机会,有人看到的是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导致课堂深度不够的风险,还有人则洞见的是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威胁和改革止于方法的窠臼。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5日,是我从教历程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赤峰市学共体年会上,我执教了《皇帝的新装》。这是时隔三年,我又一次以公开课的方式回到课堂上。黑板、粉笔、课桌、椅子、可爱的孩子们……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有些陌生,那么亲切又有点距离。回望自己备课、试课的研究历程,文本教学价值的选择,学习设计的困境,教育现场的迷思,让我的反思在比较与辨析中渐渐走向深入。
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慢慢接触文言文。从三年级开始,共有14篇文言文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对于怎样提升文言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以六上《文言文二则》为例,阐述几条策略:多层次诵读,读出语言之美;多元品读,读出文意之美;深度研读,读出文化之美。以此让文言文变得与学生亲近起来,让学生树立学习文言文的自信,进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