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农艺馆”建构的实践探索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现有四个儿童主题场馆:农艺馆、生活馆、创意阅读馆、造型艺术馆。农艺馆是我园富有特色的活动场馆之一,它主要用于种植、养殖活动,面积约560平方米,以我园卡通形象两只可爱的小蜜蜂“甜甜”“乐乐”命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小蜜蜂农场”。
  一、自然生态的环境创设
  我们试图从孩子的兴趣、能力、已有经验、发展的可能性等因素出发建构农艺馆。目前,农艺馆中设有种植区、养殖区、农具摆放区、实物操作区、取水区、种子陈列区、幼儿活动展示区等多个区域。
  种植区是农艺馆中空间最大的区域,它被弯曲的小石路与原生态的木质小栅栏分割成大小、形状不一的八块,其全开放的空间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全自然的环境。根据季节和孩子的兴趣及需要,我们在这里高低错落地种植了蔬菜、瓜果及其他农作物,有食用叶类的,也有食用根茎类的;有成株生长的,也有爬藤的……四座两米高的木质小亭子坐落其间,牵牛、凌霄等藤蔓植物顺着亭子的立柱和梁顶恣意生长,那金银花已经铺满一座亭子的梁顶,八九月间还会有大小不一的葫芦从亭子的梁顶悬挂下来。
  养殖区由“爱心池塘”和“开心牧场”组成。小池塘从选址、开挖到建成、养殖管理都是由孩子们共同参与完成的。小池塘里饲养着金鱼、鲤鱼、乌龟、泥鳅、河蚌、螺蛳等水生动物,培育有莲花、菱藕等水生植物。“开心牧场”中尖顶和圆顶的两个可爱的小木屋就是小兔、小鸡、小鸭等的家,这里还饲养过小香猪,小动物白天可在小屋前的泥地里“肆意游玩”。
  农艺馆东边有一处面积约十平方米、用于摆放农具和陈列种子的区域。木质柜子里和架子上摆放着竹篮、水桶、草帽、耙子、铁锹、手套,其大小与质地均能满足幼儿田间劳作与安全使用的需求。墙面的木架上陈列着各种用玻璃瓶盛装的种子,这些种子大部分是幼儿自己在农场里收获的,瓶底上标有种子的名称和种植、收获的时间。
  农艺馆西边有一个20平方米、供幼儿进行实物操作的空间。这里的水池、台面、木架等均能满足幼儿收获后的清洗、称重、测量、分类、晾晒等操作需求。
  为植物浇水是幼儿日常的田间劳作的内容之一。我们在农艺馆的各个方位设有多个取水区,为幼儿提供了可直接取用的自来水、瓦缸积蓄的天然水和人力取水的小水车,幼儿可以选择不同的取水方式满足自己的活动需要。
  活动展示区是供幼儿与同伴交流学习的场所。我们把孩子们在农艺馆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以图片、视频、书面记录(幼儿的图画或符号记录)等不同方式在展示区的展板和多媒体一体机中呈现,供幼儿自主查阅。
  二、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
  在农艺馆里,我们根据季节、气候和幼儿年龄特点,基于幼儿的经验与需求,通过三维(地面、墙面、空中)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种植了三十多种农作物,如土豆、西红柿、南瓜、韭菜、葫芦、油菜、芋头、空心菜、冬瓜、扁豆、辣椒、秋葵、豇豆、山芋、花生、茄子、毛豆、西瓜、丝瓜、萝卜、油麦菜、菠菜、茼蒿、莴苣、生菜、香菜、豌豆、蚕豆、玉米、水稻、芝麻、小麦、棉花、向日葵等,饲养了一些小动物。丰富的种植资源为幼儿尝试和实施多样、多元、有特色的活动提供了诸多内容,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
  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农作物的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不一样的。例如,豌豆种子圆圆的、青绿色的,蚕豆种子扁扁的,外皮要比豌豆厚一些。每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也不尽相同。孩子们在我园拥有丰富种养殖经验的“菜园伯伯”的指導下翻土、播种。为了豌豆苗的生长,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木条架,发现把木条插进泥土深一些、把三根木条绑在一起,这样才牢固。每日的观察和记录是孩子们需要坚持完成的。蚕豆是四方形的直立茎,豌豆是圆形的攀缘茎,这就是他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的答案。好奇的孩子还会在菊花叶上发现蜗牛,在松软的四叶花地里找到蚯蚓的痕迹,还有孩子会就“双胞胎西红柿”和“最长的一根豇豆”等发生争论,当然还有一群“小馋猫”会切开萝卜生吃或将蚕豆剥开煮熟穿成一串细细品尝。
  丰富的种植资源也更有利于教师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使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经验相互渗透、有效组合,从而促进幼儿成长。
  在收获的季节里,孩子们会找出农场里最大的叶子——芋头叶,从每一株芋头下挖出许多芋头,中间最大的是母芋,周围有很多子芋,可以数一数谁挖出的芋头多,比一比谁的母芋最大,按照大小给子芋排排队,看最大的芋头是不是一定最重,称一称、记一记,再把芋头拿到生活馆(小厨房)自制美食品尝。“菜园伯伯”还告诉孩子们把芋头晒一下留到明年当种子。收获玉米也是非常有趣的。玉米可直接食用,可磨成粉食用,玉米粒可作为种子;同时,玉米粒、玉米棒、玉米皮、玉米须还可作为孩子们进行创意造型的好材料。总之,由农艺馆中的种植所生成的活动内容源源不断。
  农艺馆里的活动就是幼儿直接面对的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三、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实施途径
  农艺馆里的活动不是孤立的,有很多是依托主题活动实施的。我们的农艺馆活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展开。
  一种是让农艺馆成为支持班级日常主题活动的实践场。农艺馆作为课程资源,为班级日常主题活动服务。在实施班级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经验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场馆资源,围绕主题将各种资源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
  例如,在大班“盖房子”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要为小动物设计、搭建更加温暖舒适的房子。经过讨论与投票,孩子们认为小香猪“呼呼”的房子更需要尽快改建,于是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承担捆扎稻草垫、拼搭并装饰小木屋遮风板、设计制作棉花保暖垫、准备过冬食物的任务。孩子们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来到小农场,以小组合作操作的形式,运用工具和材料认真完成各自的任务。孩子们动手动脑,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帮助小猪改建好房子,使小猪舒适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人和动物都需要房子,那么蔬菜怎么过冬呢?农场里的蔬菜大棚就是蔬菜温暖的家。孩子们不会搭大棚,就搭建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蔬菜小棚”。   又如,在中班“葫芦兄弟”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产生了葫芦是从哪里来的疑惑。于是,我们一起在农场里播撒葫芦籽,搭建葫芦爬藤的架子,观察葫芦的生长。
  再如,在小班“颜色蹦蹦跳”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农场里找寻不同颜色的叶子,猜测几种萝卜切开后里面的颜色,然后加以验证,发现红萝卜的叶脉会呈现红色,红萝卜切开后里面和白萝卜一样是白色的,青萝卜切开后里面是漂亮的玫红色,仔细看还会发现有深浅变化。这样,小农场里的活动就成了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一种是让农艺馆成为引发幼儿生成主题活动的实践场。农艺馆中的主题活动要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根据馆内资源确定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编制主题网络、生发主题内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达成经验的生长。例如,大班“水稻的神奇之旅”主题活动就是围绕水稻的播种、插秧、观察、管理、收获,进而引发幼儿对稻草制品的创作兴趣等一系列有关农作物生长过程和收获的探索而展开的。自从农艺馆种植了水稻,孩子们就从选地、播种、插秧开始参与活动,经常去观察和照料。水稻成熟后,孩子们先观察“菜园伯伯”是如何收获的,是怎样将稻谷弄下来的,然后自己尝试,有的用手拽,有的用脚踩。孩子们自己尝试后问“菜园伯伯”,“菜园伯伯”告诉他们现在都是用机器,而在过去用的是“甩”水稻这一方法。于是,孩子们又进行了“甩”水稻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非常兴奋,主动探索收获的不同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那么,收获的稻谷可以干什么?米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孩子们带着问题来到生活馆,做好喝的米汤。从稻米到米汤,孩子们获得了新的生活经验。
  稻米可以吃,稻草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对孩子们提出了问题,孩子们兴趣浓厚,一系列活动由此引发。通过集体讨论,孩子们决定扎稻草人。在欣赏了部分稻草人的图片后,孩子们尝试合作在支架上扎稻草人。有了制作稻草人的经验,孩子们发现稻草可以捆扎、弯折,随后就根据稻草这些特点制作了稻草扫帚、小草鞋和稻草相框等工艺品。
  教师将收回来的稻草制作成了简易的稻草房子,可是这样的房子只能看,不能进去。教师建议:“我们自己来搭个稻草房子吧,而且是可以进去玩的,好不好?”“怎么搭建?”“场馆里的哪些材料能用?”“哪些工具能用?”孩子们对盖稻草房子有些疑虑,又充满着好奇。他们的探究、创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搭“稻草房子”的活动开始实施。
  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出现问题和困难,比如,“我们搭的稻草房子有多大?多高?多宽?多长?”“怎么把木头搭起来?门在哪里?门有多宽?”“房子哪里需要稻草?怎么放?”“稻草帘子是怎么编织起来的?怎么安装稻草帘子?除了编成帘子,还有其他方法吗?”……他们不断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我们从中看到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工、遇到问题时的相互鼓励、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的执着和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多方面经验在行动的过程中持续得到建构。
  农艺馆中常见的植物资源可以引发、生成许多主题活动,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以播种、管理、收获为线索开展主题活动,如“向日葵生长记”“菠菜生长记”“大棚青菜”等,伴隨着每种植物的生长,孩子们精心呵护、仔细观察,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也对生命成长的过程充满好奇、倾注情感;也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形态开展有重点的观察、探究的主题活动,如“豌豆和蚕豆”,豌豆与蚕豆从播种到收获的生长周期类似,可以将观察与比较它们的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的不同作为重点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不断观察比较和探索发现中进一步了解每一种生命的独特性;还可以由某一特定阶段里幼儿的探索需求生发主题活动,如“走,我们去收获吧”,在秋收时节,小农场里果实累累,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大一班的幼儿自由结伴分成了棉花组、萝卜和山芋组、青菜和韭菜组、南瓜和葫芦组,每组7~8人,讨论制定包括收获的时间、场地、工具、如何分类、品尝等一系列有关收获的方案,活动中幼儿求助、合作、协商、领导等社会技能得到了提升。
  我们还尝试用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比如在“萝卜大不同”主题活动中,小班幼儿可以每人种一个杨花萝卜重点进行观察、照顾,在收获时找到最大的萝卜和最小的萝卜;中班幼儿可以进行两种萝卜的对比种植;大班幼儿则可以分组进行多种萝卜的对比种植以及进行大棚内外不同种植环境或土培、水培等不同培育方式的尝试。同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农艺馆中还存在其他多种资源:泥土里的虫子、飞来吃稻谷的小鸟……由此可以生成“菜园里的虫子”“稻草人”“挖野菜”等主题活动。
  在实施农艺馆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活动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操作、区域自选、自由活动(大班)、散步观察、亲子活动……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从满足幼儿发展的个体需求和不同经验生长的需要出发,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由此可见,在农艺馆中,幼儿学习方式多样,可以个别操作、小组协作、集体探究,更加自主地交往、创造。我们在每一次活动后都会鼓励孩子们记录自己的种植故事、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都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真正感受到做“小农场主”的快乐。
  农艺馆中的活动让幼儿关注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知识,探索动植物的奥秘,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发展。“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农艺馆让幼儿在城市里也可以享受远离喧嚣的田园风光,拥有亲近泥土与自然的快乐生活。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以及实施效果。方法:医院烧伤整形科为了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于2014年6月起实施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从实施防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using argon-helium cryosurgery (Ar-He knif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non-small
47:1,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本期《“打工一族”三渴望》一文告诉我们,在全国近4700万名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不过100万。——简简单单
我们对哈雷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长期施用厩肥(自1949年以来)的田间试验的土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观测了由于每年施用弱分解和高度分解的厩肥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及其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农业试验站的土壤学家Bill Fenster对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提出了下列见解:明尼苏达州结构良好的中性土本不提倡用镁肥。但Fenster说,虽然土壤试验表明不缺
起重机械在运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十分剧烈,对变频调速系统的要求较之其它拖动系统要高得多。具体要求是:(1)在低速(包括零速)应能输出较大转 Lifting machinery in operati
2010年04月28日,《TSUBOMI feat.九州男》和《SnowCrystals》在日本与人们见面了。而《TSUBOMIfeat.九州男》在还没有发表之前就获得了USEN(日本有线广播公司)排行榜的第一名
人们一致认识到土壤侵蚀问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带要比温带和热带严重得多,这是由于气候、土壤、土地使用和其它诸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土壤侵蚀问题使干旱环境中地被植物少于正
我曾经写过四个电影文学剧本,一个属少年习作,两个是与人合作,一个则孜孜矻矻花去十年之久的业余时光。但它们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其中一个“少作”自当“生即是死”,无可说处,但其他则都是客观原因使之“不正常死亡”,“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少年习作,练笔游戏而已,流水落花瞬间逝去,不留遗痕罢了。有的却是临近拍摄了,却功亏一篑;有的则“胎死腹中”;有的还因此遭到严峻的批判斗争。这些,本属个人运
期刊
我是哪国人?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出名后,面对社会各界人士的一片赞扬声,他却“举”起了“投枪”。“当我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德国人就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