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用他清晰的叙述,优雅的文风给我们呈现了那个奢靡却悲哀的时代。笔者旨在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缘由,从而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菲兹杰拉德;悲剧缘由;人物命运
  作者简介:殷梦林(1996-),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2
  《了不起的盖茨比》 被誉为美国最出色的当代小说之一,至今依然傲然跻身于当代经典行列。它讲述了盖茨比与黛西之间的爱情故事。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自幼梦想做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步步高升,并更名为杰伊·盖茨比。他在一个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一位大家闺秀黛茜·费。可是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在战争结束后从海外归来时,黛茜已嫁给了一位来自芝加哥的纨绔子弟汤姆。沉醉于爱情中的盖茨比艰苦创业,由一个贫穷的军官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当他与分别了五年的情人黛西重逢时,盖茨比以为时光可以倒流,重温旧梦,但他发现黛茜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纯洁高贵的女神了。可是这种醒悟还没多久,黛茜开车碾死了丈夫的情妇,汤姆嫁祸于盖茨比,盖茨比终被害。同时这部小说也深刻地揭示了浮华背后的空虚无聊和腐朽没落,以及社会的黑暗和道德的沦丧。爱情的背叛,社会的堕落以及人性的自私等原因造成了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爱情的背叛
  在盖茨比看来,黛西是他心驰神往的一切,是他赖以生存的氧气,是他全力拼搏的精神源泉。盖茨比把得到黛西的爱看作是梦幻的“天堂”,他在月光下彻夜隔海湾守候黛西,并且愿意为黛西承担车祸的责任。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汤姆家,黛西已经背叛了他,听任汤姆将车祸嫁祸给盖茨比。在盖茨比死亡的时候她已和汤姆和好,离家去旅游了。盖茨比为了能够得到黛茜消耗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物质,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单纯地认为:有了金钱和地位,就能重新紧握往日的美好,找回曾经失去的爱情。甚至在临死的前一夜还在黛西家门前守候了一夜。可惜,他没有看清黛茜这个贪恋金钱的女人,没有看清表面上纸醉金迷而精神上空洞迷惘的社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向往純洁美好的爱情,却被梦中情人黛茜丢弃,被整个社会孤立,最终酿成了惨剧。
  而小说的另一个悲剧人物威尔逊,他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幻想,一心想要好好经营自家的修车厂,给自己的妻子茉特儿更好的生活,可是效益一直不好,所以他希望通过和富商汤姆的结交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生意。当他得知最爱的妻子背叛自己的时候十分愤怒,想通过囚禁的方法挽留住爱人的心,可当他知道自己妻子被杀害的时候依旧毅然决然的选择为爱人报仇。在枪击了盖茨比之后,威尔逊也用自杀这个悲壮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他们在爱情面前是盲目的,执着的,但是也是忠贞的,至死不渝的。
  二、社会的堕落
  盖茨比有两个梦,一个是“发财梦”一个是“爱情梦”。这两个梦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没有爱情的推动也不会有盖茨比对金钱的追求。虽然盖茨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但是他并不了解,美国20世纪的发展状况与传统的美国梦相悖。当时的美国宣扬只要经过不懈努力便能获得美好生活的“美国梦”,可在现实生活中,仅仅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有尊贵的身份背景,令人敬仰的家族地位。文中的汤姆夫妇就代表着美国富裕的、靠继承家产的上层阶级,他们蔑视着盖茨比所代表的“新富”。此外,许多富人经常到盖茨比的家中白吃白喝,只是想要显示自己的地位,根本没有友情可言,可是盖茨比仍然斥巨资宴请他们。这样一个热情单纯的新富在这个虚伪险恶的社会竞争中很难坚持下去,他的成功就如一颗流星的消逝,快速且了无痕迹。在尼克的眼中,盖茨比是一个英雄——他对爱情的执着追寻,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了不起的。但是他一往情深地编织着梦中世界。他的痴情是不切实际的,他太看重黛西的美貌和旧情,没有意识到这个看似上流的社会的卑鄙和堕落。盖茨比的死更是暴露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
  文中的汤姆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了财产和爵位,他属于当时美国老世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黛茜结婚之后,又在外面与情妇默特尔厮混。对他来说,金钱就是一切,是伤害别人的工具。这样的汤姆远远比不上优雅的盖茨比,但是黛西还是选择了汤姆。因为要在上流社会立足,仅仅有财富是不够的,还要有地位。表面开放、民主的美国,实质上封闭了起来。盖茨比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财,缺少使他跻身上流社会的举止与背景,他挣扎于这个物质发达而精神丧失的国家,盖茨比却选择无视这一明显的事实,依旧不停地寻找,不愿意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
  三、人性的自私
  黛西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的脸庞忧郁而美丽,脸上有明媚的神采,有两只明媚的眼睛,有一张明媚而热情的嘴。”可她也是一个“坏女人”。虽然她曾经深爱过盖茨比,也因为没有和盖茨比结合而难过,但她还是选择了金钱和地位,与汤姆结了婚,随后动身去南太平洋进行了三个月的蜜月旅行。然而五年后再一次遇见了盖茨比的黛西,已经对丈夫的粗俗和不忠深感失望,盖茨比的出现以及盖茨比对黛西浓烈的爱正好弥补了她心底的空虚,黛西再一次爱上了盖茨比,将盖茨比当做空虚无聊生活中一个调剂品。她喜欢别人的爱慕和献殷勤。但是盖茨比对她的爱恋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她恨汤姆,恨汤姆的粗俗和背叛,但是汤姆的高贵地位是盖茨比遥不可及的。所以当盖茨比让她离开汤姆时,黛西退缩了,迷茫了,她没有勇气离开富有并有地位的汤姆。后来黛茜甚至因为害怕承担撞死汤姆情人茉特儿的责任,在暂时的旧情复萌之后还是选择牺牲盖茨比来保护自己,同意将此事嫁祸给盖茨比。
  这是一个关于盖茨比的作品,但菲兹杰拉德没有用盖茨比的自述,而是让读者通过尼克的角度了解事情发展。他有着多重的身份:盖茨比的邻居、黛西的远方表兄、汤姆的大学同学,他是人物关系网的支点,他帮助盖茨比重见黛西,在盖茨比死后帮着张罗葬礼,最后凄凉而悲伤的独自下葬了盖茨比。他才是小说中盖茨比唯一的朋友。他谴责黛西和汤姆,同情理解盖茨比,但是他也是软弱的、自私的,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盖茨比汤姆和黛西的阴谋,他也没有告诉盖茨比黛西的变化,他看着盖茨比放弃梦想只为拥抱黛西而不加劝阻。   四、利益的诱惑
  茉特儿·威尔逊看不清深爱自己的丈夫,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幸福,不开心。她试图通过汤姆摆脱现状,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却没有想到汤姆只是将她作为一个玩具。当她和汤姆的丑闻被丈夫知道后,她依旧没有放弃,想与汤姆解释一切。所以当她奋不顾身跑到路中,试图阻拦黄色轿车。但是她所深爱的汤姆在她死后依旧没有承认一切的勇气,甚至将这一切的责任自私地推到了盖茨比的身上。汤姆是一个道地的富家子弟,自小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有且高贵的家庭,他不知道如何怜惜女人,只是把女人当做泄欲的工具,更试图将妻子黛西和情人都控制在手上。他不愿意为了一个情人而失去现在的地位和金钱,所以从中作梗,将一切推给盖茨比,带着黛西离开,等到事态平息再回到这个地方。
  在盖茨比眼中黛西是天使的完美化身,可她实质上是一个外表温柔美丽,但内在俗气,利欲熏心的女子。她很善于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悅耳的声音来获取男人的爱恋。尽管在结婚那天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但是金钱的力量超过了爱情,她所忠实地是她脖子上价值35万美元的珍珠项链。而在第二次的选择中,盖茨比虽然对盖茨比的无私和执着感动,但她依旧没有勇气离开富有的汤姆。因为在她的眼中,爱情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物质的华丽才是她所追求的目标。正是如此,即使知道了汤姆在外的情人,她还是没有选择离婚。她害怕失去高贵的社会地位,更愿意依附于传统的富豪阶级,她同意嫁祸给盖茨比更是进一步证明了在她心里金钱的重要性。
  总结:
  《了不起的盖茨比》没有19世纪传统小说的冗长繁缛,也没有当时萌芽的现代主义的奇奥艰深,但菲兹杰拉德凭借着对人物的深刻描写深得读者的喜爱。各个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对小说主题的呈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盖茨比的死亡不仅是他一生的终结,也是当时美国青年梦想的破灭;汤姆夫妇的虚伪和奸诈展现了上流社会的真实面目,也揭示了美国梦的不现实性,这一切的一切共同谱写了一曲“美国梦”遭遇幻灭的哀歌。
  参考文献:
  [1]郑克鲁,蒋承勇 《外国文学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5.
  [2]韩羚,合作原则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对白解读[J].长沙大学报 2016.7.
  [3]弗司各特菲茨拉杰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6.5.
  [4]张震,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J].考试与评价 2017(02):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说有趣在风趣幽默又不失意味,讽刺了乡镇人的势利,虚荣和对婚姻的扭曲看法,反应出奥斯汀她本人的婚姻观:只为了财产地位或者不考虑财产地位条件都是愚蠢的。对于缔结婚姻这件事来讲,男女双方的感情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初印象;幽默;独立;婚姻  作者简介:何敏(1996-),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15-19世纪朝鲜漂流文学作品《漂海录》之所以作为整体的类别出现,主要是由崔溥、张汉喆、李邦翼、崔斗灿等最有代表性的四位作者的出身和写作途径等决定的,因此,即使本文涉及的《锦南漂海录》、《漂海录》、《漂海歌》和《乘槎录》名称各有不同,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形式出现。  关键词:朝鲜;漂流文学;漂海录;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欧·亨利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小说家,其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文学创作成就。本文结合具体的作品,简要分析了欧·亨利的语言风格,并研究了其小说的叙事方式、创作特色等。希望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加深对欧·亨利小说的了解与把握。  关键词:欧·亨利;语言风格;创作特色;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欧·
摘 要: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奥斯卡·王尔德研究热度再起,本文以王尔德诗歌为本,简述王尔德诗歌研究百年来的成果。  关键词:王尔德;诗歌翻译;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2  王尔德是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外国作家之一。最早对于王尔德诗歌的介绍是1921年《小说月报》(第12卷11号)所刊载的刘复所译的《王尔德散
摘 要:莱昂纳多·科恩是一个作为集诗人、作家、歌手、画家、僧人于一身的有着“摇滚界拜伦”之称的人,《美丽失败者》是他最具挑衅性,最为桀骜不驯的一部作品。小说所勾画出的爱的三角,时而梦呓,时而嚎叫的写作手法和拼接跳跃的叙事手法,与传统的写作方法背道而驰,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寻求突破又不谋而合,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内心深处的渴望寻求不同生命历程的呼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科恩;叙事  [中
摘 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文学创作方面一直深受美国文学影响。特别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写作风格给他提供了许多借鉴。通过比较两人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看出两者在创作风格上的相似。特别是在主题、叙事特征和艺术手法这些方面。但是村上春树在对菲茨杰拉德吸收、借鉴的同时,还把日本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其小说达到东西方的融合。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  作者简介: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