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概述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f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不少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文中在分析当代大学生部分思想道德现状后,进一步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显现的问题,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23-03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①
  我们从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我们的未来和命运,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涉及到许多道德范畴,例如公共道德(俗称公德)、职业道德、情感道德、网络道德以及伦理道德、科技道德等。鉴于此,本文仅选取公共道德、职业道德、情感道德和网络道德四类道德,并结合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论述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等相关问题。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大学生公共道德现状
  社会公共道德是在人类公共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积累[1],将社会公共道德比喻成基本道德是不为过的,基本道德在人们公共场合中起基本的约束作用。近年来,大学校园逐渐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公共道德素养的教育,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学校管理层积极宣传有关精神,并要求广大大学生积极认真遵守纲要所提倡的行为规范。从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共道德素养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共道德观念、公共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共道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虽然这些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不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它仍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例如“马加爵案件”、刘海洋“伤熊事件”,以及前段时间的“虐兔事件”,都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当今社会,大学生无可厚非成为一种类似职业的群体,属于职业前的“职业”,这里所述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是把大学生看作一种职业来分析,本文称之为职业-学风道德。
  大学生应当遵守职业-学风道德,学习是大学生应该做的核心行为。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必须遵从学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学风道德观念[2]。关于此,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风道德方面是非常端正的,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在期末考试期间能够认真复习,认真考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每年高校期末考试期间,不少学生在考试前不做认真复习计划,相反他们积极准备小抄。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学风道德示范方面惩罚异常慎重,但是高校管理机构所采取的手段都非常严厉。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大学校园的“课桌文化”来分析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在此不做累述。
  (三)大学生情感道德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期,异性交往是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和行为结果,是他们感情世界走向健全和丰富的反映,也是为爱情作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3]。当代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恋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彼此在互补、吸引中进入恋爱,双方对彼此的情感共同负责。他们可以做到恋爱与学习两不相误,不会在恋爱时期互相消极度日,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都是以将来能够真正生活在一起,组建家庭为最终目标。
  但是,我们的周围同样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男女大学生在坠入情感交融圈后,他们会在后期的交往中迷失自己,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港湾在哪里,导致虚假爱情的发生,酿成爱情的悲剧。婚前性行为频繁出现在大学生周边,流产和不负责的随意分手,在当代大学校园也有发生,双方恋爱的前提并不是共同理想、互相吸引,而是因为好感或者一见钟情,为了短暂的激情而成为恋爱关系。这样的爱情,往往是不固定的,让各自的恋人没有得到安全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感情交融,这同样是一种情感道德的缺失,或者说情感道德失范。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大学生网络道德是指,在网络条件下,为适应、保障和维护网络正常有序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调整网上人与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4]。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和网络联系在一起,而大学生群体电脑操作水平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把它作为一种人们学习、交流、娱乐的工具,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充实。他们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做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侵犯他人合法的网络权益,也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危害事情的发生。
  当然,我们也知道,网络是无国界的,网络事物本身是没有道德约束的。少数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散播危害公共安全的信息,恶意泄露他人的私有信息,甚至传播不良影片,或者虚假信息。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还扰乱自己或者他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三、思想道德显现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值得赞赏,但是也显现出不少严重的问题,本文称之为道德缺失或道德失范。
  (一)社会公德
  现实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似乎随处可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校园秩序;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摩擦而恶言相对,甚至大打出手,校园公共设施屡遭人为性破坏。同时,大学生有关社会公德的社会新闻也有不少消极报道,其中不乏有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杀人、偷窃等行为发生。   (二)职业-学风道德
  高校大学生在面对期末考试、各种资格考试时,“积极”准备作弊工具,“悉心演练”作弊手段:有人花巨额买作弊耳机和答案,有人冒险在纸条上写有期末考试资料,甚至是缩印文献资料,带入考场等。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而在学期结束考核采取各种各样的作弊行为,这些都严重违背大学校园的学风规范。
  (三)情感道德
  大学生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部分男女恋爱缺少爱情基础,或者以玩乐为目的,更有因为一时冲动而发生关系,导致怀孕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个人犹豫某种原因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部分大学生会草率地与某一异性进行恋爱,等这种困境消失,他们又希望回到单身的环境,草率不负责任的提出分手,致使对方受激而做出过激行为来报复对方。
  (四)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本身是属于一种尚未形成道德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道德失范或者道德缺失。大学生网络犯罪开始出现,网上无国界,更谈不上“爱国”与“不爱国”;由于网络规范不健全,大学生无意泄露个人信息,或者泄露他人信息而导致别人利益受损;传播不道德信息或者黄色媒介产品等,这些都是在网络道德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经常发生。
  四、对策研究
  结合以上所分析的当代大学生各类道德失范的具体情况来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实乃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有才无德的高素质人才只会给社会带来隐藏的危机,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有德有才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如何来加强或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呢?本文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来进行对策研究。
  (一)内在对策
  1.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对思想道德的地位和作用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关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民主建设等发展,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不容忽视,相反,实要加强。广大大学生不能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无关大局,是无关紧要的小节、小德[5]。
  2.当代大学生要有积善成德,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善而戒恶。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切勿认为别人能做出的小恶未被指责,我为什么就不能做。
  3.认真学习,严于律己,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社会公德规范等行为准则,加强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能使大学生洁身自好,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行不恶之事,同时需要我们大学生时刻以自身为中心,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外在政策
  1.社会控制机制要加强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少监督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对于公德缺失、情感道德失范等行为,需要我们大众给予谴责与批评,减少必要的社会人才损失。相反,大学生作了正义的“牺牲”和奉献,应该得到社会的赞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
  2.高校要重视校园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必须把道德建设、人格建设、情操建设、意志建设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6]。高校管理层在开展日常教学任务之后,也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学术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高水平人才,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思想道德修养课,开展第二课堂,不能只走形式,不讲结果。
  3.家庭教育要分担任务
  在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起到主要的教育作用,扮演重要的教育角色,每个家庭都要认真引导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否则光有社会引导、高校行政是不够的,家庭必须要担起相应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
  五、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蓬勃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进来,有才有德的大学生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强大主力。社会、高校、家庭在大学生成才拥德道路上扮演各种角色。同时,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要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增强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自觉性,综合内外多因素的力量,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整体水平。
  注 释:
  ①2005年1月17日至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内容。
  参考文献:
  〔1〕〔5〕〔6〕曾红路.德育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84,89,94.
  〔2〕邵龙宝.思想道德修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9.
  〔3〕楼锡锦,石华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6.
  〔4〕傅国本,周子寿.德育必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71.
其他文献
摘要:颜延之是六朝杰出的骈文家,其骈文创作内容丰富,在思想上融汇了儒玄佛思想,在艺术风格上,他的骈文承袭了魏晋时期词采华茂、俳偶愈工的特点,开启了南朝文学的新里程,对后世骈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颜延之;骈文创作;主题分类; 思想情怀;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8-03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
作为一部视野宏大、层次丰富、人物动物繁多的长篇小说,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马戏团之夜》备受评论界关注。迄今为止,专家、学者们的论述焦点不是落在性别政治上,便是指向
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在本次刑诉法修改过程中引起了较大争议,本文就本次修改监视居住法律定位、适用范围等问题和指定监视居住修改的重大意义做些解读,以期能够为准确把握刑诉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