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酸酸涩涩的童年味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贴近学生生活,且耐人寻味。教学本课,要根据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提示、课后习题及学生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本课的设计,通过一边读文,一边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结合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从而达成学习批注、升华情感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童年味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06-02
  【教学目标】
  1.在预习批注中学习本课生字词。
  2.默讀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找出表演前后“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批注“我”的心理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3.通过阅读批注,说说“我”的演出窝囊吗,想想怎么开导“我”。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复习批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著名少儿科普作家叶至善回忆童年时所写的一篇文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出示“预习卡”,同桌互相评价。
  2.学生初步交流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3.图文结合复习《牛和鹅》一课中习得的批注方法(批注的位置——眉批、旁批、尾批,批注的角度——疑难处、感受处、理解深刻处等)。
  【设计意图
其他文献
[摘要]循环日记是提升学生习作品质的重要抓手,教师应遵循努力打造外部的习作“力量”来影响习作者内部的习作动力的原则 包括营造有成就感的氛围,“可靠”的循环日记的制度;发现和张扬循环日记的创造性做法;坚持循环日记的全面性,关注循环日记中的“两极”现象,力争实现学生循环日记有计划、有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日记;自能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学写留言条》是小学阶段首次出现的应用文写作内容。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留言条的撰写,让学生经历从模拟情境应用到真实生活运用的过程。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留言条;情境应用;生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070-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开发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创作诗歌的兴趣。苏教版高年段语文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以诗歌为体裁的课文。基于此,我们就应重视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童心遇童诗,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撩起童诗的面纱,触碰童心的脉搏;尝试童诗的仿写,聆听童心的旋律;飞舞童诗的思绪,激发童心的创造。  [关键词]语文教学;童心;童诗  [中图分类号] G623.2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内容,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分散识字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基础教育家斯霞。20世纪60年代,她在南京师大附小进行分散识字教学实践,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分散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學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一写作文就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无米下锅,不是找不到素材,就是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王崧舟教授的《作文三问》讲座可以获得有益启发。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作文三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79-02  每一年教作文,总有家长给
[摘 要]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是根据教学材料的数量维度划分的三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教师可以将这三种课型整合,进行“单篇教学1 X”的探索尝试,从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课时,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目标整合,将教学高效推进,并精选课外拓展内容,在群文阅读中推促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素养;目标整合;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和相关的练习。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梳理、构建阅读要素、习作要素的图谱,将知识点、课文前后进行关联,并在头脑中形成语文要素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材解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词的定义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可见,没有词语就没有语言,每个人的语言修炼都应该从词语开始。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架空词语”的教学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创设情境中赏词、从换词比较中品词、从联系实际中悟词、在演绎展示中解词,以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词语教学;赏词;品词;悟词;解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统编教材在“立德树人”这一个根本主旨的基础上,把语文学习向语文生活延伸,重视语文核心素养,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均衡递进,语用意识和联系生活紧密结合。结合《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从积累语言经验,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能力三个方面阐述童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童话教学;人文;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
新课标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那么如何让线条活起来,生动起来呢?在此,我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借鉴古人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在常见的事物中感受、理解字的线条结构。  一、线条之美比喻化  传说汉字的创始人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