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美学教育略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但语文教育中的美学教育却被普遍忽视。
  教师们在授课时喜欢用现实的事物让学生与课本所描写的事物联系起来理解书中的描绘的景物,这恰好违背了“美感经验”的大忌,人对于事物的认识越多,经验越多,联想也就越丰富,对书本美景的理解掺杂着太多的现实联想就不会是美感享受。比如,看一株荷花,可以引发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它属于何种植物种类,生长到什么阶段等;一种是实用态度,它有什么利用价值;一种是欣赏,只看荷花本来的形象,摈弃它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即使是一株孤立在池塘中,只是单纯地观玩它,才是美感的态度。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事物,一见就不免引发许多关于它们的联想,会不自觉地忘掉或忽略它们本身自有的美,这就是教师们被忽视的美学教育的原则——“心理距离”。
  例如《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独特审美体验;2.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设想由学生自身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本,体会郁达夫作品里的雅与俗,真与美。多数老师使用创设情境,阅读文本,从字、句、段中了解郁达夫笔下的秋,课堂上教师从学生自身经历、体验去引导,可这样却违背了美感经验中的“心理的距离”的要求。它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举例来说明何为心理距离——南方的秋雨是连绵不断的,人们感到周围都是湿漉漉的,地面总是脏兮兮的,心情也会有压抑之感;但换一角度来看,秋雨是一种景致,秋雨像蚕丝笼罩着整个大地,雨暮中朦胧的景物都蒙上一层灰白的色泽,天与地也没有了边际,人仿佛游走于天地间。秋雨与人的一切实际生活纠结在一起,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不得不讨厌秋雨;但把秋雨摆脱了现实环境去看,使秋雨和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能用客观的态度欣赏,这才是美感的态度。
  美感经验可从刺激、知觉、反应三者进行诱导和训练来达到以上所述的目的。事物的存在刺激人的感官器官,能触及人的知觉,形成的知觉将会是人作出反应的预备。心理距离就是要在知觉到反应动作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让人能在适当的心理距离去欣赏,去审视事物或景色。我在教授《故都的秋》之前寻找北京秋季的景色,如长城外红似火的枫叶,北京秋雨时四合院的近景和从直升机拍摄下的北京全景添加进PPT教案中,先在形象直觉上刺激来引起学生的讨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北京,更没有亲身感受过北京的秋雨,学生观看图片时会不由自主地惊叹,再要学生描述出看图片中秋的感觉,之后再播放北京秋雨天的录像,要学生对比南方秋雨的区别。学生从观赏风景图和录像中知道北京的秋色、秋雨到底是什么样子,学生的反应会根据看到的景物在心眼里描绘北京的秋雨。正如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在《艺术教育原理》写过:
  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它一切事物分开,是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给其它事物留丝毫余地。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结果是无疑的:就事物说,那是完全孤立;就自我说,那是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
  我们要在单纯的意象世界中才能感受到美,教师一直强调要用亲身体验去理解文本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有所欠缺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从作者角度解读“心理距离”。选入课本的文学作品,大多与现今社会有所脱节,学生对文中所提及的情境不会轻易的引起共鸣。老师在讲解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去理解作者文字内透露的情感,注意使用“心理距离”的原理讲授文本,因为离我们越近越熟悉的事物,我们在感受它们的美时会存在太多杂质,美学教育也达不到效果。
  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进行有序、有规划的刺激、知觉的训练,经过一定时间量的积累,学生会对类似的作品形成一种反应。因为人们一旦经过刺激后形成的知觉将会对某事物起反应动作。句词中体现的秋经过先前的刺激,形成对北国秋的知觉,让学生能对作者描写的秋有形象地直觉感受。
  如何使得学生形成有效的反应是语文教育中一个新问题。美感经验的养成是解决美育教育的关键,但现实并非如此。比如诗歌《沁园春·雪》开头描写的情景,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朗读时,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情景,情景的导入只是引子,重在传授分析诗歌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学生缺少美感经验,就不会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所以学生在考试时阅读到其它作品时,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其内涵,也就无法准确的回答问题。
  语文教育中美学教育应该受到重视,我们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或许应从美育开始。
其他文献
模糊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教学由教材--本原语言、教师--输出语言、学生--接受语言这三个方面组成,客观存在着模糊性,教学中是运用模糊心理指导学生把
核心期刊功能泛化后给学术期刊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恶化了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助长了浮躁的学风;败坏了编辑出版行业的职业道德.必须下大气力治理:要淡
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特性、分类,然后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简单应用:科学计算的可视化、物理规律、运动过程、实验的模拟与仿真、虚拟化的“现
《二泉映月》作为华人音乐经典,永远闪耀着生命之光.从《二泉映月》的内涵探讨入手,分析其乐章的意蕴生成,可以看出乐章依次生成转换的内在逻辑结构,即从"个人身世感叹",向"
《江汉大学学报》1982年创刊。现有人文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传播了科学理论,促进了学术交流,推
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将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与建成后的使用管理相分离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对财政性投资项目实行交钥匙工程建设管理是其重要措施之一,目
教学辅导类报刊主要是为中小学基础教育服务的,编辑这类报刊,必须做到:把握正确的导向,以育人为本,把培养和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放在首位;研究读者,准确定位,要面向广大学生,
故障现象:车主停车10min后起动,发动机怠速无法着车。
案例1故障现象:一辆2005年产一汽一大众奥迪C5A6轿车,搭载BBG型28L发动机和01J型变速器。据用户反映,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仪表板上的蓄电池指示灯偶尔会亮起。
1.后车门防护条与前车门干涉故障现象:将后车门开到最大极限位置时,后车门防护条与前门发生干涉(图1),可能会导致后车门防护条破裂或前门接触部位漆面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