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要点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煎前用清水浸泡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这是因为草木药干燥后,水分被蒸发,细胞壁及导管收缩,细胞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物的形式沉淀。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当水分进一步浸入时,细胞可膨胀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煎前浸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浸泡60分钟。夏天气温高,可以适当缩短浸泡时间,冬天可以长些。浸泡用水以常溫(25℃~50℃)为宜,切忌用沸水。
  加水以淹没药物为宜
  一般用自来水即可,水量以液面没过药物两横指(约两厘米)为宜。其中,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加水至刚淹没药物即可;质地坚硬、黏稠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一些。加水过少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过多除使药物有效浓度降低外,还会加重脾胃水液代谢负担,既不利于治疗,也不利于身体。
  一剂药只煎一次
  一般来说,一剂药建议只煎煮一次,最多煎两次。其一,古人煎药就只煎煮一次,以《伤寒论》桂枝汤煎煮方法为例:“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可以看出古人煎药并无再煎及三煎之说。其二,中药的有效成分大多是水溶性物质,特殊药物通过先煎、后下等煎煮方法,已基本可以达到有效成分的充分溶解。煎煮用的水只是一种溶液,是有效成分溶解后的载体,反复煎煮并混合,直接降低了药物的有效浓度,不利于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其三,为减少浪费,待药液滤出后,应将药渣放入双层纱布中包好,待稍凉后,加压绞取药渣所吸附的药液,最后把药渣扔掉。实验表明,从绞取的药液中,可得到大量有效成分,约相当于原方剂量的1/3。尤其是一些遇高热药效降低或不宜久煎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比例更高。这样,则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叙述了多层规划模型,并简单地叙述了二层规划的产生、研究背景及其现状,包括给出了二层规划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及前景和迄今为止已有的一些二层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
贴膏药是中医一种很有特色的外治方法,适用于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的肌肉挫傷或关节、韧带拉伤。膏药古时又称薄贴,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能较长时间贴在患处或特定穴位,起到消肿止痛、拔毒生肌的作用,还能祛风寒、和气血、通经络。  贴膏药看似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其实也很有讲究。贴膏药之前,首先要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等皮肤干了再贴,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热毛巾
本文通过应用Lyapunov方法和矩阵不等式对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作了定性分析,包括具有脉冲时滞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其全局指数稳定性和变时滞Cohen-Gr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棉七社区的杜振华,早上和午后都会去公园锻炼腿脚。刚退休那时,杜振华玩过一阵子抖空竹,但觉得场地受限制,所以就琢磨着玩点儿别的。  借鉴京剧耍花槍  1998年退休后,杜振华每天都会去公园锻炼身体,看到公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玩物和玩法,他总是在心里琢磨着玩点新花样。杜振华是个老戏迷,年轻的时候还学过戏,没事儿就喜欢到戏院看京剧。京剧里经常会有耍花枪的动作,他特别喜欢,也特别想学。
波兰数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其主要思想就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问题的决策或分类规
1965年,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中被俘,关押在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里。作为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斯托克代尔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反而遭受了二十多次拷打,他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出去。直到八年后,斯托克代爾才获释回国。然而,关在同一战俘营里的其他美军战俘,大都比将军年轻得多,身体状态也要好得多,却大批死亡了。  美国学者吉姆·柯林斯得知这一情况后,去采访将军,问道:“八年时间里,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