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写字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字如其人。现在不少小学生写字的现状令人担忧:有的低年级学生写字不规范,中高年级学生写字不端正、写错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能写一手正确、整洁、漂亮的字的学生越来越少。笔者尝试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进行“激发兴趣—掌握技巧—学会欣赏”三段式写字教学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写”成为学生掌握汉字的主要方式。但一味地写,只能使初入学的学生把写字当作一种负担。因此,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1.讲述故事
  根据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的特点,我在班里讲名人故事。例如:欧阳修沙盘练字,自强不息;怀素秃笔成冢,持之以恒;王羲之临池学书,清池变墨池,孜孜不倦……这些名家练字故事,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最生动教材。
  2.开展竞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各任课教师加强联系,将学生写字与平时的各项练习相结合,发现学生作业中写得比较好的字,就用红圈或者红线标示,累计记分,每周评比一次,并在作业本上加盖红花章,带回去给家长审阅。学生的写字成果得到教师、同学、家长的三方肯定后,自然兴趣大增。
  3.榜样激励
  我们在班级墙报中开辟了“写字展览栏”,将学生写得较好的作业复印后张贴在上面,利用校本课程写字课的时间进行交流,评比“小书法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写字兴趣形成以后,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奖励。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小奖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技巧
  学生进入小学中年级后,只有掌握一定的写字技巧,才能真正体会到写字的乐趣。历代书法名家总结了许多字体的结构规则和书写技巧,如“永”字八法,欧阳询的《三十六法》等。名家技法应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逐步了解、学习体会。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要掌握以下三点写字技巧:
  1.突出主笔
  汉字笔画都有主次之分,写字时应将汉字主笔写得相对放开,其他笔画则相对收缩,作为辅助。比如宝盖头,“家”字的宝盖头是主笔,应写得宽些,覆盖下部;而“安”字的宝盖头则不是主笔,就应该写得窄些,让主笔的一横写得伸展开来。对于独体字则更应注意主笔的写法,如“中华”的“中”的主笔中竖就应写长些,而“华”作为合体字,竖和横结合成主笔,要写大些,对整个字起到支撑作用。
  2.稳住字脚
  汉字讲究稳、方正。如“永”字的最后一笔捺,就是“永”的字脚,其落笔平稳,“永”字才能方正。又如“方、家、母”等字,应在斜中求正。而对于竖画比较多的字,如“川”,就应该将竖写得正、直,这样字才能显得端正。对“人、乙、刁”等笔画较少的字,在书写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字的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才能把字写得端正。
  3.伸展笔画
  汉字中有许多如“日、曰、田”等外观近似几何图形的字,为了将其写得美观,应将笔画伸展开来,同时要避免僵直。
  三、学会欣赏
  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性,正处于人生重要时期。教师借助学生的写字兴趣和从写字中所得到的人生感悟使他们“学会欣赏,锤炼人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
  1.交换写字作业本
  开展“我当书法小老师”活动,同学们交换写字作业本,在别人的作业上,用红笔圈出认为写得好的字,认为写得不够好的字,则在旁边写出示范字以供借鉴。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并学会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参加书法比赛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从而提高习字水平。刚开始时,许多学生没有自信心,我们就先在班内开展比赛,请其他班的学生当评委。当他们听到同龄人的由衷赞美时,更坚定了练好字的决心。接着,我们又举办了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书法展示比赛活动,使学生“自信—坚持—求美”的写字观念逐步形成。
  总之,在“激发兴趣—掌握技巧—学会欣赏”三段式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写字技巧,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地练习。要动手、动脑,手脑协调,才能练就一手规范、漂亮、有个性、能体现个人良好品格的字。
  (责 编 晓 月)
其他文献
修订后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明确要求: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里,正式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到了课程总目标的高度上来,使原有的“双基”成为“四基”。 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学的目光紧盯在“双基”上,
期刊
在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职业中,教师无疑是女性就业最具优势的岗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所占的比例在60%以上,而在我国的城市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
从本期开始,我们特别约请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开设《永新月谈》专栏。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能循着朱先生的思路与足迹,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更加坚定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领悟教育的幸福与真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教育差距的存在和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影响