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浑然天成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答应我,一定不要只在旅行杂志的照片上,凝望泰姬陵。这座被泰戈尔称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的精美建筑,值得你历尽辗转奔波的旅途,穿越世俗的尘嚣和茫茫的人海,在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中轻轻踮起脚尖,深深浅浅地看她那么一眼。
   建筑有性别吗?我相信一定是有的。要不然,为什么站在德里红堡面前,我会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站在泰姬陵的面前,却只想用细纱轻轻蘸取玫瑰水,缓缓地擦拭她。
   泰姬陵的美,适合凝望。她太端庄、太优雅、太静穆,让人哪怕只是远远地眺望她那么一眼,都会幸福得心满意足。然而又有谁真正懂她的心事呢?她就一直那么有点儿孤独地立在亚穆纳河的身侧,丹唇并未轻启,却总像有故事要说。
   本来,在她的旁边,还会有一座一样的黑色大理石建筑与她并立,并由一座中间是半边白、半边黑的大理石桥连接——那是挚爱了她一生的、她的丈夫沙贾汗为自己设计的陵墓。然而美好的憧憬终究败给了冷厉的现实,沙贾汗晚年遭到了自己儿子的囚禁,只能独自在德里红堡中抱憾余生。
   沙贾汗到底也没能完成自己的愿望,泰姬陵也终究没能等到自己的爱人,只是他们彼此之间那种牵魂扯魄的遥遥思念,究竟是谁煎熬得更苦一点?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如果生命是一种完成,那最先离开的人无疑更幸运。毕竟和死去相比,活着是一件更艰难的事。可沙贾汗却是遍尝了这人世的艰难,完成了泰姬陵的不朽。他是好大喜功的暴君也好,是情深义重的爱人也罢,当历史的烟尘渐远,只有泰姬陵依旧静穆地站立着。泰姬陵的美,像月光洒落银盘,河中漂浮着灯盏,泰姬陵的美,像一句无可奈何的,轻轻的慨叹。
   哎——
   我拉开窗帘,站在窗前远远地凝望着这美丽的建筑。在遍及阿格拉市区的每一家酒店里,都写有一句骗人的鬼话:“从我们的客房,就可以看到泰姬陵。”听起来就很诱人吧!可直到来到了当地我才发现,泰姬陵是全城最高的建筑,而且无论从哪个方向望过去,她都能给人一种“正面”的感觉。至于那些从窗口就能看到泰姬陵的酒店宣传,无非是距离远近的区别罢了。
   然而即使是这样,也很难一睹她的真容。早上十点,积攒了一夜的烟雾尚未散尽,泰姬陵的方向,仍是一片浓郁的灰白;晚上五点过后,夜色不容分说地压了过来,取暖带来的烟雾再次腾起,泰姬陵又“消失”了。加上园区里并没有射向建筑主体的射灯,所以到了晚上,泰姬陵再次湮没在了世俗的声色里。
   为什么不用射灯点亮她呢?她可是世界文化遗产,莫卧儿建筑的巅峰之作啊!是的,是的,泰姬陵的美,甚至让我们忘记了她是一座陵墓,我们当然不该打扰她的安详静谧。
   由大门而入,园区内早已人满为患了。作为全球性的旅游胜地,这里车多、人多,甚至连会中文的导游都多!园区内实行严格的限时游览,票面上精准地记录着入园时间,所有游客只能单向流动,不能折返。甚至是一向要求脱鞋才能进入的规矩在这里也无法实行了,那么多双鞋啊,如果真的全脱下来,想想都很壮观。更何况哪能摆得下呢?于是购买门票的时候发放了鞋套,进入建筑主体内部,必须套鞋。
   出发前的攻略做了那么久,抵达后又远眺了那么多眼,可是当真正走近她的时候,泰姬陵的美又变得很不一样。她的美像莫卧儿的细密画,每一笔都无可挑剔。那可是大理石啊,洁白的、坚硬的、脆弱的大理石,可是为什么在雕工的手里,却好像柔软得如丝似布,生动得就连植物的筋脉都清晰可見呢?泰姬陵的美,是小心翼翼的浑然天成!
   听说由于附近有工厂排放烟雾,泰姬陵已经变“黑”了许多,果真是旅行要趁早,而且我的感觉是,哪怕为泰姬陵专程来一趟印度,都值!
   (作者系深圳实验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25日,珠海五中丁世民老师在“粤港澳同一堂课·走进大湾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专题网络教研活动中现场执教《孔乙己》,听完这节课,我很是感动,为丁老师的淡定从容的教态、个性深刻的解读、独具匠心的设计、亲切自然的点拨而拍手叫好。   一直固执地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渡河的过程,文本是此岸,教学目标是彼岸。   好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个渡河高手,他或者是一个桥梁建筑师,或者是船夫,或者是一
中国文学中,魏晋开始的志怪小说,到唐的传奇,都有笔记的随记随奇,一派天真。鬼故事而天真,很不容易,后来的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也写鬼怪,却少了天真。  中國文学中最著名的鬼怪故事集应该是《聊斋志异》,不过也因此让不少人只读《聊斋志异》,甚至只读《聊斋志异》精选,其它的就不读或很少读了,比如同是清代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鲁迅先生常常看《阅微草堂笔记》,我小时候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
摘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作文题目设置、写作素材的积累与选择、作文评价等方面应讲究策略方法,注意呵护其灵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关键词:尊重个性;呵护灵性;文题设置;方法引领   如何破解初中学生作文空洞乏味、千人一面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不但要及时发现、挖掘孩子们身上的灵性,加以肯定和鼓励,还要在作文题目设置、写作素材积累选择、学生作文批改评价等方面讲究策略方法,以激发学
早上醒来,我发现世间的一切都陷入了无边寂静,城市被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一场罕见的超级台风“剑鱼”正在逼近。   家中门窗紧闭,我们把所有易碎物品都被搬移到了安全的角落里。但凡能储水的容器,盆子、瓶子、桶里面全都灌满了水。我和父母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等待着“剑鱼”,期待之中有着隐隐的不安!   终于,下午两点多,“剑鱼”准时赴约。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风近了,远方的树木在风中摇摆着,它们跳舞似的抖动
【编前的话】  恩平市旗风学校是典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父母来恩平务工,他们从小跟随父母颠沛流离,過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二是留守儿童,父母或外出谋生或出国,不得不由家中老人看管或寄养在亲戚家。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成长体验。读一读他们的文字,你或许能有特别的感受。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文采,但句句源于肺腑
她居然叫如花,王如花。别人唤她,如花,如花。乍听之下,以为定是个闭月羞花之貌的小女子。而事实上,她快五十岁了,人长得粗壮结实,脸上沟壑纵横。【批注1:开头吸引读者眼球,读罢题目和第一段,“居然”、“粗壮结实”、“沟壑纵横”等词语,让读者体会到人与名的落差,王如花的外貌特点就自然而然跃然纸上。】  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笑声朗朗,几里外可闻。我最初是因她的笑注意到她的,一群人中,她的笑,如金属相扣,丁
中国古代的官员,自古就有立“家训”的传统。明代王洪洲就在其《家训》中谆谆教导日:“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贫则训蒙以给衣食,但书种不绝可矣。”在古代士大夫看来,读书比奢华的衣食更重要。  清代王晫在《今世说》记载,顺治年间的户部尚书梁清标教育子弟“家法醇谨”,要求子弟们即使是走路的姿势、进退的方式都必须符合礼仪,并且,严格规定,除了当时视为正统学问的理学著作和有关经世济民的书籍之外
【编者按】  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天,全民战疫,学校开学延迟。师生停课不停学,转移阵地,进入网络空间,步入“云”端,开始了对绝大部分师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在线教学。许多老师也许有些还说不清什么是在线教学,但已经勇敢地走进了直播间,开始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教学实验”。这是名副其实的“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了最初的忙乱,老师们摸出了什么门道呢?本期特选登一组总结与反思语文在线教学的文章,以引发大家对于疫
《儒林外史》首次纳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必读书目,对于这部体量大、难度高的古典长篇名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笔者在此谈谈对《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  一、整体规划  大体来说,对整本书的阅读要把握如下几个问题:阅读的信度(真实发生)、阅读的效度(效果监控)、阅读的法度(方法路径)和阅读的深度(深层影响)。  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笔者制定了整体阅读和阅读教学的
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生长为一种精神。  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面庞秀气的上海姑娘,把父亲劝阻的信压在箱底,抛却繁华的都市生活,执意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  文艺片里的丝绸之路,总看见欢乐的西部人弹着冬不拉,唱着小调,漂亮的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这不过是真实的谎言,西部人把生活的背景归纳成两个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