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90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笔者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来谈谈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全文主要从“三适”进行阐述:一、运用信息技术要适时。以《太阳》一文的教学为例来说明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能取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以《鸟的天堂》一文教学为例,说明适时使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思维。以《瀑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体现电教手段在形、声、动方面的优势,在适当的时机出示,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二、运用信息技术要适用。通过《葡萄沟》一文的教学为例说明,各种电教媒体的刺激,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运用信息技术要適度。通过《海底世界》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展示了课件,导致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偏离。
  关键词:信息技术;适时;适用;适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的音、色、形的独特优势逐渐融入了各学科教学领域。合理适时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如何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要适时
  多媒体以其生动、直观、形象的优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运用得适时,对语文教学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在教学《太阳》一文时,可以制作这样一个活动画面:黎明时分,朝霞满天,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这时响起太阳公公富有磁性的话:“我是太阳公公,每天都和你们见面,你们了解我吗?还想知道关于我的哪些问题?”用这样的手段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都踊跃发言,提问,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鸟的天堂》第12、13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众鸟闹林的场面,这些内容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先播放众鸟欢腾的一段录相,然后问学生:“这里的鸟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这里的鸟儿真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补充你的观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教学《望天门山》一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从未见过长江,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在学生困惑之时,恰到好处地地利用录音加配乐,把长江水打着回旋,激起汹涌澎湃的浪花的气势表现出来。适时播放长江水奔腾向前的录像片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感知了长江冲断天门山的磅礴奔放的气势以及打着回旋向前流的情景。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反复吟诵这优美的诗文。学生们有如畅游在奔腾豪迈长江中,从而体会李白诗风的豪放。在这堂课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到了长江的景色美,一种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油然而生。电教手段的适时运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师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对领悟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要适用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因为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但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要合理,要选择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容,力求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时,在上课伊始,播放《天堂》这首歌的录音录像,让学生在歌声及画面中感受新疆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为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打下基础。然后在讲解第一段葡萄生长茂盛这一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句话时,有机地出示葡萄叶密不透风,围在一起就像得凉棚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讲解“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一重点句时,我从网上选取了各种颜色各种样子的葡萄,全部在课件中展示出来,使学生体会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意思,真正感觉到葡萄成熟时的美丽。在讲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时,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制作了一段动画,将葡萄干采摘下来运到阴房,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这个过程完整地演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要适度
  因为信息技术能够把清晰规范的文字,悦耳标准的声音,生动形象的图形有机地集成在屏幕上,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规律,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語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并不是多多益善,要把握一定的度,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削减了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因而适得其反。
  笔者有一次听了一堂《海底世界》的公开教学。这位教师将课件做得精美绝伦,一节课中用课件出示了海面风平浪静,海底的各种鱼类,海底的各种声音,海参、贝类、乌贼等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还有海底的各种植物、物产……等各种动画。课堂上一派热闹的场面,学生都看得聚精会神,仿佛在老师的带领下看了一个精彩的动画片。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除了看课件外,教师只是让学生将全文读了一遍,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了海底各种声音。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指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试想,这样一堂语文课学生除饱了眼福外,学生有什么收获呢?没有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没有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起到的是促进作用,但不能喧宾夺主,成为语文教学的全部。这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些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只有适时、适度地运用适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第八小学 331200)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课程,好多人认为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所以这门课程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事实上,众多原因,如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不够;学生基础差;学生好玩不好学等,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所有科目中最难教的。所以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就成了这门课程成功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四种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比喻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来改变这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环境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将几种辅助教学方法融入到其中,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由此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等等,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掌握学习环节,从而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几种辅助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实效性。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以往抽象的、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各种形式动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过去的历史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压缩空间和距离感。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不仅要有熟练的应用技术,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技术只能与科学理论相结合,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历
摘要: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启了教育的“微时代”。它是課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微课;教学资源;数学教学  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将一种更便捷的教育形式带到人们身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实
摘要: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这些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和声音等,这些媒体信息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教育教学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于辅助教学的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物理教学  我国进入课改实验阶段以来,无论从何种角度,还是从哪个领域所做
英语是西方国家的惯用语言,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习时必须要注意其中的文化差异.本文,结合职高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了在教学时需要注意对英语中的语言表达、习俗习惯、节日传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升  信息技术课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电脑课、计算机课,与传统的美术课、音乐课等相提并论,在教学思想
摘要:在课改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似乎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老师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既要关注课堂改革,又要关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正确运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积累;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写作;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