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之夜》中小猪西比尔的叙事意蕴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视野宏大、层次丰富、人物动物繁多的长篇小说,安吉拉·卡特的代表作《马戏团之夜》备受评论界关注。迄今为止,专家、学者们的论述焦点不是落在性别政治上,便是指向其后现代叙事技巧,然而故事中小猪西比尔独特的叙事意蕴却往往被忽略。本文试图阐明卡特笔下的小猪并非是修辞层面或工具型的动物形象,她是多维、立体的审美对象,承载了作家厚重而深广的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十四行诗的历史和传统、莎翁生平史实考证以及莎诗艺术特点等角度出发,梳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有关莎诗创作的自传性批评,发现莎诗中W.H.先生、竞争诗人以及黑皮肤女郎的原型假设鲜有史料给予证实。但是莎诗的现实主义特征和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及十四行诗的传统又告诫我们,断然否定莎诗的自我写实性也不尽合理,因此莎诗批评目前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和迷惑。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自传批评  中图分
摘要:颜延之是六朝杰出的骈文家,其骈文创作内容丰富,在思想上融汇了儒玄佛思想,在艺术风格上,他的骈文承袭了魏晋时期词采华茂、俳偶愈工的特点,开启了南朝文学的新里程,对后世骈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颜延之;骈文创作;主题分类; 思想情怀;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8-03  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