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尚店油田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近东西向、西高东低的鼻状构造。该油田具有断层多、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多、油水关系复杂、层间差异大的特点,属于中渗透为主的复杂断块油田。按沉积相类型划分:滨浅湖相、河流相、三角洲相、生物礁相、火成岩相等。
关键词石油;地质
中图分类号TE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207-01
1概况
1.1地层发育情况
尚店油田自下而上发育: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及明化镇组。受济阳运动、东营运动的影响,地层抬升,造成两次沉积间断,即沙四段顶部和东营组顶部普遍遭受剥蚀。
1.2沉积特征
尚店油田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其北部为滨县凸起,西北部为林樊家突起,南为里则镇洼陷,因此处于凸、凹之间,距离物源较近。沙四段沉积末期,由于受济阳运动的影响,地层抬升,沙四段顶部地层普遍遭受剥蚀,之后下降接受沙三、二、一段及东营组沉积,地层逐层超覆。东营组沉积末期,受东营运动的影响,地层再次抬升,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地层普遍遭受剥蚀,之后再次下降接受馆陶组沉积。由于两次构造运动,造成湖盆大小、水体深度及古地形等差异。因此,沉积类型丰富。
1.3储层物性特征
统计尚店9口取心井近千块化验分析资料,馆陶组储层岩性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度32.5%,渗透率428×10-3μm2,碳酸盐含量5.9%,泥质含量10.2%,粒度中值0.14mm,分选系数1.8。因此,馆陶组为特高孔、中渗储层。
1.4储层成因分析
由于受构造位置、沉积环境的影响,造成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差异很大。1)到目前为止,胜利油区第三系生物礁仅见于沙四上亚段,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沙四上亚段间歇海浸,造成属于海相的造礁管藻生物在湖泊中繁殖;生物礁灰岩主要分布在水浅,温度较高,透光性好,含氧充足,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热带浅而动荡的水区。(2)古隆起区有利于礁体形成。通过对现代礁分析,礁在沉积古地形高的基础上,在海浸的地质背景下发生的,处于沙四上亚段淡化湖泊中的生物不如海洋中的生物丰富,不能通过生物沉积而迅速造出碳酸盐,只能借居古地形高地。尚店油田沙四中亚段滨80井区,有多个构造高点,因此,礁体容易在此形成。通过以上分析,生物礁相划分为3种微相:礁后微相、礁核微相、礁前微相。2)喷发岩则是由于熔融岩浆上涌引发的火山喷发作用在岩浆上涌过程中,由于接触带围岩的淬火作用和气体的不断释放,伴随有大量孔隙形成。岩浆体成岩固结过程中,地层压力不均衡产生剪切应力,同时发育许多裂缝,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带和运聚。
2储层结构特征分析
2.1储层组成及结构特征不同
现對以上三种岩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如下:1)砂岩。岩性一般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其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有水平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槽模构造、火焰构造等。这些特征是在水动力作用和重力的作用下由悬浮、搬运或重力作用形成的。2)生物礁灰岩。岩石中最常见的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也经常混入一些粘土、石英和长石等陆源物质;这些物质组成生物构成岩石骨架或经过波浪和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形成的碳酸盐或由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石灰岩、白云岩,其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有生物骨架结构、泥晶结构、晶粒结构;鸟眼构造、虫孔构造、缝合线构造等。3)喷发性玄武岩。结合沉积盆地内地层接触关系以及湖盆的演化特点,目前将第三系火山活动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期:即孔店组~沙四下亚段为第一期、沙四段~沙二下亚段为第二期、沙二上亚段~东营组为第三期、馆陶组~明化镇组为第四期。
2.2储层物性特征不同
对尚店油田取心资料统计看出: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
的储层物性好于砂岩储层。具体数据如下:1)砂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0%,渗透率平均值为450×10-3μm2。属于高孔、中渗储层。2)生物礁灰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4.7%,渗透率平均值为717×10-3μm2。属于高孔、中渗储层。3)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5%,渗透率平均值为820×10-3μm2。属于特高孔、中渗储层。
2.3储层平面分布不同
从沉积相研究得到,生物礁灰岩油藏、喷发性玄武岩油藏分布在边部高部位,构造位置大概在1400米以上,砂岩油藏分布在低部位,大概在1400米以下。
2.4储层单层厚度不同
通过统计,发现尚店油田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单层平均厚度在5~6米左右,而砂岩储层单层平均厚度在4米左右。总体来说,由于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发育储层的部位较少,因此总厚度小于砂岩储层总厚度。
2.5储层微观特征不同
从电镜照片看出,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内部的孔隙比砂岩储层内部的孔隙要大。因此,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的储油性好于砂岩储层,相同条件下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的油井产量也要高于砂岩储层的油井产量。这也证实了前人的观点。
2.6储层测井响应不同
生物礁灰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的反映是自然电位负异常、微电极有幅度差、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为自然电位平直、微电极幅度差小、自然伽马低、高电阻、声波时差高;砂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为自然电位显示负异常,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自然伽马低、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电阻率曲线均为中等、声波时差低。
2.7储层地震反射不同
生物礁灰岩在地震剖面上,有向上凸起的礁体外形轮廓,上覆地层的反射向礁体翼部上超,其内部反射杂乱或无反射。由于速度异常引起的礁体底面反射弯曲;喷发性玄武岩在地震剖面上振幅极强、连续性好、层速度高、频率变化不稳定;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是地层平缓,同向轴连续性不强,忽强忽弱。底部与下伏层序不连续。
3认识
通过对尚店油田几种不同类型油藏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物礁灰岩油藏、喷发性玄武岩油藏分布在边部高部位。2)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的储层物性好于砂岩储层。3)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与砂岩储层相比,在测井响应上反应为自然电位平直、微电极幅度差小、自然伽马低、高电阻、声波时差高。4)对于砂岩油藏,由于油藏压实作用、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沙四中亚段油藏与馆陶组、东营组油藏相比,油藏物性较差。
参考文献
[1]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421-434..
[2]王秉海,钱凯 主编.胜利油区地质研究与勘探实践[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2.4
[3]赵澄林.沉积学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36-143.
[4]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蒋旭东(1965-),男,江苏无锡人,工程师,从事油田地质研究工作,山东滨州滨南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石油;地质
中图分类号TE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207-01
1概况
1.1地层发育情况
尚店油田自下而上发育: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馆陶组及明化镇组。受济阳运动、东营运动的影响,地层抬升,造成两次沉积间断,即沙四段顶部和东营组顶部普遍遭受剥蚀。
1.2沉积特征
尚店油田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其北部为滨县凸起,西北部为林樊家突起,南为里则镇洼陷,因此处于凸、凹之间,距离物源较近。沙四段沉积末期,由于受济阳运动的影响,地层抬升,沙四段顶部地层普遍遭受剥蚀,之后下降接受沙三、二、一段及东营组沉积,地层逐层超覆。东营组沉积末期,受东营运动的影响,地层再次抬升,东营组及沙河街组地层普遍遭受剥蚀,之后再次下降接受馆陶组沉积。由于两次构造运动,造成湖盆大小、水体深度及古地形等差异。因此,沉积类型丰富。
1.3储层物性特征
统计尚店9口取心井近千块化验分析资料,馆陶组储层岩性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度32.5%,渗透率428×10-3μm2,碳酸盐含量5.9%,泥质含量10.2%,粒度中值0.14mm,分选系数1.8。因此,馆陶组为特高孔、中渗储层。
1.4储层成因分析
由于受构造位置、沉积环境的影响,造成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差异很大。1)到目前为止,胜利油区第三系生物礁仅见于沙四上亚段,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沙四上亚段间歇海浸,造成属于海相的造礁管藻生物在湖泊中繁殖;生物礁灰岩主要分布在水浅,温度较高,透光性好,含氧充足,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热带浅而动荡的水区。(2)古隆起区有利于礁体形成。通过对现代礁分析,礁在沉积古地形高的基础上,在海浸的地质背景下发生的,处于沙四上亚段淡化湖泊中的生物不如海洋中的生物丰富,不能通过生物沉积而迅速造出碳酸盐,只能借居古地形高地。尚店油田沙四中亚段滨80井区,有多个构造高点,因此,礁体容易在此形成。通过以上分析,生物礁相划分为3种微相:礁后微相、礁核微相、礁前微相。2)喷发岩则是由于熔融岩浆上涌引发的火山喷发作用在岩浆上涌过程中,由于接触带围岩的淬火作用和气体的不断释放,伴随有大量孔隙形成。岩浆体成岩固结过程中,地层压力不均衡产生剪切应力,同时发育许多裂缝,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带和运聚。
2储层结构特征分析
2.1储层组成及结构特征不同
现對以上三种岩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如下:1)砂岩。岩性一般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其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有水平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槽模构造、火焰构造等。这些特征是在水动力作用和重力的作用下由悬浮、搬运或重力作用形成的。2)生物礁灰岩。岩石中最常见的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也经常混入一些粘土、石英和长石等陆源物质;这些物质组成生物构成岩石骨架或经过波浪和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形成的碳酸盐或由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石灰岩、白云岩,其结构及构造特征主要有生物骨架结构、泥晶结构、晶粒结构;鸟眼构造、虫孔构造、缝合线构造等。3)喷发性玄武岩。结合沉积盆地内地层接触关系以及湖盆的演化特点,目前将第三系火山活动进一步划分为四个亚期:即孔店组~沙四下亚段为第一期、沙四段~沙二下亚段为第二期、沙二上亚段~东营组为第三期、馆陶组~明化镇组为第四期。
2.2储层物性特征不同
对尚店油田取心资料统计看出: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
的储层物性好于砂岩储层。具体数据如下:1)砂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0%,渗透率平均值为450×10-3μm2。属于高孔、中渗储层。2)生物礁灰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4.7%,渗透率平均值为717×10-3μm2。属于高孔、中渗储层。3)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5%,渗透率平均值为820×10-3μm2。属于特高孔、中渗储层。
2.3储层平面分布不同
从沉积相研究得到,生物礁灰岩油藏、喷发性玄武岩油藏分布在边部高部位,构造位置大概在1400米以上,砂岩油藏分布在低部位,大概在1400米以下。
2.4储层单层厚度不同
通过统计,发现尚店油田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单层平均厚度在5~6米左右,而砂岩储层单层平均厚度在4米左右。总体来说,由于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发育储层的部位较少,因此总厚度小于砂岩储层总厚度。
2.5储层微观特征不同
从电镜照片看出,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内部的孔隙比砂岩储层内部的孔隙要大。因此,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的储油性好于砂岩储层,相同条件下生物礁、喷发性玄武岩的油井产量也要高于砂岩储层的油井产量。这也证实了前人的观点。
2.6储层测井响应不同
生物礁灰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的反映是自然电位负异常、微电极有幅度差、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喷发性玄武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为自然电位平直、微电极幅度差小、自然伽马低、高电阻、声波时差高;砂岩储层在测井响应上为自然电位显示负异常,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自然伽马低、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电阻率曲线均为中等、声波时差低。
2.7储层地震反射不同
生物礁灰岩在地震剖面上,有向上凸起的礁体外形轮廓,上覆地层的反射向礁体翼部上超,其内部反射杂乱或无反射。由于速度异常引起的礁体底面反射弯曲;喷发性玄武岩在地震剖面上振幅极强、连续性好、层速度高、频率变化不稳定;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是地层平缓,同向轴连续性不强,忽强忽弱。底部与下伏层序不连续。
3认识
通过对尚店油田几种不同类型油藏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物礁灰岩油藏、喷发性玄武岩油藏分布在边部高部位。2)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的储层物性好于砂岩储层。3)生物礁灰岩储层、喷发性玄武岩储层与砂岩储层相比,在测井响应上反应为自然电位平直、微电极幅度差小、自然伽马低、高电阻、声波时差高。4)对于砂岩油藏,由于油藏压实作用、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沙四中亚段油藏与馆陶组、东营组油藏相比,油藏物性较差。
参考文献
[1]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421-434..
[2]王秉海,钱凯 主编.胜利油区地质研究与勘探实践[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2.4
[3]赵澄林.沉积学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36-143.
[4]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蒋旭东(1965-),男,江苏无锡人,工程师,从事油田地质研究工作,山东滨州滨南采油厂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