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鼾验方等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打鼾验方
  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慢性病。若再加上打鼾,会使病情雪上加霜。我也受睡觉打鼾困扰多年,以致长期以来总是头脑昏涨、精疲力竭、食欲不振、情绪不稳、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别人告诉我一偏方,方法是取青果、乌梅、山楂各6克,烘干研末,用作咽喉部喷雾;或水煎服。每晚睡前30分钟用药。在家坚持治疗了大半年,现在睡觉安稳了,睡眠时打鼾减轻,由此引起的口干、舌燥等症状也消失了。
  四川绵阳 王美秀
  北京同仁堂重庆药店中医馆张武副主任医师点评:打鼾大致分为3类,一是因疲劳、饮酒、睡姿不当引起的轻度一次性打鼾;二是鼾声均匀、高低一致的习惯性单纯性打鼾;三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非常危险的一类疾病,由于软腭、舌、悬壅垂等堵塞气道,而致打鼾,呼吸暂停,如气道完全堵塞,则可能危及生命。表现为不规律打鼾,鼾声不均匀,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程度不一,严重的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中风、心肌梗死等。
  我国中医五官科泰斗干祖望教授以痰浊内壅概括本病机理,治疗上一般主张化痰软坚或健脾化痰。常在辨证方中配以鲜石榴、荸荠或海蜇、海带等。本方中青果味甘酸性平,长于利咽化痰;乌梅味酸性平,尤能敛肺生津,有抗菌、抗蛋白过敏之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散淤行滞。本方能敛肺生津,化痰散结利咽,有暗合干教授治法之妙。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中清淡饮食,远离煎炸厚腻、烟酒,规律作息,不妄作劳,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治本病的至理妙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打鼾而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程度严重者,需要到有条件的医院检查,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检测,以免误事。
  自制驱寒除湿中药包
  冬季,很多人会感觉脖子周围酸胀、发冷、疼痛,我用自制的中药包热敷后,能疏通经络、驱寒除湿,可在按摩前,平时看电视、用电脑时使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具体方法是:艾叶、石菖蒲、生姜各120克,木瓜、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羌活、独活各20克,茴香15克,盐10克,混合在一起,装入纱布袋中缝好,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辽宁大连 李兵
  北京同仁堂重庆药店中医馆张武副主任医师点评:冬季寒邪过重,加上人体内湿与阳虚,寒邪侵袭人体后停滞在关节,导致关节部位酸痛、胀痛。颈项的强急,发冷,疼痛,与伏案劳累、疲劳、受凉、外感风寒等有关。颈椎位于督脉,阳气贯通则健康灵活,否则,可能导致眩晕、头痛、肩颈痹痛、肢体麻木等,甚至影响心脑血管的功能。
  中医名著《金匮》有“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的记载,称为痉、湿之病。治当温通为先,再根据内伤外感不同随证治之。
  方中艾叶温经散寒止痛;生姜温中解表;石菖蒲辛温开窍,和中辟秽;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老鹳草、透骨草、伸筋草都有祛风湿、活络止痛之功;羌活、独活皆能祛风胜湿,解表止痛。诸味合用,有温通阳气、表里同治的功效。
  以往,类似驱寒除湿方也有配以威灵仙、淫羊藿各30克等加强温通效能,并且加葱白10根。如属外感风湿,可用九味羌活丸或金匮麻杏苡甘汤(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以得汗身体感到舒展轻松为度。
  除了受寒、长期伏案,骨质增生引起的颈椎疼痛也很常见。这种情况下,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包则更有效:将吴茱萸、鸡血藤各120克,姜黄、葱头、桑枝、夏枯草、三棱、莪术、元胡、五加皮各20克混合在一起,装入纱袋中缝好,微波炉加热后热敷15~20分钟即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伴有眩晕、血压突然增高、全身不适,应立即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坐骨神经痛效方
  我退休多年,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每走上100米,或稍久站就臀部酸痛难忍。一朋友告诉我一个药方,说绝对有效,但服药时须忌酒。我到药店买了1剂(当归尾、全虫、威灵仙、海风藤、制首乌、穿山甲、木瓜、白芥子各31克,鹿筋、祁蛇、川柏片各15克,补骨脂25克,川七、牛膝各61克,续断、地龙、红花各10克,羌活、独活各62克)。由药店粉碎后,于每天上下午两次用温开水冲服,每次5克(约1汤匙),也可装入胶囊吞服。服后效果不错,未等服完,坐骨神经痛就好了。
  湖南衡阳 张全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坐骨神经神于中医“腰股痛”、“筋痹’等范畴。补益肝肾、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
  方中续断能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善治腰背痛、膝无力;补骨脂补肾助阳;制首乌可固肾养肝、强筋骨;鹿筋为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可强筋壮骨、养血通络,治腰臀疼痛、筋骨疲乏等有良效;红花、当归尾合用,能增强通经散淤止痛效果;牛膝活血且能引药下行;川七(洋落葵)既能补肾强腰,还能散淤消肿;穿山甲性走窜,可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祁蛇搜风通络,配全虫(全蝎)能起开气血之淤、祛风活络之效,缓解下肢麻木效佳;独活配羌活,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作用;威灵仙配木瓜,能增强祛寒散湿、活络止痛效果;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白芥子祛痰开结、散寒止痛;加川柏片(黄柏)意在疏通下焦湿热,缓风药之燥。诸味合用,具有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祛风化湿功效。老年坐骨神经痛多表现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本方攻补兼备,祛邪又顾正。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常有的疼痛、麻木等,可起到较好缓解作用。
  提示:坐骨神经痛原因复杂,一般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居多。治疗时也需要考虑治疗原发病。
  治疗冻疮方
  1942年我读初中时,一位山东籍的体育老师见我们多位同学走路一瘸一拐的,知道这是脚被冻肿了的表现。他就让我们取夹竹桃叶子20片左右,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用文火熬煮,待水颜色变为深绿、水温降到手能接受的时候,泡洗生冻疮的手脚,耳朵可用毛巾沾水热敷。水凉后可加热反复使用5次。连续使用3天后,开始消肿,痛痒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坚持一周就会痊愈。我按这个方法做了三四年,到现在为止,不曾复发。
  陕西西安 刘兵
  北京同仁堂重庆药店中医馆张武副主任医师点评:冻疮是人体暴露部位对寒冷、潮湿环境的异常反应而引起的局限性、红斑性损害。中医认为,其原因是寒邪侵袭过久、过重,虚寒或表虚营卫不和,体质易受累者多发。
  夹竹桃味苦性寒,大毒,归心、肺、肾经。微量使用,配炙甘草用于心肾阳虚,水邪凌心之心悸;配桂枝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之效;配麻黄则可平喘止咳、利尿消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夹竹桃叶含有夹竹桃甙、糖甙等多种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们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效果与洋地黄相似,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临床报道,将夹竹桃的水煎液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一些效果。夹竹桃还可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症。但由于其毒性,在皮肤上可造成麻痹;单一叶子就可令婴儿丧命;体重每千克有0.5毫克即可致命,所以临床应用当慎之又慎。普通人用之更应当心。
  对于冻疮的治疗,《伤寒论》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之论。古今不少医家力举当归四逆汤或加吴萸生姜汤防治冻疮,内服外洗并用,三伏阳气当盛时应用尤佳。还有人单用桂枝60克煎水外洗;或三伏天用紫皮独蒜捣泥,暴晒至温热,涂抹好发之处,1小时1次,每日3~5次,连用4~6天;另有人用带须葱白7个、花椒7粒、艾叶8克煎水洗患处,也屡见疗效。
  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
其他文献
进入中老年后,人的腰椎功能常常会退化,从而易出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经过一天的站立、坐卧,如果夜间还不能让腰得到休息,就可能加重病情。睡有一定硬度的床可消除对椎间盘的压力,但直接睡硬板床却不行。  这是因为太硬的床不能配合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反而使本有的腰背部疾病加重。此外,硬床和人体产生的摩擦大,导致翻身次数增加,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尤其是有骨质增生的人。对于正处于腰椎间盘突出急
慢性病已经成为国人的头号健康公敌,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的公民比例分别为85.3%和79.5%,而且呈现井喷式增长。老年阶段处于人体生命的衰退期,老年人是患慢性病的主力军。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2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脑卒中。在我国,受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或肺气肿等)等困扰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中老年人占95%以上。众所周知,慢性病的治疗离不开打针服药,有时也
面对批评的5个原则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世人都喜欢被赞扬。”然而,谁都难免受到各种批评,不论正确与否,批评总带着否定和贬斥,听起来不如赞扬那么舒服。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不良情绪。面对批评,可以试试下面5个办法。  1.认真倾听批评 我们不能因为药苦或暂时没有效果就拒绝吃药,面对批评也一样。要在完全理解别人的意思后再做回应,而不是一味否定所有批评。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能从
从令人作呕的地沟油,到致癌的金浩茶油,再到最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金龙鱼食用油使用转基因原料事件,食用油的安全问题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为每家每户厨房中的必备品,食用油的安全,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可是,为什么食用油屡屡出现安全危机?食用油的“毒”,究竟源自哪些环节?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揭秘食用油从原料种植、生产、储存,一直到进入您家厨房的整个链条,让每一滴食用油都摊在阳光下,接受您的检
我,是人体的胃,通过我的蠕动和分泌的胃液,食物能经过初步消化被送到小肠。可最近这段时间,我工作起来总觉得力不从心,异常疲惫,所以主人出现了腹胀、恶心、反酸的症状,但他并没引起重视。  一天,我全身乏力,如同瘫痪一般,无法工作,这可把我吓坏了。要知道平时我很健康,跟随主人四十多年,从没发生过这种状况。食物在我里面堆积,可我却无力消化,只听见“哦”的一声,食物突然从食道反涌上去——主人呕吐了。  主人
随着临床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有一部分肿瘤,尤其是早期发现的肿瘤,已经完全可以被治愈或者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已经属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放疗、化疗效果也不好。那么,这部分患者只能“坐以待毙”了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武清教授表示,其实还有一些应对的方法,比如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冷冻消融”,可以给这部分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长期以来,治疗肿瘤的三大手
老年性耳聋是最易被忽视的慢性病,在65~75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病率高达60%左右。传统观念认为“人老耳聋”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不必去治疗。这种错误的观念往往延误了听力补偿和康复的最佳时机,除了会出现听力损伤外,还可造成中老年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痴呆等症状。耳聋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最大“杀手”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的时海波教授提醒,老年人耳聋发现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对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往往以某一方剂为基本方,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或减中药的药味或药量,化裁成另一方剂,产生不同的功效。这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六味地黄丸,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它们也被统称为“地黄家族”,其中常用的有10种成药。本期专家评药,我们邀请几位中药研究以及临床方面的知名专家,为您详解“地黄10兄弟”的使用。  六味地黄丸是经典药方,中医药学家在此基础
中耳炎术后耳朵麻木是怎么回事  上个月我做了右耳鼓室成形手术,听力已经好了许多,可是,这段时间我的耳朵总是有麻木感,不知为何?另外,是不是手术半年以后才能坐飞机?  云南 刘读者  刘读者:  鼓室成形术大多数需要从耳朵后面做一个几厘米长的弧形切口,医生从这里开始进行病灶的清理、听力重建等工作,势必会切断一些感觉神经的分支,从而影响到耳朵(耳廓)的触觉。有些患者会发现,手术后耳朵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茶汤洗脸 晚上洗脸后,泡一杯茶,把茶汤涂到脸上、轻轻拍脸,或者将蘸了茶汤的棉布附在脸上,再用清水洗。脸上的茶色经过一夜可以自然消除,能够去除色斑、美白皮肤。  茶叶面膜 把面粉1匙和蛋黄1个,拌匀后加绿茶粉1匙。把它均匀地抹在洗净的脸上,20分钟后洗脸。还可把糖茶汤1匙和面粉1匙调匀,做成面膜15~20分钟后洗脸。能够消除粉刺,去除油脂。  茶叶去黑眼圈 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冻约15分钟,然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