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商(EQ)是一个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简言之,情商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用以表示人的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水平,心理健康也属于情商的范畴。情商较智商而言,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如今已大有双峰并峙之势,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重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人的智力因素,即智商水平;而80%是决定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水平。因此,加强情商教育,成了新时期教师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培养自信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信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或事业的成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一节体育课上,我的两个学生练习投篮,一个连投几次未中,转身离去,他失败了;另一个屡败屡投,直到投中为止,最终他成功了。又如:两个孩子练习写毛笔字,刚开始连笔都握不稳,写起字来横不像横,竖不像竖,歪歪斜斜,其中的一个丢下笔,不干了;另一个则慢慢地、一笔一画地写,每天不厌其烦地练,日复一日,他的字已经有模有样了。渐渐地,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他都载誉归来,在小县城也小有名气了。这些成功者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就是情商中一部分。情商并不是反映孩子有多聪明,而是说明他的个性特征如何。大量的事实证明,高情商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充满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也毫不减弱。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即一个学习阶段确立一个适当的、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检测目标时,达到或超过这个目标,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四点特别是后三点都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的学生周静,学习非常刻苦,但几年下来,几乎成了“书呆子”,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她课堂上多思考、多发问,课外搞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这样一来,周静的学习压力轻了,创新思维活了。去年考入大学后,她聪明灵活、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良好表现,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赞赏。从中不难看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励作用的发挥,对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有多么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营造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使学生明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三、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个人英雄的角色日益被团队协作所取代,互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比如MS—Windowzk就是好几千人协作的结果。我所带的班级能多次获得先进集体,也不能不说是全体师生共同合作的结果。
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是难以求得发展的。我曾带过的班上有这么三个同学——邹某、王某、屈某,三人都是班上的尖子生,95年他们同时考取了浏阳师范。毕业后,邹某、王某在工作上互相配合支持,大胆施展才华,共同完成了一个市级教改课题,成了全县有名的两位“教学能手”;而屈某,与世无争,孤芳自赏,合作竞争意识淡薄,结果业绩平平,几乎成了落聘对象。可见,一个人成功与否,合作与竞争意识是很关键的。
四、培养挫折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我们常听到有些家长和老师说:“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如此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激烈竞争与挑战吗?能实现21世纪的民族复兴吗?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像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女生汤某因舞弊被学校公示而割腕自杀(2008年11月)、河南省西峡一高17岁的高三女生小蓓因学习压力大,从教学楼五楼翻身跃下(2009年3月)的现象出现呢?今天的青少年,将成为国家的主人;今天的学习,将增加他们21世纪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教育者应该把磨难教育、生存意识教育引入到教学中,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我在班上设立“心理信箱”,每个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组织开展“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如“伟人年轻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我”主题班会,红色之旅——韶山一日游、井岗山二日游;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活动之中,如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五、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实践证明,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而控制情绪,重在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律活动,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列举一些被不良情绪缠绕没有及时消除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与他人沟通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听听音乐、散散步使情绪得以缓解等。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律教育,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情商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如爱国、劳动、环保、安全、理财等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育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一、培养自信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信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或事业的成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一节体育课上,我的两个学生练习投篮,一个连投几次未中,转身离去,他失败了;另一个屡败屡投,直到投中为止,最终他成功了。又如:两个孩子练习写毛笔字,刚开始连笔都握不稳,写起字来横不像横,竖不像竖,歪歪斜斜,其中的一个丢下笔,不干了;另一个则慢慢地、一笔一画地写,每天不厌其烦地练,日复一日,他的字已经有模有样了。渐渐地,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他都载誉归来,在小县城也小有名气了。这些成功者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就是情商中一部分。情商并不是反映孩子有多聪明,而是说明他的个性特征如何。大量的事实证明,高情商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充满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也毫不减弱。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即一个学习阶段确立一个适当的、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检测目标时,达到或超过这个目标,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四点特别是后三点都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的学生周静,学习非常刻苦,但几年下来,几乎成了“书呆子”,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她课堂上多思考、多发问,课外搞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这样一来,周静的学习压力轻了,创新思维活了。去年考入大学后,她聪明灵活、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良好表现,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赞赏。从中不难看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励作用的发挥,对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有多么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营造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使学生明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三、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个人英雄的角色日益被团队协作所取代,互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比如MS—Windowzk就是好几千人协作的结果。我所带的班级能多次获得先进集体,也不能不说是全体师生共同合作的结果。
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个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是难以求得发展的。我曾带过的班上有这么三个同学——邹某、王某、屈某,三人都是班上的尖子生,95年他们同时考取了浏阳师范。毕业后,邹某、王某在工作上互相配合支持,大胆施展才华,共同完成了一个市级教改课题,成了全县有名的两位“教学能手”;而屈某,与世无争,孤芳自赏,合作竞争意识淡薄,结果业绩平平,几乎成了落聘对象。可见,一个人成功与否,合作与竞争意识是很关键的。
四、培养挫折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我们常听到有些家长和老师说:“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如此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激烈竞争与挑战吗?能实现21世纪的民族复兴吗?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像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女生汤某因舞弊被学校公示而割腕自杀(2008年11月)、河南省西峡一高17岁的高三女生小蓓因学习压力大,从教学楼五楼翻身跃下(2009年3月)的现象出现呢?今天的青少年,将成为国家的主人;今天的学习,将增加他们21世纪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教育者应该把磨难教育、生存意识教育引入到教学中,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我在班上设立“心理信箱”,每个假期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组织开展“挫折教育”系列活动,如“伟人年轻的时候”、“二十一世纪的我”主题班会,红色之旅——韶山一日游、井岗山二日游;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挫折教育情景,寓挫折教育于日常活动之中,如定期组织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爬山、义务劳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五、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实践证明,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而控制情绪,重在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律活动,训练学生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主动帮助学生找到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的不良情绪,列举一些被不良情绪缠绕没有及时消除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与他人沟通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听听音乐、散散步使情绪得以缓解等。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律教育,对控制不良情绪收效良好。
情商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如爱国、劳动、环保、安全、理财等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育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