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及干预措施的理论探讨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力系统的电气事故多具有一定规律,电气管理工作对电气事故具有重要影响,很多电气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方法不正确或者管理措施不到位,所以,要防止电气事故发生,必须从改进电气管理工作抓起。本文主要论述了电气事故特征、电气事故损害对象、导致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电气事故的常见发展过程、电气事故中变化到作用的连锁模型。
  关键词 电气事故;干预措施;安全措施
  1.引言
  电力系统一旦出现电气事故,就会损坏电气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等,同时,也会带来大范围较长时间的停电,给人们的正常产生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给社会和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一直是电力系统重要话题。人们一直关注电气事故原因的探索,研究事故发生规律,希望其能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一些指导。
  2.电气事故特征
  和其他行业不同,电力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规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电能息息相关,各个行业和各家各户都需要电力供应,电力网的覆盖区域越来越大,已经跨越多个省区,电力线路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但因为各地区的气象条件及地理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电力系统在不同区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网电气设备均是通过电磁关系形成一个统一体,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压力都较高,很多设备都需要长时间在强电流和超高压的状态下运行,电气设备的价格普遍较高,特别是一些重要电气设备,例如:高压断路器、电力变压器设备等,如果这些价格较贵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设备不仅会被损坏,导致供电停止及电力系统本贵,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电气事故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危害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性,所以,要重视电力安全工作,从电气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各种安全措施,同时,探索各种反事故预案的制定,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电气事故损害对象
  电气事故损害对象很多,可以将其分为几类,即:电气设备损坏,供电中断,人身伤亡及电力系统崩溃。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不当,设备绝缘出现老化、错误操作设备及设备运行参数超过限值;供电中断的原因主要是发生雷电、电气设备被损坏、社会参数超越极限值及出现错误操作;电气事故人身伤亡多数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方法错误;导致电力系统的原因主要有雷电、设备损坏及运行参数超过设备可承受范围。
  4.导致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
  以往传统电气事故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因素,即: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含自然环境因素、系统运行状态和外力破坏。设备因素导致电气事故发生多数因为电气设备绝缘老化使电气事故发生;人为因素多是由于人为的制造错误、设计错误及安装失误、检修失误、操作失误导致电气事故发生;环境因素导致电气事故发生是因为电力系统运行参数超过系统的极限值而致使电气事故发生,也有很多外界客观因素,例如:大风环境、雷电天气及系统建设施工不良而引其电气事故发生。
  5.电气事故的常见发展过程
  电力系统运行时各种事故起因经常出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故起因均会致使事故发生。例如: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方面存有缺陷,检验员及时发现并修复,就会避免设备由于绝缘老化被损坏,如果设备不能及时修复或维修,长时间下去会损坏设备。当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改变时,一些元器件要有过负荷工作,如果过负荷超过安全工作的范围能够及时正确的调整,元器件就会在安全值内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就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倘若元器件调整不当或者没有及时得到调整,就会因为连锁作用影响使系统发生崩溃。大量的实践充分表明在事故发展阶段,如果能够合理正确的采取干预措施,就会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使设备脱离危险状态,并过度至新状态或恢复原始状态;如果没有合理正确的干预事故的发展,就会使事故起因进入危险状态,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电气事故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是人、机、环境互相作用的连锁过程,正确的干预事故起因就会让事件远离危险状态,如果干预全部失误,就会使事件变得更加危险。
  6.电气事故中变化到作用的连锁模型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工作过程中,所有元件都处在安全范围中,元件运行环境一直没有变化,电力系统安全并且相对静止。在电力系统由于一些状态变化、因素变化及工作环境变化时,系统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使系统开始出现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状态,进而事故起因就渐渐出现。所以,分析电气事故的原因或原由时,一定要注意致使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状态系统的变化。深入电气事故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事故发展中的干预是不断变化的,合理的干预就会帮助系统脱离危险状态,对安全事故预防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干预失误就会导致系统向危险方向发展,因为一系列的失误最后会使系统出现质的变化,最终导致电气事故发生。构建事故的致因理论模型,由不安全行为或状态的系统发生变化开始,经过众多错误干预,使系统发生质变,引起电气事故,就构成由变化到作用的连锁模型主链。制定反事故方法的理论根据,结合变化到作用的连锁模型,预防电气事故发生,避免系统发生事故原因变化,当事故处于发展阶段时,采取有效所示进行正确的干预。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条件、科技技术等不能杜绝所有事故起因出现,因此,反事故措施需要注意在事故发展时,有效干预、正确干预各种变化,具体有操作者根据判断操作或是安全装置预置,依据变化到作用的连锁模型,只有干预有效、正确,均能防止系统发生质变,这也是反事故的重要措施。
  7..结束语
  电气事故的引发原因十分复杂,事故常常是众多相互作用和出现连锁反应的结果。电力系统的操作者和安全黄纸对事故起因干预和管理工作有关,安装问题、设备质量及错误操作都是导致电气事故出现的直接原因,我们还需要充分认识这些因素深层原因,防止事故根本就是要以改进管理措施本根本,构建电气事故变化-作用的连锁模型,分析事故发生理论,进而制定反事故的各种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彬彬.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事故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5)
  [2]刘东霞.电气预防性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子世界, 2013(13)
其他文献
本文用ZC-2型转向参数测试仪对叉车方向盘自由转向量的测量,得出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及计算公式,并对对测量结果示值误差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得到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不断的与时俱进、更新发展。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不断的向着紧密工程技术以及高度自动化上发
多功能天车是多种功能集合一身的多功能机器。本文就多功能天车液压系统的无压力故障进行分析,并对造成液压系统无压力故障的原因进行探讨,以及提出相应的检查方法和解决措施。
电梯是一种复杂的精密机电设备,是由许多的零部件组合而成,这使得电梯在频繁的运行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分析总结了电梯运行中的几个常见故障及常用的几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制造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供求关系变化频繁,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各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纵横交错,竞争对手林立,资源有限与日益增长的环保压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企业不断涌入,冲击着我国制造业,数控机床作为基础行业也在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国产数控机床随着功能的增强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故障维修和停机损失费用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用户对机床的信心。因此,减少国产数控机床故障停机次数即提高可靠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发展和机床用户的需求,各机床企业
本次设计主要完成老化室老化过程自动化设计、现场硬件布置设计、通过组态软件实现PLC、微机之间的通讯研究。通过此次设计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相关开发设
摘要: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用机械车辆的节油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从影响燃油消耗的因素及节约燃油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用;机械车辆;节油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燃油价格的不断增长,农用机械车辆的节油问题问起了农民的普遍关注。节约燃油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燃油费用,而且可以有效的保护农用机械车辆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农用机械车辆的节油问题。  2.问题的提出  当
通过对阀控制负载敏感单向力系统的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得到了负载敏感系统的特性及系统各参数对控制系统特性的影响,为负载敏感技术在液压系统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便利。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使得人们对机动车的购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徘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着,持续污染着我们生活的环境。目前国内对机动车尾气的检测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对机动车尾气的检测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合理的建议。  前言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