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售后服务显然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法宝,而承诺作为售后服务的核心,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文章就如何理解承诺、如何做出承诺、如何履行承诺作些探讨。
[关键词]承诺 制胜关键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商家以什么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售后服务显然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法宝,而承诺作为售后服务的核心,无疑成为商家制胜的关键。在售后服务中承诺是经常的事情,如何理解承诺?如何做出承诺?如何履行承诺?就成为商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如何理解承诺
从词义上理解,承诺就是对某项事物答应照办。从法律意义上讲,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如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对交货期限的承诺等。承诺了的事情照办了就是守约,承诺的事情没有照办就是违约。承诺某个事情,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1.承诺是企业经营实力的体现。企业实力往往通过承诺以及对承诺的履行表现出来,没法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对用户的承诺,也就没有最强的竞争力。尤其作为商贸企业,在同一个区域,有多家商贸集团同时经营相同的产品,那就要看各自的售后服务承诺实现的程度了。以顾客购买空调为例,顾客购买空调完成付款环节,剩下来的就是商家送货、安装调试,这里就有一个承诺及履行承诺的问题,即什么时候送货,什么时候安装等。谁承诺的时限短,且在承诺的时限内能尽快到位,谁的信誉就高,排除其他因素,顾客就会满意,说明商家实力强。现代产品概念是一个整体概念,人们对产品的理解包括效用、形式和附加三个层面,如果不提供服务或服务不周全,顾客就不能完全实现消费。尤其是类似空调这样的大件家用电器,对于顾客来讲,货送到家也还是一个半成品,它不像食品、服装,即买即消费,空调不能开箱即用,如果货到以后,商家迟迟不能安装,甚至一拖再拖,那顾客只能认为你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力量不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效益不好,养不起一支硬而有力的专业售后服务队伍,企业的承诺不可信。
2.承诺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售后服务的核心,承诺不仅仅是个照办的问题,是个违不违约的问题,承诺意味着责任,承诺意味着信誉,承诺意味着尊重。一是责任,承诺对顾客是一种责任,既然答应的事情,就应该有能力照办,就应该办,否则就是对顾客不负责任,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企业不负责任。二是信誉,承诺与诚信相辅相成,企业是否按期履行承诺是售后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企业的信誉密切相关。在商业活动中,没有承诺就没有诚信可言,而不守诚信承诺就是谎言,那承诺还有什么意义?承诺就要讲信用,这是对商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被遵守的承诺就是守信;承诺了的事情不照办,就是不讲诚信,企业不讲诚信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所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按期履约,并应克服一切困难,以此赢得声誉。三是尊重,一方面,承诺照办,是对顾客的尊重。作为顾客来讲,一旦接受你的承诺,就会认真等待你的上门服务,承诺后不去照办,那就是在忽悠顾客,没把顾客当回事,是对顾客的极不尊重;一方面,履行承诺,也是企业赢得顾客的认可和尊重。
3.承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对客户的承诺其实也是企业发展经营的最好源动力,在对顾客做出承诺的同时,实际上就已经对企业自身提出了要求,履行承诺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过程。同时,良好的承诺,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提升顾客忠诚度,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二、如何做出承诺
承诺是有代价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代价就是履行承诺的必要成本。如果不如期履行承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个代价就大了。因此,为了使承诺的事情能够做到照办,就应力求做出合理的承诺。
1.把握度。作为承诺人,应该把握度,这个度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时限约定。仍以空调为例,从顾客购买完成货款交付算起,在多长时间以内保证送货、安装,这个时间期限应该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度的把握为履行承诺提供保证。
2.要慎重。作为顾客来讲,并不是一定要求即买即装,我相信对于大多数顾客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承诺期限内能否照办。对于顾客的要约,接待人员不能随意应诺,明智者先会充分估计客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作为承诺人,应该在正式回答顾客要约之前,对企业目前销售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知晓服务人员工作进度,在此前提下确定要约限定。作为企业来讲,承诺人大多是服务台值班人员。并不是送货安装人员,但承诺人代表了企业,代表了售后服务队伍,因而是不能随意答复,更不能敷衍了事。
3.留余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制约,售后服务中的承诺毕竟不是合同中的承诺,它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某客户距离城中心较远,或安装难度大,或天气原因等,因而需要比正常安装多得多的时间。因此,承诺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客观环境和自身力量,把相关因素考虑进去,在约定期限上留有一定余地。当然也不能随意放宽时间期限,那顾客也是不会同意的。这个时间界定,应该由两个因素构成,即:“前期已售出产品安装时间+一定的偶然因素时间”。在语气表达上,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最好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一定灵活性的话,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如“我们会尽快在约定的时间内为您安装,若有特殊情况我们会及时通知您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顾客是会理解的。顾客购买大件商品,总是希望能尽快用上,违约一次对于商家也许只是百分之一的过错,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顾客来讲,那就是商家百分之百的违约。也许你会认为,耐用消费品购买长期使用,一般很少有回头客,因而不在意这百分之一的过错,但忠诚度不仅表现在回头购买,更表现在介绍他人购买,一旦顾客对你的企业产生反感,那不就多了一位反向宣传人吗?
三、如何履行承诺
承诺只是对某项事情的答应,履行承诺是关键,美国IBM公司。对任何顾客的抱怨或疑难,务必在24小时内解决,有的甚至在提出后几小时内解决,得到了用户的好评。要保证承诺兑现,重要的是承诺后的工作,包括安排落实、督促实施、检查询问和反馈评价。
1.安排落实。在接受并作出承诺以后,应尽快作出履行承诺的安排,把任务安排落实到人,并明确告之最后期限和有关要求。
2.督促实施。要重视售后服务的过程管理,安排后应及时了解进展情况,督促具体落实,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顾客问及为什么没有按时到位时,有的承诺人会反问“没到吗?我已经下单了哇?”这样的话只能对自己讲,千万不要对顾客讲,这显然说明承诺人只有安排没有督办。顾客会认为企业人员不用心,企业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
3.检查询问。在承诺期限快到时,承诺人要及时询问服务结果,确保承诺按期完成。如果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履行承诺,应及时通知到客户,并做出解释和新的安排,对未能及时服务到位应表示歉意。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回答:“不对呀,师傅应该去了哇?”等等,这显然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表现,这样的答复只能让顾客产生不满意情绪。
4.反馈评估。主要是通过电话访问了解顾客对售后服务质量的态度和评价,这样做一方面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顾客;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评估与及时的反馈,能不断改进售后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和信誉,应坚持以人为本营销理念,在售后服务过程中注重满足顾客在心理、尊重、安全、友好等方面的需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AR,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3.15
[2]葛深渭:农民闯市场实用营销知识探讨[M],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2006
[关键词]承诺 制胜关键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商家以什么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售后服务显然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法宝,而承诺作为售后服务的核心,无疑成为商家制胜的关键。在售后服务中承诺是经常的事情,如何理解承诺?如何做出承诺?如何履行承诺?就成为商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如何理解承诺
从词义上理解,承诺就是对某项事物答应照办。从法律意义上讲,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如对产品质量的承诺,对交货期限的承诺等。承诺了的事情照办了就是守约,承诺的事情没有照办就是违约。承诺某个事情,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1.承诺是企业经营实力的体现。企业实力往往通过承诺以及对承诺的履行表现出来,没法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对用户的承诺,也就没有最强的竞争力。尤其作为商贸企业,在同一个区域,有多家商贸集团同时经营相同的产品,那就要看各自的售后服务承诺实现的程度了。以顾客购买空调为例,顾客购买空调完成付款环节,剩下来的就是商家送货、安装调试,这里就有一个承诺及履行承诺的问题,即什么时候送货,什么时候安装等。谁承诺的时限短,且在承诺的时限内能尽快到位,谁的信誉就高,排除其他因素,顾客就会满意,说明商家实力强。现代产品概念是一个整体概念,人们对产品的理解包括效用、形式和附加三个层面,如果不提供服务或服务不周全,顾客就不能完全实现消费。尤其是类似空调这样的大件家用电器,对于顾客来讲,货送到家也还是一个半成品,它不像食品、服装,即买即消费,空调不能开箱即用,如果货到以后,商家迟迟不能安装,甚至一拖再拖,那顾客只能认为你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力量不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效益不好,养不起一支硬而有力的专业售后服务队伍,企业的承诺不可信。
2.承诺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售后服务的核心,承诺不仅仅是个照办的问题,是个违不违约的问题,承诺意味着责任,承诺意味着信誉,承诺意味着尊重。一是责任,承诺对顾客是一种责任,既然答应的事情,就应该有能力照办,就应该办,否则就是对顾客不负责任,当然也是对自己的企业不负责任。二是信誉,承诺与诚信相辅相成,企业是否按期履行承诺是售后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企业的信誉密切相关。在商业活动中,没有承诺就没有诚信可言,而不守诚信承诺就是谎言,那承诺还有什么意义?承诺就要讲信用,这是对商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被遵守的承诺就是守信;承诺了的事情不照办,就是不讲诚信,企业不讲诚信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所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按期履约,并应克服一切困难,以此赢得声誉。三是尊重,一方面,承诺照办,是对顾客的尊重。作为顾客来讲,一旦接受你的承诺,就会认真等待你的上门服务,承诺后不去照办,那就是在忽悠顾客,没把顾客当回事,是对顾客的极不尊重;一方面,履行承诺,也是企业赢得顾客的认可和尊重。
3.承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对客户的承诺其实也是企业发展经营的最好源动力,在对顾客做出承诺的同时,实际上就已经对企业自身提出了要求,履行承诺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过程。同时,良好的承诺,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提升顾客忠诚度,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二、如何做出承诺
承诺是有代价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代价就是履行承诺的必要成本。如果不如期履行承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个代价就大了。因此,为了使承诺的事情能够做到照办,就应力求做出合理的承诺。
1.把握度。作为承诺人,应该把握度,这个度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时限约定。仍以空调为例,从顾客购买完成货款交付算起,在多长时间以内保证送货、安装,这个时间期限应该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度的把握为履行承诺提供保证。
2.要慎重。作为顾客来讲,并不是一定要求即买即装,我相信对于大多数顾客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承诺期限内能否照办。对于顾客的要约,接待人员不能随意应诺,明智者先会充分估计客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作为承诺人,应该在正式回答顾客要约之前,对企业目前销售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知晓服务人员工作进度,在此前提下确定要约限定。作为企业来讲,承诺人大多是服务台值班人员。并不是送货安装人员,但承诺人代表了企业,代表了售后服务队伍,因而是不能随意答复,更不能敷衍了事。
3.留余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制约,售后服务中的承诺毕竟不是合同中的承诺,它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某客户距离城中心较远,或安装难度大,或天气原因等,因而需要比正常安装多得多的时间。因此,承诺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客观环境和自身力量,把相关因素考虑进去,在约定期限上留有一定余地。当然也不能随意放宽时间期限,那顾客也是不会同意的。这个时间界定,应该由两个因素构成,即:“前期已售出产品安装时间+一定的偶然因素时间”。在语气表达上,不要把话说得太满,最好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一定灵活性的话,给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如“我们会尽快在约定的时间内为您安装,若有特殊情况我们会及时通知您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顾客是会理解的。顾客购买大件商品,总是希望能尽快用上,违约一次对于商家也许只是百分之一的过错,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顾客来讲,那就是商家百分之百的违约。也许你会认为,耐用消费品购买长期使用,一般很少有回头客,因而不在意这百分之一的过错,但忠诚度不仅表现在回头购买,更表现在介绍他人购买,一旦顾客对你的企业产生反感,那不就多了一位反向宣传人吗?
三、如何履行承诺
承诺只是对某项事情的答应,履行承诺是关键,美国IBM公司。对任何顾客的抱怨或疑难,务必在24小时内解决,有的甚至在提出后几小时内解决,得到了用户的好评。要保证承诺兑现,重要的是承诺后的工作,包括安排落实、督促实施、检查询问和反馈评价。
1.安排落实。在接受并作出承诺以后,应尽快作出履行承诺的安排,把任务安排落实到人,并明确告之最后期限和有关要求。
2.督促实施。要重视售后服务的过程管理,安排后应及时了解进展情况,督促具体落实,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顾客问及为什么没有按时到位时,有的承诺人会反问“没到吗?我已经下单了哇?”这样的话只能对自己讲,千万不要对顾客讲,这显然说明承诺人只有安排没有督办。顾客会认为企业人员不用心,企业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
3.检查询问。在承诺期限快到时,承诺人要及时询问服务结果,确保承诺按期完成。如果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而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履行承诺,应及时通知到客户,并做出解释和新的安排,对未能及时服务到位应表示歉意。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回答:“不对呀,师傅应该去了哇?”等等,这显然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表现,这样的答复只能让顾客产生不满意情绪。
4.反馈评估。主要是通过电话访问了解顾客对售后服务质量的态度和评价,这样做一方面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忠诚顾客;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评估与及时的反馈,能不断改进售后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和信誉,应坚持以人为本营销理念,在售后服务过程中注重满足顾客在心理、尊重、安全、友好等方面的需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AR,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3.15
[2]葛深渭:农民闯市场实用营销知识探讨[M],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