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而内视阈下的内涵解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duo4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心花路放》刷新了我国的电影票房记录,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卷轴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影片除了采用了喜剧的形式,公路片的类型欣赏一路美景外,从电影主题内涵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影片并未按常规线性的时间序列对故事情节前因后果进行讲述,而是突出地运用蒙太奇技术对镜头空间不断切换,巧妙地拼接时间序列,强有力地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通过喜剧的外壳米包裹着内在的人性蜕变的电影艺术主题的表达。
  一、生逢乱世,敢于亮剑
  《心花路放》选择在国庆节期间上映,表现出了宁浩团队对影片的自信。选择国庆节期间上映是一把双刃剑,影片自身实力如果够硬,当然可以傲视群雄;反之,则会被其他影片所埋没。国庆节7天共有13部影片上映,而且类型丰富,题材多样。有讲述萧红等现代文学史上众多重要文化人风貌的文艺大片《黄金时代》,有现实题材、聚焦“打拐”社会现象的催泪大片《亲爱的》,有国产动作枪战的警匪巨制《痞子英雄2》,還有《魁拔3》等动画片。由于各片方对国庆档都十分重视,进行了充分、完善的营销宣传,众人拾柴,营造了国庆档热火朝天的氛围,真正爱电影的人在假期开始之前就摩拳擦掌准备米一个7天电影之旅,好好地享受电影的饕餮盛宴。
  敢于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上映,外部大环境以及前期的广告宣传固然重要,影片本身或者是创作者自身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国庆黄金周观众都需要放松自己,喜剧电影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对于受众米说,喜剧电影比较接地气,可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老少皆宜。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心花路放》投射着他们自己的影子:编剧岳小军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岳小军曾经在感情上出现了一些困惑,宁浩就开导他、劝他,随后他们开着车一路从北京到了广西北海,开始了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公路片”。黄渤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过气的歌手,殊不知,影片中的道具CD的封面就是用了黄渤过去当歌手时的照片。所以,电影的创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进了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影片中处处可见他们自己的影子。所以,《心花路放》必是走心之作。
  二、公路喜剧,内涵深刻
  《心花路放》是需要细细品读的高级的喜剧电影,导演宁浩以三俗公路片的外壳,包装了一部阐述忧伤,走出忧伤的集喜剧、公路、文艺于一体的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宁浩用不羁的浪子情怀,来研磨关于情感的始与终,用近乎疯癫的状态来讲述喜剧的忧伤,米演绎一部喜剧电影所要阐释的生活哲理。郝义的放纵也好,耿浩的执念也罢,均是你我皆凡人的三俗存在,一个面对放纵、自由,满是憧憬;一个面对贞洁的爱情难以释怀。郝义从一开始就把这段旅途定义为猎艳之旅,努力地找寻着一夜情,为此导演特意为他设计的座右铭:同一个女人,绝对不能睡两次!他践行着:“若为自由故,爱情皆可抛”的宗旨,隐晦的表现出了他在爱情面前的一种病态,需要这么一段疗伤之旅。耿浩的疗伤的之旅则是明面上的一条主线,在他看来,爱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更是不容亵渎的。本是一段美好的爱情因为第三者的插足使耿浩的感情破裂,所以,他内心是憎恨小三的,但在片中宁浩却偏偏让他体验了一把小三的角色。正是这一路的曲折离奇的遭遇,一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女人,都变成了耿浩的疗伤药品。使得他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终究从失败的婚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通过这一段的疗伤之旅中郝义与耿浩人物性格的对比,对待感情的态度对比,使人物更真实丰满,郝义最后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并不存在重大“道德缺陷”,符合成功商业类型片的规律,因而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在商业电影中,倘若将郝义完全的设置为“亵渎爱情信仰”米与耿浩的“崇尚爱情”进行对比,那么这种重大的“道德缺陷”无异于已经将郝义这个人物形象置于死地,也不会因为他的喜剧桥段而喜欢这一角色,剩下的只会是愤怒。观众显然都要比郝义对于爱情的理解具有道德优势,对人物只会产生对立情绪和批判态度,观众在观影时同样是一位道德的判定者。可见,宁浩导演在这一段疗伤之旅中塑造角色方面拿捏有度,既能对比促进电影冲突的发展,又能满足观众道德评判者的心理需求。
  三、女性角色,推动发展
  “阿凡达”这一女性形象使耿浩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趣。起初,他把婚姻的过错方全部推在前妻身上,认为是她背叛了自己,正是“阿凡达”的出现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爱无能,这正是他对自己的婚姻生活进行反思的开始,是不是由于自己的无趣而导致的前妻的离开。“杀马特”这一女性形象让耿浩无意间当了一回“小三”的人生角色,虽然他不是自己主动地去破坏别人的爱情,但是他是“小三”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正是“小三”这一人生角色的体验使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张俪饰演的“神秘女”这一女性形象,阳光、乐观、漂亮,本应该是猎艳之行中最理想的艳遇人选,可是“神秘女”却一直以一个知心大姐的姿态鼓励耿浩正面面对人生。耿浩看来却是“神秘女”给他的一种信号,她是自己此行的理想伴侣;最终却发现如果想通过这种转移的方式走出感情的阴影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一女性形象的设置使耿浩开始正面面对这失意的人生,开始正面面对失败的自己。最后出现的是由马苏饰演的“失足女”这一女性形象,是使得耿浩幡然醒悟的关键。正是与“失足女”的矛盾冲突不仅仅增加了喜剧的元素更使得耿浩清醒:走心的爱情,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更使他明白了前妻康小雨的离开不仅仅是因为金钱。
  结语
  《心花路放》取材于当下生活中人们面临的真实困惑,用喜剧的外壳包裹了现实的忧伤。在观影过程影片中,我们可以因为各种喜剧的桥段开怀大笑,忘却烦恼;而在观影之后又可以鼓励人们“正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让人们在人生失意时学会反思,直至走出人生的阴影。人生无论是爱情的失意或是事业、工作上的失意,都是我们人生体验的一部分,必须正面面对。一时的loser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做loser;残酷与温暖并存才是我们真正完整的人生。
其他文献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并且流传至今的文化传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于是有了“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的千古论断。作为文化传播的特殊形态,电影为中国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地方生命力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下中国的电影导演都在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区域来展开影片的叙事,试图在特定的空间里表达最有生命力的群体。然而,随
2012年11月22日,加拿大籍华人导演胡纪华执导的电影《父子TCK》在加拿大多伦多首映。影片历时18个月于多伦多拍摄完成,因其对海外华人移民生存状态的刻画而受到关注。《父子TCK》主要讲述了自中国大陆移民到加拿大的赵氏一家三口在加国适应、融入的艰难情状和个人发展成长的心酸历程。父亲赵一弹,人到中年移民加拿大,旋即遭遇了长久的文化移植之痛;儿子赵海洋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磨合成长,不断调适探寻自身文化
《别让我走》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主要讲述一群克隆人在黑尔舍姆校舍的庇护下而逐渐成长,接受着教育和学习,直到捐献器官、生命终结。他们在“出生”时就注定悲惨的命运:随时要做好为人类捐献器官的准备,随时做好离开这个世界的心理准备。从人性缺失、人性异化这两个方面上,通过深入解读克隆人的悲惨命运,在利用克隆人悲惨的命运以此来折射出人们在对待同类弱势群体时,所体现的冷漠、无情的态度,对现代社会人性的缺失
《雷神3:诸神黄昏》以失锤且遭放逐的雷神等诸神式微为开端,演绎了一场阻止进入“诸神黄昏”的戏码。诸神家园与仙宫文明在无情的死神海拉掌控之下岌岌可危,雷神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拯救诸神与自己。为更好地表达影片的拯救意蕴,导演针对影片中关键镜头的色彩,进行了基于表象的直接强化、基于象征的抽象强化、基于意象的间接强化。这些色彩强化使得全片在视觉效果与表现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色彩对人类的感知、行为、心理均有
体育是人类拥有的五种沟通方式之一,能够超越语言和民族的障碍,更加把很多不认识的人聚集在一起,拼搏奋斗,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体育的重要原因。典型的传统体育电影有《追梦赤子心》《洛基》《愤怒的公牛》等,电影更多地关注个人以及励志主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电影也逐渐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例如《成事在人》中关于曼德拉与橄榄球的故事,也将种族隔离以及政治等元素引入到了体育电影中,极大丰富了体育电影的内涵。
《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反映38年前、历时28天并改变现代世界格局之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影片。影片直面人性、直指人心、紧扣时代脉搏,自1984年问世就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家国何为”的大讨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极大地提振了人们的精气神,可谓满满的正能量。它不仅是第三代导演谢晋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弘扬主旋律电影的扛鼎之作。  这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它把国家民族的振兴与个人命运巧妙联结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持动漫政策的刺激下,动漫企业数量猛增,中国动漫行业也随之质变和崛起,就连当下最热的互联网“独角兽”们也想在动漫领域分一杯羹。  以动漫视频播放平台的A站(AcFun)和B站(bilibili)为二次元动漫粉丝的集聚地的代表,目前A站已被阿里旗下的优酷土豆收购,B站由腾讯入股。此外,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有相当一部分动漫相关的企业崛起。如以制作综艺类节目起家的光线传媒,这几年
2017年3月10日,由夏钢执导,余男、王千源主演的影片《夜色撩人》在国内上映,这是导演夏钢阔别影坛十余年后再次回归大银幕的力作,因而备受关注与期待。影片《夜色撩人》讲述了年轻夫妇芥子和钟桥北原本过着富足且甜蜜的生活,但是一次入室抢劫案的发生却打破了两人的和睦融洽。芥子不能原谅丈夫面对劫匪时所表现出的妥协与软弱,她总在做着无谓的追问与假设,警察谢高则成为她最好的倾诉对象。然而就在芥子找寻其所谓的“
《小偷家族》2018年获得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8月在中国上映,引起两极不同反响,一方面其心灵鸡汤式的“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爱”的陈述引观众唏嘘落泪,另一方面主人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偷盗”行为受到某些观众关于价值观方面的质疑。导演本人并没有对角色作出评判,只以开放式的结尾处理现实的残酷与温婉。是枝裕和在《有如走路的速度》里说他“不喜欢观看让人厌世的作品,也不喜欢制作这样
《另一个故乡》改编自本片导演艾德嘉·莱兹所著小说《故乡》三部曲,讲述了莱茵河畔一个普通村庄的历史变迁。影片背景是动荡的19世纪,生活在贫困、饥饿与死亡威胁下的德国农民,通过努力来改变生活。《另一个故乡》因其长达4小时的篇幅被誉为“电影马拉松”,在德国电影节荣获多项大奖。本文试从影片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场景、风土人情与历史意义三方面入手,赏析《另一个故乡》带来的别样乡愁。  一、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