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化机制的认知语法考察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的动词化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没能从根本上揭示不同名词动词化的差别和动因。在认知语法框架内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发现,基于凸显因素的解释过于简单化,动词化与认知处理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受制于多种认知因素。此外,汉语中名词发生动词化时很少能够编码多类相关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用硫酸镁注射液加1%利多卡因作痛点神经阻滞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用盲分法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40例,在透视下,采用25%硫酸镁注射液
本研究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框架,探讨了初/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词日中介过程中英语多义词的不同词义(典型义、边缘义)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1)在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是第一部被翻译为英文并在英美世界获得热烈反响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源语国家和目的语国家的利益趋同是该小说走向异域的推动力,小说
维诺格拉多夫是20世纪俄罗斯的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他开创了对俄语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先河,其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现在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他是俄语传统语法研究的集大成者,与
该病为一种病毒性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发生水泡和伴有大量流涎,故亦称“流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死亡率可达50%。文中就对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的诊疗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