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历史的脚步,不同时代,情感教学也有它特定的内容和含义,但亘古不变的是:真诚.启慧,它是情感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语文教学 真诚 启惠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9.038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使你终生受益的教师,并不是看他教学生哪些知识,关键是看他教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学就是人学,这是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点决定的,而人学离不开道德情感明辨是非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为之效仿之,这就是情感教学的魅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有了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先生就有了对情感教学的认识和运用。伴随历史的脚步,不同时代,情感教学也有它特定的内容和含义,但亘古不变的是:真诚.启慧,它是情感教学的主旋律、在异彩纷呈的教改中大放金光,绚丽多彩点缀人生之旅.
一、让真诚感动自身——做好情感蓄势。
“真正的悲哀,虽然没有先说出来人们也会感到难过的”。面对几十双晶莹剔透的眼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常警告和勉励自己用心、用情、用真诚准备每一堂课。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包罗万象,要想篇篇以情动人似乎难以如愿,但毕竟伟大孕育在平凡之中,只要细心去挖掘、去体会,作者那种源于生命之中的真情,就会如春日的花香由远及近,由淡到浓沁人心脾把我们感动。在教读辛弃疾的词《水龙吟》、《永遇乐》时,我就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初读这两首词,说心里话,我连一点感动都没有,别说感染学生了,辛弃疾,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那是久远的历史,他们怎么也体会不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爱国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慨,甚至有很多同学在朗读时总忍俊不住,笑个不停,为了不让教学失去了他应有的意义,我在网上阅读了辛弃疾有关的一系列资料,聆听了赵晓岚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金戈铁马辛弃疾》……一个雄心勃勃的少年,一个南征北战的壮汉,一个运筹帷幄的词人……金戈铁马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渐渐的清晰起来。一个语文教师有时情感的蓄势比知识的准备更有意义、更重要,它常常使教师有一种急于表达的冲动,得到平时无法得到的意外的收获。
二、让真情感动师生——作好情感的交流
感动学生,情感育人是教师备课的最终目的。有了真情的情感蓄势,还要寻找恰到好处的方法和途径去感染学生。欲速则不达 ,在情到深处时教师要把握情绪,控制感情,灵活机智,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使学生循序渐进,登堂入室般的进入佳境。以教读《水龙吟》、《永遇乐》为例,讲授前我先如临其境的给学生讲辛弃疾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当学生对辛弃疾这个人物感兴趣时,我在用深沉激动的语调给大家讲百孔千疮的大宋,那连泥带沙的浊水,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渐渐地大家严肃了,沉默了,这时已水到渠成,于是我无限深沉的范读课文合上书,我分明看见了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于是那嘶声裂肺的呼唤在校园里萦绕回荡。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不用只言片语,德育、美育、智育尽在不言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行情感教学教师的真诚投入是关键。营造这种教学氛围对学生心灵是一种陶冶,对教师的心灵也是一次净化。
三、让真诚感动周围——做好情感升华
真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情操,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成为当代中学生用以迎接未来的一种本领和原则。真诚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延伸到生活中,升华为一种人格魅力。例如:在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前,我暗地查访发现很多学生与父母有隔阂,于是在分析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后,我讲了许多发生学生们家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那种充满生活空间的动人亲情。这样,母爱父爱的区别不再是抽象神秘的字眼,而变成一幕幕生活琐屑回忆,一篇篇充满稚气充满真情的文章应运而生,启发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让真诚撞击智慧——开启学生的智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智慧,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常说的能力如: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是智慧的一定程度的外观形式,他可以培养可以体悟可以自我开发,是内在心灵素质和无比巨大心灵能量,所以语文教学既是情感教学又是启慧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互为促进。从根本上说智慧开发是从外部灌输的,然后在自我完成。通过积累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去自省寻求认识自己智慧,自己体会自己智慧,自己开发自己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不失时机的做好启发性问题,掌握恰当火候做好啟发引导工作很重要。在学习每一课时我都精心设计一定量启发思维性问题,尤其有一定联想、想象空间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机会,充分开发学生智慧。
例如:学习《祝福》时,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1、你如果是祥林嫂怎样自救?2、给《祝福》的祥林嫂设计自救的方案。再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店小二夫妇没有发现高俅和陆虞候陷害林冲的阴谋,小说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完成了无数次再创造的任务,更品尝了自己智慧之果的甜美,同时教师也收获了新课程研究、开创课堂新格局的果实,体会到了自己酿造的“真诚.启慧”之酒的醇美,真是越真诚越纯美,自己也舒了筋骨、活了血液、吸收了营养、抖擞了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真诚 启惠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9.038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使你终生受益的教师,并不是看他教学生哪些知识,关键是看他教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学就是人学,这是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点决定的,而人学离不开道德情感明辨是非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为之效仿之,这就是情感教学的魅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有了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先生就有了对情感教学的认识和运用。伴随历史的脚步,不同时代,情感教学也有它特定的内容和含义,但亘古不变的是:真诚.启慧,它是情感教学的主旋律、在异彩纷呈的教改中大放金光,绚丽多彩点缀人生之旅.
一、让真诚感动自身——做好情感蓄势。
“真正的悲哀,虽然没有先说出来人们也会感到难过的”。面对几十双晶莹剔透的眼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常警告和勉励自己用心、用情、用真诚准备每一堂课。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包罗万象,要想篇篇以情动人似乎难以如愿,但毕竟伟大孕育在平凡之中,只要细心去挖掘、去体会,作者那种源于生命之中的真情,就会如春日的花香由远及近,由淡到浓沁人心脾把我们感动。在教读辛弃疾的词《水龙吟》、《永遇乐》时,我就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初读这两首词,说心里话,我连一点感动都没有,别说感染学生了,辛弃疾,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那是久远的历史,他们怎么也体会不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爱国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慨,甚至有很多同学在朗读时总忍俊不住,笑个不停,为了不让教学失去了他应有的意义,我在网上阅读了辛弃疾有关的一系列资料,聆听了赵晓岚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金戈铁马辛弃疾》……一个雄心勃勃的少年,一个南征北战的壮汉,一个运筹帷幄的词人……金戈铁马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渐渐的清晰起来。一个语文教师有时情感的蓄势比知识的准备更有意义、更重要,它常常使教师有一种急于表达的冲动,得到平时无法得到的意外的收获。
二、让真情感动师生——作好情感的交流
感动学生,情感育人是教师备课的最终目的。有了真情的情感蓄势,还要寻找恰到好处的方法和途径去感染学生。欲速则不达 ,在情到深处时教师要把握情绪,控制感情,灵活机智,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使学生循序渐进,登堂入室般的进入佳境。以教读《水龙吟》、《永遇乐》为例,讲授前我先如临其境的给学生讲辛弃疾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当学生对辛弃疾这个人物感兴趣时,我在用深沉激动的语调给大家讲百孔千疮的大宋,那连泥带沙的浊水,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渐渐地大家严肃了,沉默了,这时已水到渠成,于是我无限深沉的范读课文合上书,我分明看见了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于是那嘶声裂肺的呼唤在校园里萦绕回荡。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不用只言片语,德育、美育、智育尽在不言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行情感教学教师的真诚投入是关键。营造这种教学氛围对学生心灵是一种陶冶,对教师的心灵也是一次净化。
三、让真诚感动周围——做好情感升华
真诚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情操,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成为当代中学生用以迎接未来的一种本领和原则。真诚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延伸到生活中,升华为一种人格魅力。例如:在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前,我暗地查访发现很多学生与父母有隔阂,于是在分析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后,我讲了许多发生学生们家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那种充满生活空间的动人亲情。这样,母爱父爱的区别不再是抽象神秘的字眼,而变成一幕幕生活琐屑回忆,一篇篇充满稚气充满真情的文章应运而生,启发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让真诚撞击智慧——开启学生的智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智慧,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常说的能力如: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是智慧的一定程度的外观形式,他可以培养可以体悟可以自我开发,是内在心灵素质和无比巨大心灵能量,所以语文教学既是情感教学又是启慧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互为促进。从根本上说智慧开发是从外部灌输的,然后在自我完成。通过积累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去自省寻求认识自己智慧,自己体会自己智慧,自己开发自己智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必要的外部条件,不失时机的做好启发性问题,掌握恰当火候做好啟发引导工作很重要。在学习每一课时我都精心设计一定量启发思维性问题,尤其有一定联想、想象空间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机会,充分开发学生智慧。
例如:学习《祝福》时,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1、你如果是祥林嫂怎样自救?2、给《祝福》的祥林嫂设计自救的方案。再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店小二夫妇没有发现高俅和陆虞候陷害林冲的阴谋,小说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完成了无数次再创造的任务,更品尝了自己智慧之果的甜美,同时教师也收获了新课程研究、开创课堂新格局的果实,体会到了自己酿造的“真诚.启慧”之酒的醇美,真是越真诚越纯美,自己也舒了筋骨、活了血液、吸收了营养、抖擞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